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既美其书更宝其文

既美其书更宝其文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后人以“书圣”誉之,《兰亭集序》就是其书法上的极品。其中的一个“悲夫”,作者的满腔情怀真是和盘而出,其情之深、义之厚,可谓感人之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亦有同样的情理。为何王羲之作为书法家其书写的作品成千上万,人们却

既美其书更宝其文

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后人以“书圣”誉之,《兰亭集序》就是其书法上的极品。由于受精湛书法的影响,人们对其在文学上思想上的深远意义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如欧阳修就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其实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文学价值,《兰亭集序》与之相比,都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教材后,很多同仁对此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思考,但全面正确“有感于斯文”的仍为少数。我想对此说说我个人对此文的一些看法。

一、知人论世。

东晋时清谈成风。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着对立面。因而在当时也会有着清识之士。这从《世说新语·新亭对泣》可看出:“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丞相王导,即王羲之之伯父;《王羲之传》中记载:太尉要到丞相府择婿,派门人去考察。王家子弟听说了消息,大都拘拘谨谨,独有一人于东床袒胸而卧。门人回报后,太尉即说袒露者即佳婿也。此人就为王羲之,故至今都有东床快婿的典故。从此可看到,王羲之出身名门贵胄,又有如此的伯父、岳父,更主要的他是有独到见解的人,任率气盛。正因如此,在清谈之风盛行时,他不仅敢说不,并进行了愤慨的指责,痛陈其弊。

二、理清思路

全文一共三段,但在分析其思路与结构时,《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全文先是写景叙事,再是抒情,作者既不为玄谈家的论调所蔽,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些话真是未“感于斯文”。

如文中“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由此也可看到一二两段是写了两个不同方面的情况:第一段是写了群贤修禊时的盛况与高雅的情趣,真为“咏彼舞雩,异世同流”;第二段先陈清谈者之弊,再哀其虚度光阴的死生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是说作者,而是指清谈者,说他们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一味清谈中无所事事的结束了。

联系最后作者抒发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发”,可见全文是分总的结构了。其中的一个“悲夫”,作者的满腔情怀真是和盘而出,其情之深、义之厚,可谓感人之至。

三、揣摩语言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课文的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译写在二、三段有着几处明显的失误了。

1.“死生亦大矣”。课文注释为“死生也是件大事”,这句话见《庄子·德充符》。庄子说这是孔子的话。如这样译写,与后面的“岂不痛哉”就相矛盾了,也与后面作者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发”相对立。如说庄子引用孔子的话,那庄子是曲解。孔子一生勤学,入太庙每事问,韦编三绝,三省吾身,为克己复礼而周游列国,厄于蔡七日七夜,仍韶乐讲学不辍,回鲁后又编撰《春秋》,这些都说明孔子一生是积极入世济时。虽然“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也只是感叹年华易逝,应该珍惜有为,并不是一味叹息。如“死生亦大矣”为孔子所说,根据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古文词语的活用,“死”应为使动用法,整句译出来为:“生命被白白浪费,也实在是人生的大忌啊!”这样译写在《中山狼传》中也有类似的“生死而肉骨也”,译出来是“使要死的人活下来,使骨瘦如柴的人长出肉”。按使动用法译来,是王羲之还孔子语言以本来面目,并且也使课文前后贯通,一气呵成。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教师教学用书》中译为:“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缘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此句译写失误有二:一,是译写时从“若合一契”起的三个分句的主语没表明,应为“昔人和今人”,也包括作者在内,“文”应为动词,指“写文章”,如“文不加点”;二,“不能喻之于怀”不能看成一重否定句,它其实是承前省略了“未尝”二字,应为双重否定式的肯定句,补充起来是“(未尝)不能喻之于怀”,这样句意才能明白流畅,与后文一致,没有矛盾。其句式犹如:“‘神舟5号’成功发射并收回,炎黄子孙未尝不心情激动,不扬眉吐气。”

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用书译为:“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此句译写很含糊不清。这句话的两个“今”如同《阿房宫赋》中的四个“后人”一样,意义有着不同。第一个“今”应为“今之清谈者”,第二个“今”应为“今之务实者”。“悲夫”省略了主语——古今之清谈者。

根据以上认识,我将二、三段译为:

那些清谈的人彼此相处,就是在迎来送往中虚度一生:有的人喜欢表达自己的志趣抱负,就长时间的在室内交谈;有的人喜欢把情感寄托在钟情的事物上,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过着。虽然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好动,有的好静,当他们对于自己所遇到的感到高兴时,一下子就好像遇到了知己,快乐得一生都可“足矣足矣”,却没有想到人的一生就这样在虚度中等着衰老的到来。到了他对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时,心情又随着它产生新的感慨。何况人的生命有着自然的规律,最终要走到尽头。古人说,生命被白白的浪费,也实在是人生的大忌啊。(一味的清谈浪费)难道不痛心吗?

每当看到古人在书中抒发感慨时所说出来的情理,和我们是符契一般的相合:没有不是在写作时心情非常激动,再把感受表达出来。因而更加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将长寿与短命混同是妄造。后代的人看待今天的清谈者,就像今天的我们这些务实者看待历史上那些清谈者一样。古今清谈者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用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仍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当你们读到这本诗集时,一定能感受到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道理吧。

我曾在本校举行过一次语文教学方面的讲座,也说了以上内容。很多老师说自己教学时,也对这篇课文感到前后很多别扭,今天听了则豁然开朗。

汉代飞将军李广有次巡视回营,暮色中猛见一只大虎伏于草莽丛中跃然欲扑,危急时李将军赶紧张弓搭弦奋力一箭。天明时去寻虎,虎没找到,却见急射之箭已没入大石之中:原来是以石为虎了。后再引弓射之,却无论怎样已不能入了;同样的事还有曹植的七步成诗。这些事例说明,无论诗文或武功,在人们特别愤激之时,往往会有超常的发挥,甚至创造匪夷所思的奇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亦有同样的情理。为何王羲之作为书法家其书写的作品成千上万,人们却独睐此文呢?因为美文为心之妙声,杰书乃志之劲作。作者一直对清谈之士不以为然,蓄愤心中,在书写诗序时,才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宣泄口,因而心到笔随,一气呵成,字字情,笔笔劲。《兰亭集序》既是书法上的佳作,尤其是文学上的瑰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故此我们在美其书时,更应正确的感其文,宝其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