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宝纯书法集》序

《王宝纯书法集》序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宝纯同志的书法艺术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宝纯同志长期从事党的领导工作,为人刚直不阿,宽厚坦诚,胸襟豁达,淡泊名利,而且阅历丰富,经受过顺境与逆境的磨砺。宝纯同志把写心、写意、写情放在书法艺术审美追求的重要位置上,说明他所遵行的也正是这个路子。宝纯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共事期间,我们在公余之暇常以诗书自娱,留下了许多恬适、愉悦、令人历久难忘的美好记忆。

在我为《王宝纯书法集》执笔作序时,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动人的场景:

夜色沉沉,整个办公楼里寂无声响,唯有一个房间还亮着荧荧灯火。一位年纪已不很轻的领导同志在那里展纸濡墨,手不停挥,大字小字,行书楷书,一张接一张地写下去。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还在那里不惮其烦地写下去。写着写着,一忽儿把字幅挂在墙上端详,一忽儿又站立一旁凝神结想。而且,朝朝暮暮如是,从不时作时辍、浅尝辄止。其钻研之细致、态度之认真、神情之专注、任谁看了都会深深为之感动。它体现了一个书法家(应该说一切艺术家)的执着追求和严肃、郑重的创作态度。

我这里讲的正是王宝纯同志。

古人有言:“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献之;笔千管,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我想,一切技艺,哪怕是再复杂不过的,只要真正能够进行刻苦认真的功力磨炼,加之科学方法的引导,总会中其肯綮,获得成功。宝纯同志的书法艺术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近二十年来,他遍临多种碑帖,并承蒙书法名家亲授,转益多师,上下求索,利用“三余”之暇,刻苦研习,走着一条循规蹈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入法、得法到出法、创新的踏踏实实的路子。他自甘寂寞,自得其乐。春温秋肃,孤影寒灯,一支毛笔在他的手中,在心腕交应之下,或刚或柔,或开或阖,或张或弛,点染出各尽其妙的线条韵律。通过视觉直接诉诸心灵,心手相应,物我两忘,由法及意,渐彻渐悟,每时每刻都能从中获得一种成功的欣慰和甘甜的艺术享受。

当然,作为书法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书法艺术,绝不仅仅表现为笔下的临池功力,它乃是书法家全部素质与才能的物化形式,是书法家个人品行、才智、胸襟、学养与内在功力的综合体现。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有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创作主体的人生追求。

宝纯同志长期从事党的领导工作,为人刚直不阿,宽厚坦诚,胸襟豁达,淡泊名利,而且阅历丰富,经受过顺境与逆境的磨砺。这种人格的升华,以及不断增强的悟性,加上孜孜不倦的努力,自然带来了艺术上的飞跃。许多书法名家在谈到治书经验时,都强调“以功力为基,以心志为本,以书法为体”的要领。宝纯同志把写心、写意、写情放在书法艺术审美追求的重要位置上,说明他所遵行的也正是这个路子。

宝纯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共事期间,我们在公余之暇常以诗书自娱,留下了许多恬适、愉悦、令人历久难忘的美好记忆。熟则熟矣,但当认真地坐下来执笔为文,赏鉴、品评其书法艺术,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确也绝非易事。最大的障碍在于,我对书艺一事,既无实践,又缺乏深湛的研究,因此,只能说些外行话,此之谓“槛外人语”也。

王充闾

丙子岁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