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平台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平台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始终贯穿着一根鲜活而明晰的思想主线,这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和人本精神。其中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对个体和整个人类命运、态度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儒学强调人本精神,实际上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亦即。这是最古的关于人格尊严的思想。

——创建和谐校园的理论研究

学校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引领、指导、促进、关怀、服务和帮助。我们认为,其核心有二:一是管理要让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管理要让每个人都得到必要的尊重,使他们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和有意义。因此,现代学校管理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一切价值的原点,来观察教育现象,来研究教育问题,追求管理中人的精神的不断自由和思想的不断解放,让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具有伸展情志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够学会管理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承担并消化外在的和精神的风暴;都能够学会重塑自我,与时俱进,创造创新,超越世俗的束缚,抵达精神自由的彼岸。最后,进入人文自我的境界,不被极端的情感所制约,不为简单的功利所遮蔽。这样,整个校园里就有了一种仁爱而博大的和谐氛围,人人守护生命并创造和谐的生命,继承文化并创造一种更新的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源泉。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始终贯穿着一根鲜活而明晰的思想主线,这就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生命的存在及其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的追求。人文精神既是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忧患意识和人本精神。其中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对个体和整个人类命运、态度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儒学认为,生命存在,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人民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是责任意识、承担意识得以不断生发的源泉。儒学强调人本精神,实际上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亦即。“人格尊严”虽然是近代才出现的新名词,但中国古代这样的思想早已存在。古代,表示人格尊严的词语是“志不可夺”,“高尚其事”。这一思想,起源很早,大约成熟于西周初年的《周易古经》蛊卦说:“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传》云:“不事王侯,志可则也”。这里以“不事王侯”为高尚。“不事王侯”即是不屈服于王侯,亦即保持人格的独立。这是最古的关于人格尊严的思想。孔子提出了“志不可夺”的观念,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肯定了人人都有不可改变的意志。他又赞扬伯夷叔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即他们两人保持人格的尊严,不屈服于外在的势力。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他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勾得死。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可贵的,但是又比生命更宝贵的。死亡是可厌的,但是又比死亡更可厌的,这比生命更可宝贵的即是人格的尊严;比死亡更可厌恶的即是人格的屈辱。显然,孔子、孟子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根本,肯定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来解释一切世界的问题,并从中体现的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构成人本精神的丰富内涵。管子继承了孔孟思想,较早地提出了“人本”概念,而其思想的深刻丰富远不及孔孟。管子宣扬把人当作人看,尊重人格,尊重人的自我意志,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对于孔孟重视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关心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却没有发扬光大。后来思想家却充分体现了这种人本精神。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受到了“西方文化”全方位的冲击,但是历久弥新,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着人类文明史前进的一个个车轮。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任何有生命的个人,只要理智地活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生命的意义。马斯洛说:“动机理论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动物为中心。”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易卜生说:“你要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自己这块料铸造成器。”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这些宝贵的思想言论都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涵,为现代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日益接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与人文意蕴更为明显,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在这种新人文观念的视野中,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前者的重大作用显而易见,后者的作用也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它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注入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战略构想。和谐社会就是提倡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人文”之“人”,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人”;“文”,应是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这些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不断的思想源泉。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给创建和谐校园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只有倡导和具备创新活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才是‘企业家’,否则只是‘老板’。”西方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管理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中一只“看得见的手”,是与科学、技术相提并论的社会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现代经济管理中“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论断,对管理的本质、手段、目的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从中学习研究,将为学校和谐发展能提供新的思路,对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效能不无裨益。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的罗森帕斯旅游公司,出版了一本题为《顾客第二》的畅销书,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该书对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捧为金科玉律的"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进行了大胆修正,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原则。该公司认为,对员工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司,因为公司既给员工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员工带来沮丧甚至恐惧。当员工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时,就会造成家庭不和,这种家庭矛盾又会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第二天员工又把这种恶劣情绪带回公司,最后不可避免地要发泄到顾客身上或员工之间。这种情况正是导致公司效益滑坡的重要原因。因此,与其把顾客当作上帝,不如把员工当作上帝,即员工第一。只有公司把员工当作上帝,员工才能把顾客当作上帝。罗森帕斯公司这种重视员工,重视管理中非理性因素的做法,正体现了未来全球企业管理模式的非理性主义发展方向。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缘于美日经济管理比较的直接产物。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在研究日本经济崛起之谜中发现,美国与日本的差距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管理方面。美国主要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在管理中崇尚理性主义的管理模式;而日本注重从社会文化等非经济、非技术的因素考虑问题,特别是重视了人的因素。日本的管理方式在企业中营造了较好的文化氛围,因而能够应付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的挑战。所有这些,如果从新人文主义的视觉来审视,无疑给学校管理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充实、发展、完善了学校管理理论,拓宽了学校发展的视野和思路。

三、理性与人性融合的学校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正确选择。

管理学中所说的理性和人性,主要是针对以物本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模式(或称文化管理模式)而言的。理性主义将人视为“经济人”,可以通过制度和利益机制进行诱导与控制,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人性主义则认为,人除去其躯体外,还有各种心理需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与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在现代社会,在学校管理中把人性与理性统一起来,以理性管理弥补人性化管理的随意性,用人性化管理弥补理性管理的刻板僵死,扬长避短,互相促进,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弗洛姆说:“人必须将自然和社会的力量置于自己的意识和理性的控制之下,置于那些自由的、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之下,而不是置于一个管理物和人的官僚机构的控制之下。”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理性管理因素较多,如定量指标、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以服从和奖惩等为基础的,程序规范、科学,虽然克服了人为因素和随意性,效果显著,但是缺少了灵活性,使被管理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难以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而人性化管理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的人精神密切相关可以用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消弭理性管理手段和方法上的僵死和呆板,提高被管理者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但是其随意性、不科学性和不确定性,都会给管理效益带来折扣。况且,人如果没有理性的约束,各种社会规范、道德原则就会被践踏,人生的各种惨剧就会不断上演;如果没有人性的觉醒,就会意志消沉,缺乏创造创新的活力。因此,在当前以至未来的学校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为导向的人化性管理和理性管理相结合,将成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新的生长点。

四、追求管理中人文精神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趋势。

我们认为,创新学校管理,追求以新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管理,在现代教育界被广泛接受,并在实际管理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文化学校管理重视了人在管理中的文化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学校管理对人的基本看法,特别是将人的组织行为作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点,加强了对人的行为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工作中实现民主和资助的原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以及管理者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相互理解与尊重。引领、指导、促进、关怀、服务和帮助,是管理者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

1.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2.构建一个互相尊重的和谐环境。在以权力与服从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理性管理中,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能是被动的服从,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与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为此,在现代管理中,关心、爱护员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强调对员工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这充分强调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学校领导者要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学校中,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他人和为他人尊重有机融合。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教职工的需要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

3.继承文化并创新文化。实践表明,学校管理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就是不完善的管理,但是,仅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组织结构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富裕,导致人类“物化”现象日趋严重,其结果是或多或少地必然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衰退和生存意义的丧失,因而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了,人际的亲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寻求管理上的突破。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新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件曾经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学校的管理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因素,其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学校管理文化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确实存在着生理上(物质上)和心理上(精神上)的多种需要,并且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但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人生活于世不单单是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活得更有价值,也就是要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因此,在学校改革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性管理的最高层次。

4.健全一套丰富完善的激励机制。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如何,关键看领导如何激励教职工的工作动机和热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研究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20%—30%的能力,即所发挥的能力以保证不被解雇为前提。如果得到充分激励,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其中50%—60%是激励的作用所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分工角色,独立性强、自尊心强、自觉性强,重视在社会中的自我形象,因此,对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对其进行激励,以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我们认为,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应突出刚柔相济、情理交融这个核心,应包括人文性的情感激励和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两个层面,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是指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严格奖惩,从严治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只重视物、不重视人,甚至出现将活生生的人视为物,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管理效率;而情感管理则是从人的心理需要等情感因素出发,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可见,制度管理重视物质因素对管理的作用,而情感管理则注重精神因素对管理的作用,这分别体现了以物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存在者重感情、轻权势的心里特性,往往易受非职权作用的制约与影响,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需求又存在差异,如果一味地施以柔性管理,许多缺乏严格自律的教师就会挣脱他律的硬约束而陷入自由无政府状态,整个学校亦会处于无序状态。反之,如果过分强调刚性管理的强制作用,被管理者就会丧失积极性、创造性,容易形成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对立。作为学校管理者,不能因为尊重人的合理需求而放弃或降低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的要求标准,不能不顾目前办学条件和经济能力的实际情况去迎合被管理者的需要,以避免在被管理者中形成“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的极端现象。因此,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追求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实现物人结合,以人为本,以情为主,情理交融,使管理制度在民主、和谐、宽容、理解、支持的人文氛围中顺利实施,要让被管理者由他律变为自律,形成“法”制管理基础上的“人”治。在管理中,管理者要灵活运用各种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挑战性、地位、权力、竞争、惩罚、金钱等)和模式(如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模式、满足人的需要激励模式、价值导向激励模式等),为教师努力工作提供动力源泉,使其能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使其能自觉地从学校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与管理者一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发展目标的实践或任务的完成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目前学校实行的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教师聘任中,就要根据主管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要求,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设岗,平等竞争,稳步推进,择优录用,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同时,还要建立与岗位责任制相匹配的结构工资制,并不断修订完善,使其更具操作性、科学性,凸现激励效应,充分发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作用,以形成教师勇挑重担、争创佳绩的局面。如在决策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规章制度、决定晋职选模等重大问题上,要广泛召开教代会、妇委会、学生代表会及计职工会议,还可采取填写议案、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实行“校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调动被管理者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如还可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及妇委会等群团组织作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教师的生活,愉悦教师的身心,密切人际关系,增强学校凝聚力。

五、建设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关于教师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此,新时代,教师发展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学校创造性劳动的主体,办学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学校中的教与学是由相互依赖的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主体所构成的,教师的主体活动是帮助学生主体发展认知能力的活动。他们要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和过程进行创造性的完美设计,使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认识世界与自我;要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教师的工作是造就未来的一种超前劳动,是以心灵“培育”“心灵”的工作。教师以个人的知识、才能、信念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也是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工作。社会和谐的每一点进步,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教师发展的作用,为他们搭起教育的舞台,开发教师的智慧和潜力,让他们展示出各自的教育风格和教学流派;把他们真正看成学校创造性劳动的主体,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听取教师的意见,共同把办学理想转化为现实。

2.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人才,离不开发展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教师代表着国家和社会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当前正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崭新时代,和谐社会的人才素质需要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极大的创造力和对社会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他们应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创新开拓精神、自主与自我管理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由于教师是直接育人的教育者,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帮助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发展教师是其具有科学意识、人才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爱国意识及特别关注现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意识等。

3.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师观。关于全面发展的教师,要从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衡量,国内普遍认为,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有:①有较高的政治素养。②有崇高的师德修养。③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④较强的业务能力。⑤具有良好的身心审美素质。而国外如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研究报告和改革措施来看,普遍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①较高的学历水平。如韩国认为今后将通过继续教育,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有些州要求高中教师必须持有教育硕士学位,有的州则要求今后小学教师也须具有硕士学位;法国使小学教师都达到普通大学“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水平,中学教师要达到普通大学“大学高级研究文凭”获得者的水平;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使中小学教师达到硕士水平。②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如美国发表的《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已不仅是读、写、算,还包括通信技术,高超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这些新基础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的。”相应地,美国普遍要求中小学教师除了掌握一般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要接受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③全面创新的能力素质。许多国家提出,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掌握信息的能力和知识更新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有“扩展能力”。所谓“扩展能力”是指非常灵活地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性能力,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即吸取、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获得新知识、扩充新知识的能力)。日本认为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对学生强有力的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独立的自修能力。英国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是比较注重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④整体素质上的“全能型”和“完整型”,日本对“完整型教师”的要求侧重于职业道德方面,认为“完整型教师”应把工作看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对教师事业应具有献身精神。具体地说,“全能型教师”是指既会教学,又懂教育,也能进行科研的教师。至于什么是“完整型教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前苏联认为“完整型教师”是指完整的、和谐发展的、有学问有教养的全面发展的教师。美国则认为“完整型教师”既是学者、教学者、交往者,又是决策者。我们认为,全面发展的教师,其素质发展应包括如下目标:①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热爱学生,思想言行堪为学生表率;应模范遵守《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应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等。②业务素质——学历达标;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有专长,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关学科知识,懂得人生的哲理,社会生活规范和音、体、美的基本知识;整体上把握所教学科的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提供一条最优化的学习路线;学习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③行为能力素质——具备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加工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机敏性和对教育教学的新情况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了解学生的能力,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④心理素质——具有高尚的情感品质,深刻的道德感、理智感和正确的审美感;具有广泛的兴趣;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做到心胸开朗、处事乐观,情怀豁达,热爱生活,富有幽默感。⑤身体素质——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工作的身体条件,身体状况良好,功能正常;精力充沛,能适应工作、生活的压力。

4.开展有效的教师素质培训活动。⑴培训目标--政治上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思想上有使命感、事业心,有现代化观念,有求实作风和民主精神;道德品质上有健全人格,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理论上懂得教育科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并积极研究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业务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改科研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及进行人际、校际交往的能力。⑵培训内容:①上岗培训--对新进入教师,根据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规范进行教学业务及班主任工作培训,使之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常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②一般基本功培训--包括教育思想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包括使用普通话、计算机操作、教学经验论文撰写、学习方法指导、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实验操作培训等)。③专业基本功培训--即掌握大纲、教材、学科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以及教学质量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的培训。④学科带头人培训--学校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并定期考核。同时,通过教改科研提高理论水平、科研意识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的能力。⑶培训方法:①学科教研组集体学习与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②专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③常规教学和教育科研相结合。④日常教学和岗位练功相结合的方法,并抓好周期性的总结提高,对教师进行素质培训。

六、培养人文精神的学校管理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

就学校管理者而言,他必须是在教师基础上的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个人修养锤炼,注意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有意识地缩短与被管理者的“角色效应”,减少“位差”,进行“双向”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人文环境,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具备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人文素养,在满足被管理者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强化非权力因素影响,致力于树立被管理者的敬业奉献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群体价值观,共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人性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通过高尚完美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和统帅被管理者,并非单纯靠权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增强管理者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及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把人文精神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坚持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规律,认真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将对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管理意识和管理模式等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审慎地反思和总结我们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中哪些是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的方面,哪些是阻碍作用的方面,逐步形成适应教育现代化及其学校管理现代化需求的管理观念,为实现高效管理目标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

2.要加强人文修养,提高道德水准。古人云:“德服为上,才服为次,力服为下。”而德服的重心在于管理者的人品。管理者加强人文素养,就要做到道德高尚,胸襟开阔,表里如一,爱憎分明。道德高尚,就是要管理者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师德规范,优化道德意识和行为,以德感人,依法树威。胸襟开阔,就是要做到与人相处要有一种大气、一种风度,能够设身处地,甘为人梯,以德报怨,顾全大局。表里如一,就是要做到对上对下一致,人前人后一样,言论与行动统一。爱憎分明就是要做到对歪风邪气嫉恶如仇,对同志如兄弟,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关心被管理者的疾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人格力量。三是要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对管理者来说,“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思想作风上要做到立身清正,公道正派;工作上要有所创新,有所贡献,有所突破;生活上要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力求在很多方面为教职工做出表率,真正成为“教师的教师”。四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讲求一个“实”字,讲话说理实实在在;待人接物真情实感;工作办事踏踏实实;对己对人老老实实。

总之,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靠谁?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是学生。发展为了谁?发展最终是为了教师,为了学生。基础教育能否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学校管理中有没有人文性,有没有培育师生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创建和谐校园,追求管理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是要消除矛盾,而是要引导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促进各方面自主、智慧的发展。

(该文获得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优秀论文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