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苹果的光芒

苹果的光芒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静宁人说,似乎静宁出苹果、出好苹果是偶然;看满目的苹果树,看收获季节满街的红苹果以及挤满了市场的外地客商,似乎又是必然。当苹果真正来到静宁,当苹果让静宁人有格外惊喜的收获,苹果也找到了生长的最美最好的沃土。自然,静宁人给予苹果的另一种成长,是让苹果值钱。静宁的苹果,如今已经在全国有了价格决定权。劳动者说了算,那是劳动该有的却一直被遮蔽的光芒,静宁的苹果通透了这光芒。

甘肃 阎强国

静宁人说,他们的苹果是全中国最好的。

静宁人边说边解释,什么经纬度,什么气候、土壤、温差等等,结论是静宁苹果得天独厚。吃着很爽口。

静宁苹果闻名全国,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以为静宁自古出苹果,至少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其实不然。

听静宁人说,似乎静宁出苹果、出好苹果是偶然;看满目的苹果树,看收获季节满街的红苹果以及挤满了市场的外地客商,似乎又是必然。是的,必然。

改革之初,三十年前,对静宁的孩子来说,要吃到一颗苹果,那是梦里的事。五月,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开了,花团锦簇,山河缤纷,对祖祖辈辈农耕为食、种粮养家的静宁人,那是梦里也不曾想过的事。而今的事实是,一部分以至更多的静宁人,已经以苹果发家致富了,苹果成为乡村乃至全县的支柱产业。苹果,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以种粮为生的静宁人的农耕方式。

看今天的静宁山青水秀,到处生长着苹果树。很难设想二三十年前全是庄稼地的静宁大地的模样,那庄稼肯定带给静宁人的喜悦不多,因为静宁人一直很穷。就平凉地区,多年前的静宁人往往羞说自己是静宁人,尤其年轻的小伙子,平凉的姑娘一听说是静宁的,喜欢的心就打了折扣。

我们在静宁的几天,就听到不少打趣戏说当年的静宁小伙们的笑话。那打趣的笑话里,当年的小伙而今已成老小伙的静宁人却又传达着今日静宁人的自豪,那所有的自豪,几乎都是因为静宁有苹果了,苹果带来了一切而生发的自豪。

静宁苹果从哪里来的呢?

静宁南部的几个乡镇,历史上也有房前屋后零星栽种果树的传统。民以食为天,能长庄稼的土地是不敢种果树的,苹果产品不是我们传统的主食,计划经济时代,交通闭塞的山区,果类产品换不来钱,也形不成规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静宁山区,市场经济在大山沟里开始萌芽。今天看,实在要感谢那几个敢在自己承包地里种上苹果树的农民,虽然只有一百多亩,等到挂果了,苹果树就显出了比种粮好的优势。不过,那苹果也只是拿到乡镇集市和县城卖,小打小闹。从今天算起,静宁已经有六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大力推广静宁苹果产业的发展。但我宁愿相信,大多数的静宁干部都是土生土长,他们最了解静宁的贫穷,最了解静宁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乡亲最有感情。在他们看到静宁的希望之后,有了坚持,有了信念,有了热情,才形成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巨大推力。农业结构调整,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很难。尤其从种粮食到林果,几乎是颠覆性的调整;林果出产品,还有较长的挂果期才能见效,那是喜悦的忐忑的也是痛苦的抉择。政府的干部们“住帐篷、抱牛头”(搭建临时帐篷,不让耕牛入地种粮),那绝对是真实的、真诚的,也是艰难的。为官的,要追求政绩,还有哪一种政绩比自己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更令人信服?那个有三百八十多户人的雷沟村,家用小轿车已达到二百多辆,很多人家盖上了小洋楼,住在拥挤的城市里的人们,该多羡慕啊!在雨中,在山梁上,我握住一位镇长的手,粗大有力的手。他,高个儿,黑脸儿,就像一位农家的大哥,立刻觉得他就是管辖区苹果种植流域的苹果王,是种苹果人的主心骨和坚强后盾。静宁人二十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百多亩到万亩、二十万亩,今天达到八十万亩,未来百万亩、产量九十万吨、产值三十亿,静宁的苹果产业越滚越大,越滚越惊人,一县一产业,使静宁成为全国优质果品大县。

走在静宁的大地上,穿行在绿蓬蓬的苹果树间,眺望视野里无尽的绿色延伸,转而在苹果储藏基地及相关产业链的加工、运销、包装、销售网点寻访,那氤氲着苹果的气息里,不仅是苹果的味道、苹果的芬芳,透过蓝透了的天,透过静宁人轻盈的脚步、喜悦的乡音乡语,那静宁仿佛笼罩在天赐一方的苹果的光芒里,吉祥如意的光芒,穿越了时空的光芒,通透了静宁人心的光芒。

我们注意到,一个地方某一产业兴起,尤其如果是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了,这个地方一下子就显得富裕有钱了,城市繁华了,马路拓宽了新建大广场,有钱人多了。但静宁的苹果产业,并没有让政府有更多的钱。国家对林果业有政策,果农的钱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了,也少有那种开一个矿就钱成堆的暴发户。静宁的苹果受益万家农户,藏富于民,且造就秀美山川,美化家园,保护生态,因苹果而来的喜悦是大家的、每个人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共绣山川,共享硕果,那苹果里的光芒和谐、慈祥、博爱。

是的,是改革开放,是市场经济,才有了静宁大地的光芒,静宁苹果的光芒。太阳照着每一个人,到了静宁这儿太阳就更绚丽灿烂了。静宁曾经贫穷,因为贫穷,因为只能从这块土地里刨食,静宁人也格外勤劳。在山外,也许人家有了五分的努力,就能衣食自足,在这里,曾经要十二分的努力才能维持温饱。当苹果真正来到静宁,当苹果让静宁人有格外惊喜的收获,苹果也找到了生长的最美最好的沃土。不是栽了苹果树就有了一切,就像当年几代人想从静宁的土地上种出最好的庄稼而填饱肚子,静宁人用勤劳的双手给苹果最好的成长。指望着苹果,那就把心血和汗水都扑洒在苹果上。果农有不惜力的双手。专业技术人员紧盯着国际果业技术的前沿成果,从上到下,有防雹网、保肥节水、黑膜覆盖、人工授粉、配方施肥等二十多项新技术,苹果在静宁的土地上就能长得不一样,就能有光芒。自然,静宁人给予苹果的另一种成长,是让苹果值钱。优质是一方面,货多是另一方面。即种出最好的苹果,又种出更多的苹果,市场经济就喜欢这样的。静宁的苹果,如今已经在全国有了价格决定权。夸张点说,静宁的苹果又多又好,市场卖多少钱,静宁人说了算。劳动者说了算,那是劳动该有的却一直被遮蔽的光芒,静宁的苹果通透了这光芒。

中间的城镇化建设正大跃进式地突飞猛进,贫穷山区的年轻人一旦出去一次,几乎不愿再回来,至少不希望把自己的一生再送回乡村。结婚,盖房,养育儿女,那些乡村曾经庄严而重大的事情,都可敷衍了,只要能留在城市,只要能把家弄到城市。静宁小县城的房价涨了不少,那是一些静宁乡村的人也进城了。贫穷,曾经让静宁乡村家庭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计让孩子从高考这条路上走出去。因此,静宁的教育,大凡也表现在高考升学率上,成为静宁人的骄傲。甘肃各地区,也有类似情形,某一地区哪个县最贫困,往往教育抓得狠,往往出状元,往往出名校。静宁正是如此。现在,不少静宁的乡村家庭,在城市买了房,或者租房,很大一个原因是让孩子先进城,受良好的教育,大凡由爷爷奶奶带着,孩子父母留在家务农。眼看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已经能以这样的方式维持一家人城乡两居的生活了。静宁人已经说了,苹果已经让因贫穷而活得卑微的农民有了安居乐业做人的尊严。在苹果的光芒下,已经成为静宁果农的农民有了生存的信心和做人的自豪,由苹果而来的延伸产业也使那些不敢一下子丢掉种粮的农民,敢了,没有粮,苹果还未挂果,完全可以到由苹果而来的劳动力市场上挣得可能比种粮更多的收入,不在苹果种植区的农民就地转移不走出静宁也能打工挣钱。

静宁人专注一业,苹果的光芒正照进千家万户,越来越透彻,越来越灿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