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顾荣醉酒自保

顾荣醉酒自保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荣是中国西晋末年拥护南渡的司马氏政权的江南士族首脑。在八王之乱中,常醉酒不问事以避祸。顾荣的故事在《晋书·顾荣传》有记载。不久,顾荣借故辞职南归。顾荣醉酒自保的故事,表现了一位有见地有智慧下臣的无奈之举。同时,在无法达到劝诫目的后,采取了不去助纣为虐,以醉酒自保的办法。祸国殃民的纣王酒池肉林是一例坏事,顾荣醉酒自保就是一件好事。醉酒也许是官场男人的一种智慧。

●故事背景

顾荣是中国西晋末年拥护南渡的司马氏政权的江南士族首脑。字彦先。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在吴历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晋灭吴后,晋王室征召吴国名士,顾荣与陆机、陆云兄弟至洛阳任职,时人号称三俊,历仕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在八王之乱中,常醉酒不问事以避祸。顾荣的故事在《晋书·顾荣传》有记载。

●故事梗概

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四月,齐王司马冏杀了废帝自立的赵王司马伦,迎接晋惠帝还朝归位。惠帝恢复王位后,任命齐王为大司马,执掌朝政。齐王在大司马府设置掾属四十人,委派心腹担任要职,朝廷的大小政令都由齐王决断,天子形同虚设。

齐王久闻顾荣有良好声誉,便征调任命顾荣做大司马主簿,成为齐王的重要幕僚。

齐王既得志,骄横暴虐,宠幸嬖佞,忠谋者远,直谏者诛。

为此顾荣曾劝谏齐王:“古人说,谦受益,满招损。今殿下的举动骄恣,势压群下,这可不是君子的处世风范啊!希望殿下您为了长远利益要居谦有终,永远保持住美好的声誉啊!”

接着,顾荣苦口婆心地劝道:“凡是执掌大权的人,有得势的时侯,一定也有失势的时候。记得杨雄说过:旦握兵权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者。宠辱皆在转眼之间,荣枯就如反掌之易。愿殿下有一颗平常心,妥善处理国家政务。臣既为幕僚,不避斧钺之诛,献逆耳之言,请殿下三思”。

齐王闻听顾荣的一番劝导,不仅不虚心采纳,还十分生气。顾荣见此,整天酣醉,借酒消愁。

顾荣的挚友冯熊听说他朝夕饮酒,不理政事,便劝道:“酒这种东西,能给人欢乐,也能丧志,故古人称酒为狂药。古今以嗜酒致祸者,往往可鉴。你沉湎于酒,日夜举杯痛饮,此非贤者所为。愿你察古今之善恶,厉行戒酒,勤于政事,休败三俊之名”。

顾荣答道:“我幼读史书,略知古代好酒误国的遗事,难道不知道酒是为祸败德的东西吗?但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现在的齐王骄恣擅权,不久之后必然祸败。我在他的府中任主事,实在是担心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正是为此我才放性酣醉,以求得逃避忧患哪”。

冯熊给他出主意说:“既然是这样,我有一个可以使你脱身的计策。”几天以后,冯熊对齐王长史葛某说:“顾荣好酒,不足成事,你为何不劝齐王将他迁出府外,以免误了政务。”葛某道:“你言之有理,我正想就此事禀告齐王。”于是葛某入齐王府,把顾荣好酒贪杯之事说与齐王,齐王道:“我重其名,以故用之。今既如此,立即迁之。”于是改授顾荣为中书侍郎(中书省长官之副)。

顾荣依靠冯熊的计策,出大司马府担任了中书侍郎。他在职廉明,不再饮酒。葛某惊异,问顾荣道:“君任中书侍郎后,为什么没见你再醉酒?”顾荣害怕诈酒之事被发觉,又开始饮酒,每日大醉不醒。不久,顾荣借故辞职南归。

到了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司马睿(即后来的东晋元帝)出镇建邺(今南京),顾荣作为江南士族领袖出仕,支持司马睿政权。

顾荣离开以后,齐王再也听不到下属忠诚的建议了,他变得更加骄横,朝野一片声讨之声。

当年腊月,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以李含、张方为大将,兵临洛阳,讨伐齐王。齐王举兵迎战,双方在洛阳大战三日,死伤甚众,齐王战败身死。李含、张方攻占齐王府,收其党羽并皆夷三族。

●智慧之窗

顾荣醉酒自保的故事,表现了一位有见地有智慧下臣的无奈之举。顾荣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不与权恶势力同流合污,面对无道的上司他不避威势,一再进言相劝,尽到了属下的应尽之责。同时,在无法达到劝诫目的后,采取了不去助纣为虐,以醉酒自保的办法。最后通过朋友的配合,终于逃出了危险境地。

由此看来酒能坏事,酒也能成事。祸国殃民的纣王酒池肉林是一例坏事,顾荣醉酒自保就是一件好事。喝酒的人很多,醉的时候也很多,有的人是真醉,有的人是佯醉,有的人醉的无城府,有的人醉里有乾坤。醉酒也许是官场男人的一种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