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岁月如梭”的药

治“岁月如梭”的药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月31日是个奇妙的日子,在这一天,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忍不住要多愁善感起来,盘点过去的365天,想想世界上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于是身边各种关于“岁月如梭”的感叹,就跟信用卡账单一样沉重地如期而至。那时的日子慢得像在散步,可走着走着不知何时就上了地铁,“岁月如梭”得让人看不清路上的风景。所以当我们回忆那些“第一次”,高密度的信息会让我们产生“漫长”的错觉。

文_燕子坞主人

12月31日是个奇妙的日子,在这一天,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忍不住要多愁善感起来,盘点过去的365天,想想世界上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于是身边各种关于“岁月如梭”的感叹,就跟信用卡账单一样沉重地如期而至。

我曾经很认真地琢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小时候的日子过得那么慢?天天盼着长大,可老是只比饭桌高半个头;寒暑假只隔着几个月,却像隔着一整个白垩纪……那时的日子慢得像在散步,可走着走着不知何时就上了地铁,“岁月如梭”得让人看不清路上的风景。

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文章里说研究发现,不常坐飞机的人,比经常坐飞机的人,会觉得飞行时间更长。心理学家指出,既然这是一种感觉,那操控此感受的阀门就在大脑中。在信息捕捉上,大脑是个“喜新厌旧”的花花公子,特别偏爱新鲜的刺激,会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去记住新鲜事物的更多信息。所以当我们回忆那些“第一次”,高密度的信息会让我们产生“漫长”的错觉。

童年的我们,每天都经历着许多激动人心的第一次。别的不说,每学期一摞天书般的课本,就写满第一次听闻的咒语,等着我们去画得密密麻麻,去背得滚瓜烂熟。当时45分钟的课漫长得像45年,就因为那一连串的第一次,像鞋里的细沙一样,逼着我们去用心感受时间的粗粝。

“岁月如梭”之叹的背后,其实是许多事经历了“第N次”后,我们对越来越熟悉的世界,已没有了新鲜感。

现在的我们,有多久没有吸收新鲜的知识了?一集接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早已取代了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有多久没有奔赴新鲜的旅途?当年小巷里的冒险家,早已变作灯火街头的漠然行人。科学家说,我们的祖先每天颠沛流离20公里,才得到比其他动物更聪明的大脑。而我们正用“宅”,将身体与大脑都圈禁。

并非岁月如梭,是我们把年华虚度。治病的药万,太史公两千多年前就开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