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窗前的夹竹桃

窗前的夹竹桃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窗前的夹竹桃,这是一蓬具有极为强健的生命的树。窗前花园中,早年建小区时种下的夹竹桃共6棵,3棵开红花,3棵开白花。夹竹桃,是应该有自己丰硕的果实的。夹竹桃有抗烟雾,抗灰尘和抗毒物等能力。让大自然物件,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彩,也许,这窗前的夹竹桃遂了我的心意。这时,我再来看窗前的那蓬夹竹桃,它一身浓绿,伫立在秋风之中,静静地工作着。

我静静地凝视着窗前的那蓬夹竹桃,说得具体一点,那是我在默默凝视它那身浓绿的叶片,在这人们称之为金秋的时节。

“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夹竹桃,是本木,枝干是树,叶似竹,有几分竹子的清雅;花似桃花,有红有白,有单瓣又有重瓣,也有几分娇艳。

窗前的夹竹桃,这是一蓬具有极为强健的生命的树。你瞧,它那狭长而富于线条的叶片,无论是新生的浅浅嫩绿,还是旧有的老练的灰绿,都能使我感到舒适。这样的叶,长在劲实的干上,三叶互生,显得错落有致,矫健多姿,怎么看都很是有趣的。因为从初夏起,它的花就没有断过,红如碧桃,白如雪团,一簇簇,一枝枝,“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季羡林先生在《夹竹桃》一文中说:“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夹竹桃始终保持着满树灿烂,前赴后继,开了谢,谢了开,一直开到秋末,有一种超强的耐久力,独特、奇异。

在楼上书房,视线每移向窗外,便能看到那大片久驻的“云霞”,总感到赏心悦目。

窗前花园中,早年建小区时种下的夹竹桃共6棵,3棵开红花,3棵开白花。如今,树干都比大碗还粗了,枝盛叶茂花繁,占了好大的空间。这时,花正开得有场面,有气势,6棵大树分开组成3大片繁华,每片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像两片绚丽云霞。带给我的是舒心的微笑,盈盈的乐趣……

可是此刻,我凝视着它,不禁默然了:它是不结果的:为什么?一蓬有着旺盛的生命的夹竹桃,却是没有果实的,这是何等的悲哀,又是何等的不幸?

秋风中,当数千万计的植物们已育好自己的果实,并因此感到充实和饱满,感到骄傲时,夹竹桃不免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空虚和寂寞了。明天,因为它的花儿就要枯萎殆尽!枝头仅剩得一片浓郁。啊,那是一片绿色的怅惘吗?

那是一份有着怎样强烈的痛苦?

细心的人们,也许会留意到:即使这里花团锦簇,却绝无蜜蜂采蜜;即便这里枝繁叶茂,却绝无小鸟停留,更不要说在此筑巢了。或许,是被它那忽然生发出来的懊丧之气吓跑的吧。

天地造化也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既然给了它那强健的生命,却又不让它结果,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夹竹桃,是应该有自己丰硕的果实的。它是扎扎实实开了花的呀!夏天,它把那烦躁浑浊的风过滤,使之变得幽雅,再徐徐吹入我的窗户;冬天,它挡住寒风,不让它们从窗缝里抢走我的温暖。春天,在潇潇暮雨之中,它会发出滴滴答答的清韵,排解我一天精神上的疲倦。秋天,夜深人静、明月当空之时,它又会在我窗上描下一幅雅洁的剪影。这样的品性,这样的情操,难道不应该有自己的果实吗?不结果的不幸,为什么偏偏要落到它头上呢?我只得深深地替它惋惜了。

……然而,我终于明白我错了。我是在听了一位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话后,才省悟到的。他说有一种植物见证了上海环境状况的巨大变化,那就是夹竹桃。

夹竹桃,这种大型常绿灌木,除了能抗污染、易栽易活,还在于它极少生病虫害,管理成本也较低。所以,全国各地都有栽培。近年来,夹竹桃还被广泛种植在高速路、河浜小道两侧,成片的夹竹桃也为原本单调的景观增色添彩。

夹竹桃在上海的辉煌,是人工干预下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以“处处工厂冒青烟”形容社会的快速发展,将大烟囱冒出的浓烟描写成“美丽的黑牡丹”。“绿化、美化、香化上海”的口号,曾经鼓舞厂里的群众投入极大的热情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但是,杨柳枝条上的叶片莫名其妙的黄了,扭曲了,没到冬天就早早地落叶了,很多树木花草说死就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人们在思索着。

这时,人们看到:只有新栽的夹竹桃,一年四季,满目葱茏,为灰蒙蒙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意,洁白的、艳红的花朵,给夏天缀上点点亮色。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即使在钢铁厂、化工厂高硫多尘的恶劣环境里,夹竹桃依然欣欣向荣。他们著文盛赞它是抗污染、保环境的优良树种,主张大力推广。现在,不少学校、公园、深宅大院里老态龙钟的夹竹桃,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留下的陈迹。

事实上,对土地的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花季长等,都是夹竹桃的特点,也是理想城市绿化植物。夹竹桃有抗烟雾,抗灰尘和抗毒物等能力。因为,它的叶片具有蜡质,能吸收有毒的汞、硫、氯等物质,还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炭纷等金属微粒,净化了空气。

谁说夹竹桃没有自己的果实呢?抗污防尘,我想这不就是它的果实吗?

我真是为夹竹桃高兴哩!在果实累累的大自然中,它是不必自惭形秽的。它应该是享有自己创造的欢乐。

文人墨客作文赋诗,常从花草树木身上总结一种精神,把松、梅说成不畏冰雪,把竹说成顽强、清高、虚心,把菊说成傲霜耐寒,把莲说成“出淤泥而不染”……将植物人格化、品性化、道德化、精神化。我曾写过《夹竹桃颂》,说到它能吸收毒气净化空气,被誉为“环保卫士”……那都是它们各自的自然特性,它们不可能对自身这种能力和“精神”有所感知。文人的“发现”,却使诗文有了情感和灵魂。这是文人们自己找的寄托,是主观的附会。重要的是,与这些花草亲近,欣赏它们,呵护它们,成为朋友。让大自然物件,为我们的生活增色添彩,也许,这窗前的夹竹桃遂了我的心意。

夹竹桃是一种不起眼的树,做家具人们很少用它,花也不是那么鲜艳,很少有人注意它,因为没有果实,也很少有人能记起它。夹竹桃的本性,朴实无华,安分守己,脚踏实地,所以它总是那么从容淡定。昙花虽好,也就是一瞬的光彩,牡丹华贵,凋零之后容更惨。我想,人有时也要学一学夹竹桃的品格,不去追求华丽,不去强求重视,风吹来、雪飘来,坚守自我,保持人格,默默无言中释放自己的能量和作用。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是季羡林先生在他写的《夹竹桃》中的第一句话。写得看似平淡,可季老对夹竹桃的评价着实不低:“(夹竹桃)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而月色下的夹竹桃更添浪漫:“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这时,我再来看窗前的那蓬夹竹桃,它一身浓绿,伫立在秋风之中,静静地工作着。我也着实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高兴和陶醉的地方。哦,它那种有不足恃,失不足虑,只知工作的创造者的化身!

我那令人肃然起敬的夹竹桃啊!

种一株夹竹桃吧,在窗前檐下,庭院花坛,也在自己的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