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憩园》之“一花一世界”

品《憩园》之“一花一世界”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然,《憩园》亦可谓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悲剧。严格意义上说,虽然《憩园》诞生于抗战胜利以后,但“一·二八”的闸北炮火,“七七”的全面抗战……

品《憩园》之“一花一世界”

殷郡伟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0602班

很多人评价,巴金先生一向不热衷于对某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他往往从一些细微之处见真情实感。的确,在我看来,他的呐喊时常来自于对平民或小人物的悲苦生活的怜悯。从他们的身上寻找国民个体生命的无望,从而来分析现实社会的腐败与晦暗。这一点我们似乎也可以在《憩园》中找到一些印象。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长久的写作态度,造就了他人道主义的精神气质,永远以追求平等、自由、和平为人生的目标。《憩园》作为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从我的角度来说,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曲折化的情节与真情实感的流露,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以一颗赤子之心与现实的生存状态保持着最紧密而且又最真实的联系,用呼吸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坦诚地表达着自己对待生活的独到见解。憩园虽小,但却反映着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时代的面貌,又以悲剧化的转折,发人深省,让人产生无限感慨。

一、感悟命运的悲剧化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诚然,《憩园》亦可谓是一部实实在在的悲剧。对于杨家的中道落寞,变卖祖业;对于姚国栋中年丧子的遭遇,无疑令人惋惜。但对于杨三爷那种不劳而获,甘做寄生虫的生活态度;对于虎少爷嗜赌成性、唯利是图,我们更多的是愤怒。但这也就是悲剧的价值,在矛盾的情感中不知不觉便显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所以我们面对的不管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还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其实都存在于一个审美的角度与社会现实的背景。余秋雨先生曾在《废墟》一文中说到“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依我看来,中国人不是怕真正的悲剧,而是怕悲剧中似曾相识的背影,或是一段不可磨灭的阴影。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很少能够正视现实,常常希望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但也正因为有太多的大团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失去了一种忧患意识,从而也少了许多真正“深沉的文学”和种种对于人生的思考。所以,诚如“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严格意义上说,虽然《憩园》诞生于抗战胜利以后,但“一·二八”的闸北炮火,“七七”的全面抗战……我们经历了多年的流亡与战乱。流血始终是历史——一段苦难而又崛起的历史。胜利本应需要歌功颂德来见证,巴金先生却没有被喜悦迷失心志,而是在喜悦中进行反思,进行总结,以寻找真正的解放。如果《憩园》以大团圆为结局,那么必定失去了历史的本真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作者的情感也就成了一种对待现实的态度,懦弱胆怯只好逃避现实以寻求精神的解脱。这种失真文学的价值也可能只在于一种思想的慰藉、喜悦、与个人的沉醉罢了,而对于将来的意义也只能算是一种消遣。

走进小说,杨三爷,作为憩园的前主人,最后不得善终。从“一个爱读书,还能做诗词”,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万贯家财、千亩良田,也可以有一番好的作为的人,到最后弄得个众叛亲离,变卖祖业,偷窃为生。种种生活的惨状,可能也应验了一句话: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现实的安逸享乐,一味地把物质享受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追求感性的肉体的快乐,把理想责任抛之脑后。庸俗的生活使他丧失了生命的砥柱;吃喝玩乐让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直到变得空虚。他再也没有那种主宰命运和体察生活的能力,犹如一潭死水,哪怕是春风,也吹不起半点涟漪。

我们不禁要问,自始至终,他有过觉悟吗?从某种迹象来看,应该是没有。我的观点有三。

其一,在变卖憩园时,他带着杨少爷游园时,外表十足体现出他的觉醒,我们读来也心怀着怜悯。本以为他的人生可以重燃热情,从此发愤图强,但这一切虚有其表,实则这是一种对权势的依恋,因为从此他将变得一无所有。他没有了金钱的资本,也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方向。

其二,他始终爱面子,无法正视现实的自己,这一点应该是导致他永远无法自拔的真正原因。因为他放不下身份,放不下尊严,放不下名利。偷窃被捕,宁被拳打脚踢,也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当黎先生发现他真正的身份时,他却装聋作哑来掩饰自己。因为他有太多的“放不下”,所以内心始终不会冷静地反省,只有毫无意义的抱怨。

其三,在作者的良苦用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暗示。杨三爷原名杨梦痴,在最后,他被官府因偷窃未遂而抓去劳改时,为掩饰自己身份改名“孟迟”,直至为逃避劳动折磨,谎称生病住院得疫病而死。“梦痴”与“孟迟”,进一步稍作修饰可演化为“梦迟”,种种现象表明杨三爷到死也未从吃喝享乐中醒来,即使醒来也迟了!

所以对于杨三爷这个悲剧式的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应该是最好的写照,但我们悲哀的不是杨三爷本人的不幸,而是杨家这个家族的不幸;哀的是创业祖宗的不幸;哀的是那块“长宜子孙”横阙的不幸。怒的却是杨三爷一生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态度,所以他也只能成为封建文化观念孕育下的牺牲品,但同时他又何尝不是一份新潮思想的祭品呢?

二、认知生命的价值

在文中,巴金先生借姚夫人之口,道出了这么一句话:“人世间的事情纵然苦多乐少,不见得事事如意。可是你们写小说的人却可以给人间多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多么动人的一句话,却又是多么朴素。它虽没有诗的格律、没有诗的基调、没有诗的华美,可它却拥有了诗的神韵。的确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何从不如意之中走出那段阴影,这应该最重要。就如著名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所说的:“常想一二。”其实这就是一种大境界、一种心态、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却又不失为一份执著,一份潜心物外、心无旁骛的执著。这种心态和执著,就形成了一个能够俯瞰人生高度而又能静观人世的眼光

但作者给我们的不是人生大境界,而是一份感动。因为人不是圣人,无法做到“神于天,圣于地”。无法真正的超脱苦乐。往往痛苦不是奋发图强的动力,而是让人一蹶不振的抗力,让人心灵变得空虚。就像姚夫人那样,虽然常常面带微笑,但微笑的背后却是无比的辛酸。面对丈夫姚国栋对虎少爷的溺爱她是万般的无奈与忧虑。虽然丈夫对待她宠爱有加,但面对自己在家中“无实权”,更多的是痛苦。所以她的心灵是空虚的,也只有借助看书来找回一些慰藉。但这也只能是暂时的。

如何让干涸的心灵变得充实,如何让那些失意的生命重燃热情。唯一的良方便是“爱”。这也就是作者真正想寻找的实质。爱,来自于他人,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人间,当然也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触动。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看出,巴金先生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博爱之心的人。因为他对苦难者总怀着悲悯之心,假借黎先生的身份,无私地帮助杨少爷,同情姚夫人,他用一双饱含爱的眼睛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爱,是一个很虚幻的概念,但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因为有爱,所以才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胸怀。但爱不是对万物的征服,而是包容与理解,一种悲天悯人的胸襟。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人生有三境界,“主真,主美,主善”。而主善就是那最高的境界,其实善的实质也就是拥有一颗博爱之心。

“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这是一种抚慰、一种关爱,但抚慰关爱的深处更是一种反抗,对现实不公的反抗,泪水后面是满腹的悲怆,而这种悲怆唤出的是对社会现实的觉醒意识。对于爱,他明白那终究是一次过渡,可要是融入生命,闪烁出的永远是最纯正、自由、正义、平等、温暖的光芒——而这一切的圣洁,才呈现出生命真正的解脱与那永恒的灿烂。这是幸福,更是一种回味,而这一切,在小说中也应该是巴金先生真正想要表述与追求的东西。

有些评论家认为:《憩园》就是以杨三爷今天的命运隐喻着姚国栋明日的结局。而我的观点是:杨三爷与虎少爷命运结局其实是杨家与姚家生命的重新开始,而这开始可能就是结局。似乎又隐含了什么,可这一切都无法预测,因为答案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实践。

虎少爷的死,对于姚国栋来说悲痛的背后更多的应该是反思。在出事的那一刻,他也反复地咀嚼着一句话“我自己也应该负责”。应该说这是他的真心话,他并没有把所有的责任推到赵家的身上。从这一点,可见他认识到自己以往对虎少爷千依百顺的过错,领悟到以前不听忠言逆耳的后果。这是一种自身的觉醒。

对于赵家来说,天天想害万昭华而结果倒害了他自家外孙,是不是也应验了“害人终害己”这句话呢?可是赵家是否有真正后悔的意识?对姚家是否有愧疚之感?还是把所有的怨恨悲痛变成仇视与忌妒加于万昭华身上呢?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取决在于赵家是否还有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了“工具”,没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对于万昭华来说,姚国栋是否能重新振作,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与姚国栋未出生的骨肉应该是一种希望,也是他们生活重新开始的重要基石。都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对于姚国栋生命历程的转折,好坏大部分应该取决于这个妻子的作用。

而我们再放眼于杨家,应该说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杨三爷的死对于这个家来说应该是苦难的结束。杨少爷内心太多的回忆,可能慢慢地将随风而逝,或是成为一种信念。对于杨少爷来说,自力更生,即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等待他的是生活的历练。而对于杨母来说,儿子的懂事,幸福的生活,带走的是她往日的辛酸,如果说仍有回忆的话,更多的是爱,而不是恨与怨。我就时常觉得《憩园》应该有一部后传,为什么巴金先生没有再往下写呢?但仔细想想,这也是巴金先生写作的成功之处,让每一位读者几乎都发出同样的疑问,而这个疑问的背后,几乎每一位读者的内心也都为《憩园》创编了一部不同版本的后传。

从我的观点看来,悲剧可能到杨三爷死、虎少爷的不幸而止。但也不定,因为命运本身就是一个不定的参数,它有太多的不可知成分,从而变得神秘。也正是那种神秘的力量,给了我们太多的对于未知领域或是机遇的憧憬、向往、期待,也就编织了生命本身变与不变之间的经纬,而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过程。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似乎暗示了命运的不可知。但他那“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的博爱精神与那宽大的苦难胸襟,似乎让《憩园》中的人物暗含着希望的曙光。人间需要温暖、人性、还有爱,而他构造悲剧的目的应该是希望人们对未失去的东西有更多的关注与珍惜,所以巴金先生本人也期待“明年”——以黎先生的身份期待“明年”,而“明年”又仅仅只是一个过渡,可能就在明天,也或许是一辈子的时间。

感动中国2003年度对于99岁的巴金先生的颁奖词,这么说道: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作为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追求者,却实现了他现实主义作家的真正意义。《憩园》何尝不是对现实、心灵的叩问,而巴金先生更期待的是世间的真爱、真情与温暖。情、爱是世间永远的主题,但也是最难诠释与理解的命题,可巴金先生却在平淡的言辞中描述了情与爱的真谛。

《憩园》堪称经典,因为它的价值没有时限,它蕴含的意义太多,让人沉醉。而这太多的内涵,其实又全隐藏在每个人的身旁。可往往就是我们忽视的真理,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一旦发现失去,才认识到它的珍贵,我们从而就有了感悟与反思。《憩园》就是引起我们感悟与反思的窗口,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价值——很简单,却又很难。

指导老师:周明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