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说不与是

说说不与是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因就是不能做到该说不时不说是,也就是说歌颂得多、批评得少,说白了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进行评说。马寅初却不改初衷,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既不检查,也不改变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了该说是时不说不,该说不时不说是。说“不”,往往会得罪人,伤感情,不和谐。说“不”,不一定是拒绝、否定,也未必是推卸、推诿,而是温暖的提醒,善意的警示。他这话至今仍为不刊之论。

按理说,说与做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上,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又难以做到。同样的道理,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也应该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也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实事求是,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时下很少有较好的书评,这是大家所公认而不争的事实。原因就是不能做到该说不时不说是,也就是说歌颂得多、批评得少,说白了就是不能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进行评说。这样一来,当然出不了好的书评家。著名作家萧乾“不评赠书”,真可谓明智之举,也就是坚决不说违心的话,不吹捧,真的做到了该说不时不说是。

明哲保身、明哲保家、明哲保官,应该说是不少人的处世哲学,其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微妙,也是较为复杂的,但已成为社会的积弊,且于难以治愈。这些人往往是仰人鼻息,看着某些人的脸色行事,说是说非,要看着某些人的爱好,而不是其内心的真实。长此以往,他们无形中染上了一种软骨症,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往往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溜须拍马”,对他们而言,业已成为常态。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这般人等反倒常是无能受任、无德受宠、无功受禄,尽管他们常为众人背后议论的对象,有的甚至早已为人所不齿。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只尊重上级,而不尊重下级,更不尊重平头百姓。有人曾撰写一副对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点头‘是、是、是’;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跷腿‘嗯、嗯、嗯’。”

这就是讽刺那种“看人下菜碟”的人。当他说“嗯、嗯、嗯”时,说明他心中无数;当他说“是、是、是”时,说明他该说不时也说是,除了“服从”,没有自己的主见。事实证明,许多事就是耽误在这种人的手里。

一身傲骨不随波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新人口论》。不久,就发动了对他的这一理论的批判,声势之大,时间之久,恐怕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马寅初却不改初衷,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既不检查,也不改变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了该说是时不说不,该说不时不说是。从马寅初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根正直、坚硬的脊梁骨。他的这种坚持真理的高风亮节,已被载入史册,为人们永远称颂。

说“不”,往往会得罪人,伤感情,不和谐。但是,这个“不”,有时候恰如一盆凉水,可以使你发热的头脑清醒,恢复和保持理智。说“不”,不一定是拒绝、否定,也未必是推卸、推诿,而是温暖的提醒,善意的警示。我想说的是,在你的朋友圈中,有没有对你说不的朋友?他的每一个“不”,都值得你深思,反省,并好好珍惜。

周扬在世时曾伤害了一大批富有才华的作家、艺术家,尽管那也不完全出于他的自愿,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但他到后来公开作了自我批评,并向受害者作了发自内心的检讨。他的这一行为,不但受到了文艺界的好评,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这就是因为他做了对过去该说不时说了是的深刻自省和反思。

荀子说过:“是是、非非谓之智,非是、是非谓之愚。”他这话至今仍为不刊之论。一个人要力求做到不违心于己,不苟同于人,也就是该说是时不说不,该说不时不说是,这样才能算是老老实实地做人的起码准则,才能成为见容于社会的高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