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产党说话要算数』

『共产党说话要算数』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中的白条现象可不是什么小笑话,而是蔚然大观。其实,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交公粮付现金理所应当。然而,在评论“白条现象”时,笔者实在无法“中庸”,因而,也做不成聪明人。如果“白条现象”再长期得不到解决,无疑是给已经非常紧张的干群关系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一位乡下老汉进城办事,半天找不到厕所。寻一僻静处,瞧瞧四下无人,解决了问题。活该老汉倒霉,正巧被一位路过的卫生监督人员看到,将老汉解送到单位,报告了所长。所长听后,非常恼火:“随地吐痰,罚款5元。随地大小便,污染面积大得多,罚款50元!”老汉二话没说,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俺昨天卖粮后收到的白条,金额200元。扣掉该罚的50元,请找俺150元。”所长听了,一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挥挥手说:“去吧,去吧!念你是初犯,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别忘了,下次带现款!”

这是我从饭桌上听来的一则“小笑话”。然而听罢众人哄笑,我却笑不出来。生活中的白条现象可不是什么小笑话,而是蔚然大观。

大约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些地方在收购农民的粮食时,不付给农民现钱,而是给一张白条,写明金额,什么时候兑换成现钱,听候通知。老实巴交的农民虽然不愿意,但想可能这类事只有这一次,只好揣着几张白条回家。谁料想,自那时以后,卖粮打白条竟成了常规,而且范围越来越大,拖欠日期越来越长。于是农民不干了,采取各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抗议:有的公开不交公粮,有的交完公粮,将白条当场撕碎,扔到粮食部门工作人员的脸上,然后责问:“共产党说话还算数不算数?”

其实,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交公粮付现金理所应当。对给农民打白条的做法,国务院早就提出了批评,并且一再指示各地,一定要把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收购资金真正落实,不许再出现打白条的事。然而,1992年秋粮收购中,许多地方照样给农民打白条,歪嘴和尚把党的政策这本真经念歪了。

白条子不单是在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中出现,近两年又向其他方面蔓延。有的地方,教师一连几个月拿不到工资,只能拿到几张白条。如去年报载四川省南充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连续半年没有领到工资。有的地方干部也不能按月领取工资,生活失去了保障;有的地区,收到了汇票,去邮局却取不出钱……

我把这类现象统称之“白条现象”。

时下聪明人做文章,讲究不左不右,不温不火,走中庸的路子。然而,在评论“白条现象”时,笔者实在无法“中庸”,因而,也做不成聪明人。

读大学前,我是种田人,知道种田人的甘苦。现在农民的日子当然比十几年前好多了,但是,每颗粮食仍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摔成八瓣换来的。而且种田人的日子仍然是艰难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的价格不断上涨,一年辛辛苦苦,不算人工,目前种田是赔本的。交售粮食,你再给他打白条,让他哪来的种粮的积极性?事实上,在有的地方,已经有农民宁愿让土地撂荒,自己出去做工、做买卖,用钱买粮交公粮。可是如果农民都不愿种田,到哪里去买粮?日后人吃什么?

这些年党的富民政策确实给农村带来了繁荣,但有的地方的一些做法也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平价化肥不兑现,供应的柴油被私分,引起了农民的不满。陕西农民做了一副对联反映了这种情绪,上联是“平价化肥你不给”,下联是“合同定购我不卖”,横批“政府莫怪”。在市场上供应的生产资料中,有的是假药、假化肥,农民花了钱,买了假货,误了农时。近年来,各种提留、摊派,名目繁多,有的地方农民为了交提留,不得不把耕牛、拖拉机卖掉。由于以上原因,使农村中的党群关系日渐紧张。我在福建调查时,建阳县的一位乡长告诉我:“我们现在到村里去是不受欢迎的。农民说,现在的干部来村里两件事:不是要钱,就是要命(计划生育)。”如果“白条现象”再长期得不到解决,无疑是给已经非常紧张的干群关系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一位记者在襄樊官庄村问一农妇白条能兑现否?她说:“啥叫兑现,白条换成了存款单,去取款时信用社又说没钱给,眼看年三十了,想扯一块布做新衣服都没钱。”

久而久之,农民手里握得发了黄的白条仍不能换成人民币,自然牢骚满腹。他们说:说咱富了也有道理,手里的条子早晚能变钱,说咱比以前穷也没错,政府不给你把白条兑现成钱,还不是穷光蛋一个。一记者听襄樊保康县赵姓农民说:“我们3年才吃了1斤猪油。”一家商店店主说:“村里2000多人,今年春节前后销售额才1020元,平均每人5毛钱。”

农民挣钱不容易,不及时兑现,长期拖欠,会直接使广大群众对地方政府失去信任,对党的政策产生怀疑,这可以说是某些地方抗交公粮、抗税的原因之一。

人民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然而也差不多是最寒酸的职业。“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说教师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怕不过分。如果连草也不给吃—工资也打白条,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呕心沥血、为祖国未来的大厦培育参天大树?事实上,近年来教师扔下教鞭,离开讲台的越来越多了。据报载,广东1987年有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离开了教学岗位,1991年又有4600多名中小学教师去另谋生路。湖南怀化地区1990年到1991年9月,有400多名教师改行,其中307人具有专业职称,大部分是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和优秀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有哪一个真正关心祖国未来的人会无动于衷呢?

令人不解的是,改革开放十几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点不仅从公开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到,人们也能亲身感受到。那么,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反而弄得政府到处打白条呢?让我们作点分析。

1989~1991年发生的收购农民粮食打白条的怪事,与当时实行“治理整顿”政策有关。1988年以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基建规模过大,消费增长幅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到了1988年,在全国各大城市发生了抢购风潮,物价大幅度上涨,银行门前排起了长长的提款队伍,经济秩序一片混乱。为了创造一个安定、正常的经济环境,控制物价的不正常上涨,国家采取了财政、货币“双紧”政策。这样做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后来又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否应该紧缩的,都实行紧缩。这样,当时在紧缩银行贷款时,把收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贷款也紧掉了。结果,粮食部门没有资金支付农民的粮食款项,只好给农民打白条。

1992年各种白条的出现,其原因在于1992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指出,中国经济应以更高的速度发展,能发展得快一点,就不要人为地阻挡。这种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多高,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各地经济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别,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应有所不同。然而,一些领导同志见人家经济发展多快,他也要搞多快,人家上了多少项目,他也要上多少项目。结果基建规模搞得过大,出现了资金缺口。于是,有关方面就把农产品收购资金以及一部分工资资金挪用来搞基建。因此,到了收购季节,粮食部门还是没有钱支付给农民,只好打白条。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消灭“白条现象”也难,也不难。说不难,因为白条的出现是个政策问题,国务院发一个通知,规定必须把粮食收购资金备足,并且不准挪作他用,各级政府遵照执行,问题也就解决了。说难解决,是因为此类现象的发生,不光是个政策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经济原因。那就是有的领导不尊重经济规律,喜欢凭主观意志办事,并且习惯用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犯了决策方面的错误,谁也不用负责任,受处罚。因此,要建立起一种对决策者形成有力的约束,使他们不敢主观武断地作出决策,作出错误的决策就要负责任的经济体制,这是一件困难而长期的事情。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白条现象”消灭了,还会产生“红条现象”、“黄条现象”。所以,要使中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不能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必须致力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除此之外,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用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契约关系,并受到法律保护。在这种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个人都要承担义务、享受权利,谁单方面违反契约,都要受罚。比如,农民有义务交售粮食,政府有义务提供一定的生产条件,支付粮食款项。政府违约,农民就可以拒绝交售粮食,自己到市场上去出售。

(原载于《党风月报》199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