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亲做的香糕味道实在是好

母亲做的香糕味道实在是好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前,她又想做些香糕分送邻里亲友——这已是她多年的习惯,近几年更是做得欢。母亲做的香糕,味道实在是好。据说,当年有一翰墨人家见了这图案精美的香糕,欲用数枚银洋买去这印糕板,祖母也不忍割爱。烘得湿糯犹干,恰到好处,就成了一个个圆润润、黄滢滢的香糕。母亲就先差遣他们把香糕分送邻里。母亲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口里时不时招呼:阿嫂,阿妹,改日请你们吃香糕,味虽一般,务要屈尊尝一尝。

我们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后,就把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接来一起住。可没住几天,母亲就感到寂寞难受。她常喃喃地说:咋没有一个聊天的人?年前,她又想做些香糕分送邻里亲友——这已是她多年的习惯,近几年更是做得欢。用她的话说是:现在过日子真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过年做些糕,既讨口彩,又图喜庆热闹。

母亲做的香糕,味道实在是好。小时候,没钱买零食,母亲就用炒米粉加些糖精水,再稍许掺些“沉糖”,烘成糕,解我们口馋。近年来,母亲做糕的作料也愈发考究、高档。她还喜独自一人做准备工作,先把芝麻等炒熟,然后搬出一盘小石磨,放在屋檐下向阳处,开始悠悠地磨着可香飘几间屋的黑的芝麻、黄的黄豆、白的炒米和花生米。我们看着眼红,走过去,塞一把花生米在口中,还硬从母亲手中夺过小石磨的把手,忙不迭地往磨眼里送进去一大把作料,飞快地磨起来。小石磨颠簸震动,粗粗的颗粒泻出来。母亲嗔骂着,又用调羹舀起来,再重新慢慢地磨。

那印香糕的印糕板,更是母亲的珍藏之宝,平时“秘不示人”。母亲说那是从上辈人手里传下来的“老家什”,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中,有四个圆圆的雕刻精细的图案。据说,当年有一翰墨人家见了这图案精美的香糕,欲用数枚银洋买去这印糕板,祖母也不忍割爱。“文革”那会儿,母亲冒“死谏”,据理力争,硬从烧“四旧”的人手中又把它夺了回来,保存至今。

开始做糕了,母亲双手灵巧地操作:先在糕板圆孔中撒些松花进去,又把搅拌调匀的米粉等作料填满圆孔,双手轻匀一按,再把板子朝编织得密密的铅丝网上一扑……如此反复,做满一网,就放在特制的铁架子上,拿去在炉子上烘。烘得湿糯犹干,恰到好处,就成了一个个圆润润、黄滢滢的香糕。边沿一轮轮,烘托中间浮雕般的花儿、鸟儿,真使人爱不释手。一屋子皆是母亲邀来尝鲜的舅姨家和婶婶家的小孩。母亲就先差遣他们把香糕分送邻里。那时候,我们住的是老式的群屋,左邻右舍,还有相距较远与母亲相熟的人家,有几十户。我们这些孩子,手提小篮子,往返奔跑,红红的小脸上荡漾着欢笑和自豪。当饭后黄昏,邻里们聚拢聊天时,大家会齐夸母亲做的糕香甜可口。这时,母亲疲惫的脸上便漾出幸福满足的笑。

可如今,在这刚迁入的小区高楼里,这新颖、锃亮而冷漠的门窗把居民阻隔成封闭的不相往来的“陌生人”。母亲又要做香糕,分送邻里,到时候,巴巴地敲开人家的防盗门,奉送上几块不起眼的香糕,人家会欢迎吗?我迟疑着……

双休日,刚好是阳光灿烂的暖和天气。母亲别出心裁地把小磨放在楼下一个背风向阳处,把盛作料的瓶儿罐儿放在旁边,她又坐着磨起来。这罕见的小石磨,“呜呜”作响的碾磨声,还有那引人馋涎欲滴的香味,马上就招来了同住一楼的男女老少。母亲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花,口里时不时招呼:阿嫂,阿妹,改日请你们吃香糕,味虽一般,务要屈尊尝一尝。除了小孩子拍手相应外,几个平时不搭言的嫂子、婶子,竟对母亲说:哪天您做了……请招呼一声,我们一定来看看、尝尝。她们还抢着帮母亲磨。在小石磨的转动中,我发现母亲和这高楼里的人互相亲近熟络了。我又想起了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拿笑脸对待人,人家也会笑着来迎你。我相信母亲日后也一定会享受到像住老屋时那般邻里和睦共处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