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以忘却陶文台

难以忘却陶文台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文台兄相识,是在1980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烹饪》编辑会议上。在同辈人中,他是中国烹饪学科研究较早的,我一直尊称他为陶公。遗憾的是,他如此不顾性命的拼搏,竟忘记了自己的肺癌已到晚期。每当我再次拿起陶公《中国烹饪史略》,我总想叹息地默默地在心里说一句:“陶公,你走得太早了。你的去世,真是中国烹饪文化界一大损失。”陶公为中国烹饪文化研究,鞠躬尽瘁的精神长存人间。

文台兄逝去六年多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心中反复一句话:世上少了一个好人,共产党少了一名好党员,烹饪教育界损失了一位好老师,自己少了一个好朋友。

与文台兄相识,是在1980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烹饪》编辑会议上。胖乎乎、矮墩墩,走起路来急似风。在同辈人中,他是中国烹饪学科研究较早的,我一直尊称他为陶公。

陶公一生不曾偷闲,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精于写作,出手也快。就在我的《秦馔古今谈》与他的《江苏菜点古今谈》同时间问世不久,我还为其处女作陶醉得飘飘然时,他却遵循萧老要求,撰写出版了《中国烹饪史略》。是书虽嫌太略了点,可毕竟是中国烹饪史的第一部书,填补了中国烹饪文化研究的空白,且提出的不少论点,至今仍被人们引用。

人生有坦途平川,也会有崎岖坎坷。唯其有坎坎坷坷,才能锻炼出行路上的沉毅坚韧的钢筋铁骨。陶公热爱共产党,一参加工作就要求入党,一心想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为人民做好工作。二十多年来不知写了多少次入党申请书,谁知竟以所谓“历史”问题被拒之门外,工作上也得不到信任和重用。沧桑又变,改革开放,政通人和。他不只很快被吸收入党,也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绝好机会。他东奔西走,积极参与原江苏商专中国烹饪系的筹备工作,白手起家编写《中国烹饪概论》教材,整理注释中国烹饪古籍,参与《中国烹饪辞典》、《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研制“红楼菜点”,编撰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与烹饪》、《中国美食经》等,取得了一个个耀眼的业绩。但是,他从不为这些已取得的成就而满足,他还要在“史略”的基础上,参与萧帆提出的编撰系统而全面的《中国烹饪史》。

大自然的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明知的短促的烟波中,仍在追求一种又一种永恒。记得在他逝世的那年初,他从医院来信给我说,他在与病魔作战的同时,还伏案撰写青铜器时代的烹饪书稿。遗憾的是,他如此不顾性命的拼搏,竟忘记了自己的肺癌已到晚期。只见“夕阳无限好”,忘记“只是近黄昏”。心态与身体不同步,主观与客观欠协调。本要为中国烹饪事业多出点成果,却过早地倒了下去!作为老朋友,我只能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每当我再次拿起陶公《中国烹饪史略》,我总想叹息地默默地在心里说一句:“陶公,你走得太早了。你的去世,真是中国烹饪文化界一大损失。”然而,物质不灭,精神不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陶公为中国烹饪文化研究,鞠躬尽瘁的精神长存人间。他留下的希望,鼓舞后人继续奋身攀登。

注:原载中国文联出版社《吃喝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