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与生命之书

青春与生命之书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女诗人利萍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利萍的《很想寄信》与之相比,乃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利萍有她自己的独特之处,她打上的是青年女性诗人恬淡唯美的色彩。纵观利萍的诗歌,可说是为情而生,为情而作。她书写的是唯美的青春和对生命抑扬的真实感慨与体验,站在一个普通人,一个青年女性的视角。因此,利萍给予我们的美,给予我们的心灵颤动是别样的,她让我们感到生活是那样温馨,青春和生命是那样美好。

——读利萍诗集《那一抹蓝色的忧伤》

王应槐

地处四川南部的纳溪,蜿蜒的永宁河清波荡漾,起伏的群山碧绿青翠,是一处充满江南韵味的秀美之地。不啻如此,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文人荟萃,是一片洒满诗意与阳光的土地。青年女诗人利萍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利萍是泸天化的一名青年女工,其所从事的职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诗意和诗的情感沾不上边,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但利萍偏偏爱上了诗歌,不仅如此,诗歌已走进了她的生命,在她的生命中热烈地绽放,无论欢乐或者忧伤,都带给她许多人生的花束,让她的青春和生命变得意趣盎然。

青春是人的生命中最珍贵、最神圣的一段岁月,如花似玉,是生长梦的地方。正在享受青春的,即便已经告别青春的,只要说起青春,都会心花怒放,回味悠长。青春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它的柔情,它的绿草芳涯,更是美丽无比,让人心旌摇曳。作为一位青年女诗人,利萍对青春的感受与爱恋,更为深婉,更为情思,更为梦寐!

在诗人看来,青春有时是朦胧的、青涩的,有时像天边游荡的云彩,有时像五彩斑斓的画图:“当时光走过青春的翠绿/友谊被留在原地/凝结成不可触及的永恒”(《永恒》),“青春是一首无词的曲/是梦中等待的他”(《青春》),“每当我走在你的灯下/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找到光源/那富有、真实的拥有/那天真烂漫 我幽幽的青春”(《走在你的灯下》),“借来你青春的气息/告诉自己/岁月不曾遗忘”(《借》),“不想回忆的时候/我的青春是古屋里厚厚的尘埃”(《什么样的守候是今生的等待》)……诗人在幽幽的希望与灿烂的感伤中歌唱着青春,行进着青春。

在青春的岁月中,最让人激情澎湃、腾挪辗转的是那些关于爱情的呢喃絮语和让人流连忘返的一曲曲情感波澜。利萍以她细腻柔美的情感在爱的道路上跋涉着,时而风雨潇潇,时而阳光明媚,如:“在我等你的情缘里/放上一段记忆/让它甜蜜我们一生一世的恋情”(《安排未来》),“收不到你信的日子/心是飞洒的黄叶/随风而起的飘零/揪得心起起落落”(《收不到信的日子》),“在长久等候的岁月/心也麻木/记不住一切的过往/只求路过的你/一眸深意”(《约定》),“今生 我们渡船岸边牵手/注定 你我霓虹灯下分手”(《一个与爱无缘的人》),“阴雨多凄的季节/我用多愁善感沏泡的诗意招待你”(《我用思念招待你》)。其《相思月》写得甚为委婉动人:

风微笑地从我的青春飘过
一种季节的思念
撒了一地的心事
九月的桂香灌满我的视野
花瓣如泪雨般飘然坠下
抖落一地的忧思
今夜 我用年少的初愁做馅
圆一个渴望了几世的梦境
我在岁月的江上辗转
窥视渡口岸边徘徊的你
经过千年的守望等待
我是否仍在你心的彼岸
那横渡时的箫声
可否传达我婆娑的心泪
那穿越时空遥寄的牵挂
你感觉到了吗
千年等待
千年回归
我在月牙船上画弧
你在轮回岸边修行

关于青春与爱情,利萍用唯美的情思创造着唯美的意境。既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迷蒙景致,也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热烈情怀,那种纠结,那种仰望,真是曼妙无穷。

利萍不仅有着纯真唯美的爱,她还是一个热爱工作,关心社会,执着生活的人。诗歌给了她青春的灿烂和生命的美丽,她也用诗歌来感恩社会,关注现实和人生,讴歌美好的社会生活。

诗人满怀深情地写下了系列“化工之歌”,如《尿素情怀》《三月 我为你披上新装》《操作工》《分析工》《发货员》《五月的心思》《吊车》《大检修》《螺帽》《扳手》《安全帽》《货车》《货船》等,歌颂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化工工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是《泸天化 你在我心深处》的一段:

现在 我习惯用目光远送你
习惯你在我面前展示多款着装
我不用酸碱滴定你的市场定位
犀利的慧眼早已扫描到你对大地的忠诚
资源紧缺 让我更加珍视你
能源紧张 让我更加不能离开你
千百次回头啊
晨曦时 你是造粒塔袅袅的直烟
夕阳下 你是趸船波光粼粼的晶片
我想啊 在你白色的倩影里放飞我的梦想
我想啊 在你浓缩的颗粒里凝固我的价值

诗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爱,对泸天化的深情,跃然纸上,让人深为感动。

利萍是一个心地善良和满怀道德感的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让她深深地愤懑和感喟,因此,她常常把她的诗意奉献给生活中的那些弱势群体。如《施舍》:

那位向我乞怜的老人
饱经风霜的无奈
全写在了脸上
我不耐烦抛出的怜悯
在金钱泛滥的季节
怜心也贬值
在遗失的人群里
在走不出的天平上
我拾不起心的砝码

诗歌虽短,但写得深沉韵致,让我们反复咀嚼,一次次地使我们的良心战栗着,敲打着我们的生命底线。

美是缤纷灿烂的,既有大漠孤烟,也有小桥流水。利萍的诗歌属于后者,是一种流觞曲水似的,幽幽婉婉的审美风格。她的诗歌,从不仰天长啸,浪花飞溅,即使表现悲伤失望的情绪,也不会声嘶力竭、抢天号地,犹如“一抹蓝色的忧伤”,总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迷迷离离的美。在我们上述列举的描写青春与爱情特别是那些表现失恋时的伤感与忧愁的诗歌中,我们聆听到的都是一种轻扬而略含哀婉的旋律。《很想寄信》一诗可说是她这种审美特点的代表:

很想寄信一封给家人
让他乡的我
飞回他们身旁
在温暖的火炉四围
我的思念
是他们浏览的信笺
真的 很想
寄信一封给家人
让母亲读信的笑容
渗入脑海
家庭平凡的气息里
独取世间唯美的
天伦之乐

诗人身处异地,思乡心切,在辗转反侧中便以信为意象和寄托物,展开美的想象和联想,仿佛看见亲人们阅读信笺的种种温暖的神态。全诗构思精妙,语言温婉,看似平淡,但感情绵密深邃,遥寄颇远。在惟妙惟肖中让我们感受到“世间唯美的/天伦之乐”。

阅读此诗,我不由得想起了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利萍的《很想寄信》与之相比,乃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利萍有她自己的独特之处,她打上的是青年女性诗人恬淡唯美的色彩。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耳伯麻姑游诗序》中指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纵观利萍的诗歌,可说是为情而生,为情而作。她的这种情,并非矫情,虚情,为文造情,而是源于生活,有感而发的,真正的情。她书写的是唯美的青春和对生命抑扬的真实感慨与体验,站在一个普通人,一个青年女性的视角。这是真正的诗歌。因此,利萍给予我们的美,给予我们的心灵颤动是别样的,她让我们感到生活是那样温馨,青春和生命是那样美好。恰如诗人在《红草地》中所歌唱的:

你用绿色调板
调到红色满天
我用青春放歌
走到无私无欲
这是最成熟的秋啊
我坦然
草原是如此的色彩斑斓
生命是如此的精彩富足

2014年4月于四川泸州

(王应槐,作家、文学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现已发表文学评论及各类文学作品500多篇。著有文学评论集《文学的真谛》,美学文集《走进美学》《美学风景》等,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曾获四川文艺理论奖等多种奖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