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节回族劈挂拳

第一节回族劈挂拳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回族武术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如唐代以来,回族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从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并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更是酷爱武术,世代相传。回族始终坚持练武,把强健体魄、习练武艺作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同时,回族始终把开展武术活动当做振奋民族精神和健身、自卫的手段。
回族武术_武术·射弩

第一节 回族武术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几百年来,这一特点已逐步演化为回族的一种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群众保持并继续发扬。自古以来,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如唐代以来,回族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从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并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更是酷爱武术,世代相传。

一、源流

回族,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在全国各民族人口中仅少于汉族、壮族、满族,居于第四位。

回族遍华夏。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东海之滨,都有回族居住,尤以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区人数居多。回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由于历史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回族多以清真寺为中心聚族而居,在城市回族聚集在一起形成以街道为主的聚居格局,在农村自成村落,形成大小不一的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比较特殊,既不是我国某个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发展而来的土著民族,也不是我国境外某个部族集体迁移而来,而是从7世纪以来,由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外的穆斯林民族来到中国经商、服役、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在伊斯兰教这一纽带的联结下,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岁月,在元末明初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汉语)、共同地域(大分散、小集中)、共同经济生活(农耕牧养、经商贸易)、共同信仰与文化(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的民族。

回族始终坚持练武,把强健体魄、习练武艺作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同时,回族始终把开展武术活动当做振奋民族精神和健身、自卫的手段。从古至今,中国许多清真寺还设有习武场,有的阿訇本身就文武双全,除了讲经上课外,还自任武术教练,帮助、指导满拉习武。回族有句谚语:“喝了清真寺的水,大小都会踢趟腿。”

二、拳术

(一)劈挂拳

古称“披挂拳”,早在明朝中叶就流行于民间。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对劈挂拳就有精辟的论述。他在《拳经捷要篇》中说:“披挂横拳,而其快也。”其中“披”者,是披挂战衣之意,“劈、横”皆为拳术招法。这里描述了劈挂拳的快猛迅变,犹如“辘轳翻扯”,立劈横抽,直来横挡,横来直击,使敌进犯不得,胜似戴盔披甲,“劈挂拳”因而得名。[1]又说“活足朝天而其柔也”,这是指劈挂拳腿法之灵活。正是对劈挂拳中提膝护胸,勾足蹶肋,伸足朝天左右抹面(又曰“十字披红”)等腿法妙用的赞誉。劈挂拳属于我国北方长拳类典型的拳术套路,最早风行于河北沧州一带。

劈挂拳由河北沧州盐山县黄林彪先生身传口授数百年,后传于回族武术家马凤图先生。20世纪20年代,由马凤图先生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等地。经过近90年的广泛流传,在西北,尤其是甘肃,劈挂拳已形成了具有西北地方风格的回族拳种,马凤图先生对原沧州流传的劈挂拳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了完善。加入“通备劲”后的劈挂拳面目一新,神韵大增,除增加了速度和爆发力外,重要的是已揉进了通臂拳的先进步法——激绞连环步。从而使劈挂拳这一民族遗产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一步,以其别具一格的风姿树立于武坛,形成甘肃回族特有的拳种。新的劈挂拳“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猛劈硬挂、步法多变、拧腰切胯、合膝钻足、长击短打相兼,手劈脚跟并用,藏锋鹰目,气势逼人”[2]。劈挂拳的风格、特点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套路运动中身法的巧妙应用和攻防技击中的闪避巧取和应势变换上,劈挂拳的身法有起落钻伏、伸收开合、拧转爆发、巡环蜿蜒、纵横闪击等,其表现有惊涛骇浪、暴风疾流、一泻千里之势。在技击对抗运动中表现出虚实变化、闪赚巧取之法的实用功能。[3]可谓“不招不架,只打一下,犯了招架,连环击发”。徐哲东先生的《国技论略》也描述劈挂拳、八极、翻子等进退闪跳、轻捷,其气锐、其节急、变法多而法式繁,架子敞而奔驰速。[4]

(二)翻子拳

中国拳术之一,又名“八闪番”“翻拳”。明朝戚继光在其所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谈到翻子拳时说它是“八闪番十二短亦善之善者也”,可谓赞誉备至。[5]最初的翻子拳只有站桩翻一个套路。近代翻子拳出自河北省段氏,沈阳程东阁再传数百年,后传至河北沧州回族武术家马凤图先生。20世纪20年代,由马凤图先生传于西北,主要流行于甘肃等地,又发展出翠八翻、健宗翻、一字翻、掳手翻、八闪十二翻、轻手翻等。在西北流传于甘肃的翻子拳,经过通备劲的演化,较多注意以腰发力,发力迅猛,双拳密集如雨,架势俯伏闪动,浑厚一气,已形成具有地方风格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其风格是“脆如斩钉截铁、快似利箭穿革、硬同重锤击石、弹如强弓满月”。脆是指运动中发拳明确,用招果断、敏捷,字诀曰“攻则有法,守之有方”。快是翻子拳对技艺速度的追求,字诀曰“出招必准,中者必损”。弹是发拳有力,崩劲,蓄、发得体,如出弓之箭,字诀曰“冷弹疾发,发不及觉”,故曰,翻子拳“双拳密如雨,爆竹一挂鞭”[6]。翻子拳与劈挂拳、戳脚相配为伍,长短互补,并行传习,也追求吞吐发力,辘轳翻扯,搅靠劈重,注重腰发力,浑然一气,其特点是套路简洁实用,技法敏捷凶悍,发力迅猛遒劲,架势俯伏闪动,势如暴风骤雨,全套一气呵成。

(三)查拳

相传查密尔是明朝末年新疆一带的回族,因倭寇骚扰闽浙沿海一带,查密尔便请缨东来,不料在路经鲁西冠县时病倒,病愈后他把自己多年练就的武艺传授给当地的村民作为报答。人们便把他所传的武艺称为“查拳”。沙亮是传说人物查密尔之外最早的查拳拳师。在山东流行拳法的基础上,沙亮吸收戚继光和唐顺之的部分拳法而创作查拳。经过历代查拳拳师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山东的冠县、任城(今济宁市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术风格流派,即冠县的“张式”“杨式”以及任城的“李式”。冠县的“张式”查拳,以冠县的张伊庄人张其维(回族)为代表。在他的亲自督练下,培养出了一批查拳精英如张英振、常振芳等名徒。查拳“重腿法,多摔法”[7]。在平凉传播查拳授徒之多,影响之大者当属马恒福先生(1902~1983年)他自幼嗜武,启蒙于查拳小架拳师石得胜(回族,山东冠州人)后又拜查拳大架拳师伊世礼(回族,山东任城人)为师,系统地学习了查拳和长、短器械的套路及技法,并受过武术大师王子平常振芳的指点。1933年在河南开封举行的武术擂台赛,荣获第二名[8]。平凉查拳不但丰富了崆峒武术,同时也吸收了崆峒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9]

(四)八门拳

八门拳,是流行于天水以至甘肃省各地的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流派之一。据传,八门拳为清朝嘉庆年间至道光年间由常燕山所传。由马明达先生所撰“燕山常巴巴轶事辑述”可知,“常燕山,过去甘肃武术界的老人们都喜欢称他为‘常巴巴’或‘常爷’,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在世的一位回族武术家。清末以来,流行于西北各省的八门拳、撕拳、炮拳,还有号称陇右‘四大名棍’之首的天启棍等,都是由他传到甘肃,再逐渐传到西北各省的”。天水八门拳主要流行于秦城区和北道区两地。

八门拳内容丰富,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八门拳分为徒手拳、器械类和对练类套路,共计86路套。八门拳派的创立,其理论根据来自于伏羲氏创先天八卦图与诸葛亮之八阵图。分立、暨休、伤、杜、惊、死、景、开八门,内蕴天干、地支、五行、九宫,其代表套路为:炮拳为地支、撕拳为天干、蹴拳为五行、环子捶为五宫,以通背窜八门,为其母拳,号称“四大拳柱子”。

八门拳徒手套路又分为捶拳、单拳和撵拳三类,各有其特点。捶拳在结构和演练上讲求动作朴实大方,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节拳分明,稳健有力,灵活紧凑,一气呵成。拳法主要来自身、腰、头、肩、肘、腕的变化,胯、膝、腿、脚等招招有变化。以八门捶而言,内含闪、展、腾、挪、窜、蹦、跳跃、劈、撩、展、挂诸法;以九环捶而言,有撑、斩、卧、拥、袖、犁、俯、伥、销九着,左右对称,进退有势。总之,捶拳不尚花架,注重功力着法,演练重在实用。

(五)弹腿

弹腿,又名潭腿,其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此拳法注重腿法,发腿疾速,以大腿带小腿,集力于足,突发迅击,快速伸屈,弹如弹丸,故名弹腿。一说此拳起源于河南潭家沟或山东龙潭寺,两地均有“潭”字,故名。后来潭腿传于回族,所以在回族中有“教门潭腿”“回门秘拳”之说。教门弹腿是昆仑大师晚年所传,因习练者多为回族,故又称“教门弹腿”。在练法上中盘腿法稍有变动,出式为汤瓶式,发腿与裆平。其拳路为头路冲扫似扁担,二路十字巧拉钻,三路劈砸倒拽犁,四路撑滑步要偏,五路招架等来意,六路进取左右连,七路盖抹七星式,八路碰锁跺转环,九路分中掏心腿,十路叉花如箭弹。[10]

(六)汤瓶拳

汤瓶拳,又名汤瓶七式,是回族看家拳术。因其拳式动作似回族所用汤瓶壶而得名。相传现在流传的汤瓶拳多由河南周口袁凤仪传出。汤瓶七式有花七式、陈七式之分。每套七式,每式又化七式,共四十九式。前者七式是单练套,以金梁起架为起势,翻身吊打为收势;后者四十九式是对练,又叫硬架子对练,以破法顺法为主,打法有二十七进法,是后发制人的自卫性拳术。汤瓶拳式的歌诀为:“金梁起架最难防,左开右进探心掌,合手杀下千斤坠,隔臂打耳破命伤。”[11]汤瓶拳练习与练气结合,有汤瓶功,其名源于“汤瓶”,“汤瓶”系用以洗大净和小净的水壶。为使之外清内真,内心净化,表皮爽洁,毛孔畅通,神志专一。该功法到20世纪8年代,已传六代,传人为回族中医气功师、生命科学的探索者,被誉为“神手”的杨华祥先生。他打破口传心授的传统惯例及“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规矩,整理并公开发表了汤瓶功的初级功法,完成了汤瓶气功的第一部专著《中国回族汤瓶功》的编写。[12]

(七)杨氏教门拳

杨氏教门拳,源于古代兵战拳,融合回族的生活习俗及宗教礼仪于武术技击中,其采、闭、封、吃、截、云、抹、汤、洗、切等的技击手法,以破坏对方的身体重心和平衡能力,使之失去抵抗能力,有小、灵、巧、妙的技击特点,是穆斯林武术文化的精华和瑰宝。

杨氏教门拳是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回族中,具有强烈的回族风味和浓厚的宗教元素,故而被称为教门拳。教门拳是回族武术的重要形式,是宁夏回族武术的代表与缩影,是传承于吴忠杨氏家族及其亲友中的一种优秀传统回族武术项目,故又被称为“杨氏教门拳”,至21世纪初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杨氏教门拳鲜为人知。

杨氏教门拳的内功由穆斯林养生功、穆斯林内劲真功、伊斯兰清净真功等功法组成。通过内功的修炼有效促成武功飞跃,通过武功的锻炼,有效提高内功修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外兼修,功技并进,教门拳内功堪称世上奇功。杨氏教门拳蕴藏着上下古今天地万物之至理与艺术魅力,通过全面锻炼,内外兼修,功技并进,可以防病疗疾,修身养性。

1.特点

杨氏教门拳有四大特点。

一是具有强烈的回族风味,浓厚的宗教元素,拳中有洗礼动作,起式、收式均为接都阿式,并且自己传播自己。

二是伸缩自然,左右协调,上下相随,进退有序,进攻快速凶猛,防守巧妙严密,功技并进,技高法巧;出招古怪别致,身灵步活多变,内外兼修轻灵巧妙,头肩肘手胯膝足摔解拿,浑身皆为招,功成都是打。

三是器械的战招均具有小、灵、巧、妙的特点。

四是具有出手制胜、高效的内功功法。

2.总诀

杨氏教门拳的秘传套路有谱云:“杨氏教门拳,武艺十八般若知其中奥,须投杨门练。”其主要秘传套路有穆圣奇门拳、古兰圣门刀(含截手刀)、小经断门枪(含七星枪对扎、双头枪)、阿里绝门剑(含杀手剑、双手剑)、阿里独门棍(含阴五手棍)、穆民苏勤拐、圣门换手鞭等,另有对练辅助套路。

三、器械

(一)风磨棍

风磨棍法集枪、棍之精华,系马凤图先生和郭长生先生默契切磋,根据六合大枪、梨花大枪、阴手枪、苗刀的招式编成。集枪棍之艺,招式发而不隐,一气呵成;暴而不柔,使力尽发而不留余地,独成一格、朴实无华、招招不空。[13]八十八棍,阴阳把兼用,枪棍法兼使,单、双手互换;梢把技法皆备,多枪法少舞花,重力度并以通备劲贯通于棍法之中。双手刀(剑)法动作朴实无华、结构严密、大劈大砍,运动起来以身催刀往、刀随腰转、逢进必跟、逢跟必进,动作剽悍雄健,势如破竹。[14]今甘肃地区是源头,按严格的四面八方走招演练并捅天打地,以棍法、枪法融为一体,演练布局和动作招式的独特与别家不同。

(二)天启棍

在临夏的第二代传人是魏延贤,他师承王富海。据《临夏县志》载,“陇上武术家称王为宗师,其徒魏延贤得其口授,称雄一方,由是声名大噪,凡齐鲁技师来河州(临夏)卖艺者,莫不甘拜下风,旷世绝技,至今犹传为美谈”。由于魏得王富海口传身授,技艺高强,竟使来自武术胜地齐鲁的拳家也望尘莫及,这对天启棍的声名远振和推广无疑起了推动作用。后人为了赞扬他的精湛技艺和追念他对天启棍的卓越贡献,尊称天启棍为“魏家棍”。棍法古拙朴实、简约凝练,动作粗犷勇猛、荒率清晰,是天启棍的风格特点。讲究“棍棍着力”,抡棍击打时松肩活肘、伸臂展腰、蹬腿探身,使棍长伸击远,不论是猛抡大扫,还是长劈远挑都重腰部发力,使棍端生风。在进攻中快速、隐蔽、准确的换手调把,梢把并用,使人难察难防,所谓的“换手不见手”。抡中有折,弧中隐直,出招用招,如弧似矢。棍法中多佯输诈败、欲进先退、诱上取下、惊左击右等精妙打法,所谓“好似蝴蝶乱金鸡”。[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