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寄张爱玲

再寄张爱玲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政治上的“解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爱玲的作品横空出世,再度风靡大陆,旋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很多“张迷”为之倾倒。悲从其作品中来,不能不让人有所思、有所体味,张爱玲作品的魅力便在于此。张爱玲的苍凉感来源于对社会悲剧意识的认同。现实的婚姻悲剧对其创作不能不说没有影响,张爱玲的小说几乎全部是悲剧,我想其中有一定联系。我想这便是张爱玲的成功之处。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沦陷区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她的作品集《传奇》与《流言》既是其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而《传奇》中的中篇小说《金锁记》更是其代表作中的代表作,此作曾被誉为40年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而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张爱玲却不被“正统文学”所提及,这是不公允的。随着政治上的“解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爱玲的作品横空出世,再度风靡大陆,旋起了一股“张爱玲热”,很多“张迷”为之倾倒。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视角以及带有悲剧性的故事情节感染了读者,也触动了许多专业学者的心弦,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正如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讲道:“我现在正是带着满头的白发,回看那逝去的光阴,飞扬的尘土,掩映的云月。”天各一方,朋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咫尺天涯,朋友不能相见之苦诉之于怀。柯灵此文写于1984年,10年后的1995年,张爱玲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撒手人寰,隔着时空留下她那最后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仿佛一场“红楼梦魇”,而在其力透纸背的作品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道尽了滚滚红尘中的人生玄机与奥秘,读后让人从心底涌起一丝悲凉,一丝凄苦后的无奈,晃然间觉得“人生苦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些感慨说得如此之好,形容得如此之妙。悲从其作品中来,不能不让人有所思、有所体味,张爱玲作品的魅力便在于此。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提到:“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的苍凉感来源于对社会悲剧意识的认同。因此,她把笔触伸向沪港社会的生活。她那优美、诗化的心理描写语言与这种悲剧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张爱玲作品奇谲哀婉的特点。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总结出:“《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故事的某些风味或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对《金锁记》的评价如此之高,可见此作在文笔、思想上所达到的高度。

张爱玲的传奇一生都是这种“美丽的苍凉”的再现,她的身世、作品、婚姻无不渗透出一种浓郁的悲剧之美,让人浮想联翩。她的现实爱情,她与胡兰成的恩恩怨怨,“今生今世”“执子之手”的伟大誓言,还是没有能够挽救她们的爱情,至今读来仍然感人肺腑。现实的婚姻悲剧对其创作不能不说没有影响,张爱玲的小说几乎全部是悲剧,我想其中有一定联系。悲剧的人生产生悲剧的思想,悲剧的思想产生悲剧的语言,悲剧的语言又产生悲剧的小说,而悲剧的小说又印证了作者悲剧的人生。我想这便是张爱玲的成功之处。

也许悲剧写作的成功,最终成就了张爱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