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师范大学刘露芳老师谈大学生生命困顿

江西师范大学刘露芳老师谈大学生生命困顿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门从事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由此许多“天之骄子”们陷入了严重的网瘾、自闭、斗殴、自残,甚至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的种种困境之中,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加以解决。中国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生死问题突显,生命问题严重。所以,在大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

郑晓江

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门从事中国哲学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

前 言

我的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们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众多学生人生之方向与目标不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难觅,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导致其生存品质低下;又有许多学生往往只专注于当下此在的生活感觉,而淡化了生命的意识,有关生命的存在、精神生命的求取等皆隐而不显,此可统称为“生命的困顿”。由此许多“天之骄子”们陷入了严重的网瘾、自闭、斗殴、自残,甚至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的种种困境之中,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加以解决。

我的看法是:应该在大学中大力推广生命教育,不仅是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还必须把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在大学各门课程之中,在讲授时尽量帮助学生处理好这些问题,让他们摆脱生命困顿,获得快乐的生活与幸福成功的人生。本演讲将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探讨,希望引起辅导员们、班主任们以及各位老师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

一、“天之骄子”:生命困顿

中国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生死问题突显,生命问题严重。尤其是大学生们,在就学、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出现了众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必须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寻找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让这些已褪下“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们获得更佳的生存与生活的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地在大学里普遍开设生命教育课,使之成为正式的课程,并贯彻到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一)大学生一般的生命困顿现象

曾几何时,大学生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被热捧为“天之骄子”,而现在却被认为是顶着三座大山(学业、就业、生活)的“奔奔族”。我们要做好学生工作,尤其是成熟了的大学生,除了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往外,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上网读读帖子、看看博客,这是青年学生通常的情感交流、沟通,乃至发泄情绪及心中所思所想的重要管道。为此,我们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找来了大学生、老师们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以下是我们的主要看法:

刘露芳(某大学2005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们在生命、生活及人生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就在我们学习的这所校园内,已经发生了让我们大家都极为震惊的事件。仅2006年一年我们学校就接连有两个男生自杀。其中一个从学生公寓顶楼跳下的男生,就因为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加上家庭清贫,便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纵身而下,给校园留下了一片猜疑和欷声,给父母亲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另一个是女友提出要同他分手,他就跳进了护校河。

诸如此类的事例在我们大学生中屡见不鲜,我根据身边的所见所闻,再结合自身的大学生活,觉得大学生们出现了这样一些人生的困惑:贫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承受不住周围环境的压力,常常导致没有了自信;压力——就业压力繁重,常常导致对未来的不自信;厌世——理想社会与现实状况常常出现矛盾,对社会感到悲观、绝望,于是,自杀成为一种帮助解脱的诱惑;反差——觉得想象中的大学生活与实际所体会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认为活着没有意义;逃避——一旦谈及人生就感到恐慌,常常对人生进行逃避;自卑——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中,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优势与闪光点,将自己归入没有用的人,于是自暴自弃;死胡同——感情的纠葛、恋爱的影响,常常让大学生们把人生意义定义在某个人身上,造成各种严重的问题,甚至自杀;得过且过——只注重当下享受,失去理想和目标,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考虑是否伤害他人或者不会主动关心他人,一味注重自身个性解放;生命的漠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很狭小,极端自私;四面楚歌——人际关系紧张,知心朋友缺乏,与同学相处不愉快导致他们心情压抑、孤独无助等等。这些在大学生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面对学业、面对就业、面对期望、面对感情所产生的无数困惑很容易使他们走向极端。于是,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已不是一个理论话题,而是解决当代大学生生命困顿的必由之路。

胡菁(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级伦理学研究生):郁闷、无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的十大流行词之一,并以51%的调查概率高居榜首,我在大学时就具有强烈的同感。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的波澜,“上课—考试—过年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生活犹如身边一杯可有可无的白开水,我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何在。从生命的来源看,毫无疑问是没有经过“我”的选择,就被“无辜”地抛到了这个世界,那么为何“我”就得遵循着“读书—考大学—找工作—活下去—生命终结”的过程呢?反思这样单调的人生有时觉得真是不值得过的一辈子,了无生趣地活上80年与2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我后来反思自己暗淡绝望的大学生活,找出了三个原因:一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上去理解,主要是一进大学后就发觉没目标了,即使毕业找工作又不主要看你试卷上的分数,也就没有了再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其次,各种突如其来的陌生领域都要你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自己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而身边又没有人指点你这段时间你应该干什么?怎样去适应新的环境?怎样去处理周围的关系?于是,在各种人才济济的大学中就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其三,我国现阶段国情和主要矛盾导致教育界很明显地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使人们忽视去关注“主体的”人的发展,也使学生们虽懂得自然科学知识而认识不到活着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这肯定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大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

郑晓江(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教授):的确如此,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此他们出现的种种问题可统称为“80后问题”。一般而言,80后是幸福的一代,也是有些悲哀的一代。首先,80后一般都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这样,他们虽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可却从小便没有玩伴,没有知心的、可倾诉心声的有血缘关系的伙伴,所以,80后长大了难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法同他人沟通,即便是恋爱也不知如何将朋友变成恋人。其次,80后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传统的就业分配,没有了就业保障,就业压力必然导致他们心情浮躁,危机意识特别强烈。再其次,已进入恋爱结婚年龄的80后,当他们准备买房结婚时,却又很不幸地赶上了房价猛涨,购房购车等的压力成了他们的心头重负。于是,这种种的压力就犹如大山一般,压得80后难有喘息之机。严酷的现实有时让80后产生这样一种看法:仅仅靠勤奋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工作已经难以使他们成名,更无法让他们暴富。80后有些自卑,但更自傲,他们抗拒贫穷,他们恐惧失败,他们在人生中强烈地渴望一举成名,特别是渴望一夜暴富。这就是社会上从“超女”到“好男儿”,到各种“超人一族”(网络明星,如芙蓉姐姐等)层出不穷、且受到无数大学生追捧的深层根源。这些都代表了一种生活观、生命观和人生观,使得生命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以上是大学生们在生命困顿方面的一般表现,当某一个或一些大学生在生活、生命和人生上遭遇到众多问题,且无法解决时,就可能会走向极端,即自杀或暴力。这必须引起我们高校全体教职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方式抑制这些恶果的出现。

(二)生命凋零:自杀

自杀系个人采取主动的方式结束自我生命的行为。现代社会自杀率有上升的趋势,而大学生的自杀率也在大幅上扬。以往解释自杀现象及解决自杀问题多为心理学咨询、精神医学的治疗模式,这还不够。我们应该从解释自杀的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模式转换为生死哲学的解释模式;从解决自杀现象的心理学辅导与精神医学的治疗方式转换为生命教育的综合性预防方式。也就是说,教会青年人“学会生死”可能比自杀方面的心理救助、医学治疗更为有效和重要。

1.中国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据中国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据悉,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三,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十万分之十,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

世界各地区的自杀率比较:中国内地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二十三,而台湾地区在2004年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四点二;美国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九点一;德国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九点六;英国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六点三;意大利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五;日本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七点七;澳大利亚1999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一点五;新加坡2000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八点二;韩国2000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二。

特别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有升高的趋势,中国大学生自杀的比率,在国际上也是处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大学生的自杀不仅仅带来自杀者宝贵生命的丧失,更引发出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刻骨蚀心般的痛苦(中国古人谓人生有三个最大的痛苦: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还会引发出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家庭的和睦生活是重大的危害。

北京大学儿童大学生卫生研究所于2006年5月17号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说明: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自杀意念,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自杀意念:在过去12个月内,曾经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在过去12个月内,曾经为自杀做过计划。)也就是说,一个拥有两千学生的中学,就可能有约四百人考虑过自杀;有约130人为自杀做过计划,这样一个数据确实让人震惊。如此高的比例,怎不让教育界深刻地反省?特别是一定要尽快地找出办法来扼制自杀现象的频繁发生。

2.中国大学生及研究生的自杀现象

据有关材料,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率为每年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四,大大低于全国人口每年十万分之二十三的自杀率。但是,大学生自杀造成社会影响却十分巨大。过去,学习压力、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分别是大学生自杀的前三大原因,现在就业压力逐渐成为大学生自杀的一个新诱因。

近年北京高校自杀不完全统计: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留下遗书,赤裸跳楼身亡。2004年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4年5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一男生半夜跳楼自杀。2004年7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管理系一研二女生跳楼身亡。2004年7月1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九层跳楼身亡。2004年8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楼前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2004年9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一新生在教学楼跳楼自杀。2004年9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博士从13楼跳下身亡。2004年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一18岁女大学生先割腕后跳楼自杀身亡。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2004年12月19日,中国矿业大学一名21岁的女生在科技楼跳楼身亡。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学一女生在理科2号楼跳楼。2005 年5月3日,紫竹院南路4号院内一来京找工作的女大学生从五楼跳下身亡。2005年5月7日,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博士跳楼身亡。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2006年10月31日,一名清华研究生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2006年仅上半年,北京市就有14名大学生走上轻生道路;2007年5月8日晚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女生从主教学楼跳下身亡,年仅19岁;2007年5月14日凌晨,清华大学一名女生从校内34号楼上跳下,当场身亡,年仅20岁;5月14日傍晚,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内,一名大二男生跳楼身亡,年仅20岁……5月8日到17日,短短10天之内,北京分别有5名大学生跳楼自杀身亡。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仅18岁……

3.自杀:心理问题抑或生死问题?

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中,应该把如何看待和预防大学生自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要真正预防自杀现象的频繁发生,必须找出导致自杀的真正原因。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原有的解释模式是有严重问题的。

(1)关于自杀问题最普遍性的解释模式是:人们自杀是因为患了心理疾病,主要是忧郁症,所以要进行及时的医学治疗。如果自杀仅仅是精神心理干预不够的问题,则加强这些机制就行了,但事实是,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的各所大学已大大加强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工作,大学生的自杀率并没有下降,相反却上升了。可见,必须反省以往的解释模式,找到预防自杀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我们来研究三个具体的实例。《北京青年报》2006年3月7日报道:3月1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五山校区研究生4号宿舍楼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四起自杀事件。前三次分别发生在2月20日、22日、27日三天,第二起事件中的死者是一名职工,另外3起事件中,自杀者分别是一名正在读本科的男生和两名女研究生。在前两起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就做好了重点预防工作,但此后自杀的两名女研究生在入学后进行的心理测试中成绩都正常,学校并没有把她们作为需要关注的“特殊对象”。在这起连环自杀事件中,非常明显的是:这两名女研究生刚做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她们没有心理问题,可见,是复杂的人生问题使她们走向了自杀的不归之路。

(三)生命摧残:暴力

大学生暴力问题,主要指大学生对他人之生命毫无尊重意识,轻率地甚至是毫无道理地伤害甚至杀害他人的生命。除了一些复杂的个人及社会的因素外,仍然要从大学生人生观、死亡观的角度,从生命存在与生活变化等方面去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去寻求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现代社会大学生暴力问题上升的势头。据调查,当遭到别人严重冒犯时,有7.4%的大学生“经常有”杀死“别人”的念头,“偶尔有”的占27.2%,没有的为71.1%(连淑芳等:《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报告》,文载《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月版)。这组数据太让人担忧了,简直有些让人害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拯救之道:推行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兴起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这是全世界最早的生命教育机构,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EO)中的一员,其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可见,在西方一些国家,生命教育兴起的主要背景在于:毒品泛滥成灾、暴力现象频繁、性关系紊乱等情况导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

随后,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活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地区自1997年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生命教育的引入与推展。2000年我国台湾地区成立了“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颁布了“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4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纲要》,2006年列入高中选修课程。

在中国,2004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辽宁省出台了《中小学生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6年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仔细研读这些纲要、方案,其认识的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生命起源问题、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等,目的基本上确定为培养孩子们珍爱生命的意识、预防艾滋病、戒除网瘾,远离“死亡游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等等。

2007年4月22日,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牵头的“大学生命教育读本”座谈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预示着,全国各大学将陆续开展生命教育。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一直在大、中、小学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品德修养课就包括有生命教育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两性关系以及家庭婚姻道德等等问题。生命教育与这些原有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其能否提供一些超出其范围和内容的新知识、新方法,且对大学生成长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二)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理念的教育,但此“生命”非指人之“自然生命”,而是言人之“人文生命”;在中国推展的生命教育应该是在学生自然生命得到周全保护基础上的人文生命之性质、价值与意义的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的方面:

第一,关于人文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教学生认清“一般的生命”与“人的生命”、“自然生命”与“人文生命”的本质区别与联系的问题。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三字经》,开篇即言:“人之初,性本善。”让孩子们自识字起便从“善”这个人文之道德生命的价值去认识人的生命性质,其与动物生命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一思想当然来自于儒家创始人之一孟子的“四心”说,在他看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由人文的道德生命来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石之一。

那么,什么叫人的“人文生命”呢?关键在意识到生命的三重性:一是“血缘性亲缘生命”。人之生命在孕育、出生、长成、终老等各个环节皆是在社会的环境里,而其他的生命体都是在自然的环境中,所以,人之生理性生命就绝非一般的生理性生命,而显现为血缘性亲缘生命,其在生理层面传承的父母的血脉都非完全自然生理的,而是千百年人类生命、文化与文明凝聚而成的血脉,其禀赋的是社会性的亲缘关系。

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仅仅在生理性亲缘生命的维度,人们还难以体会人之生命的特殊性;一个人若仅仅表现出生理性亲缘生命的欲望,则无异于“行尸走肉”。实际上,动物的生命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生命,而人类的生命则是一种“类”(社会)的自觉的生命。人之生命之所以称为人的生命,其关键就在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其他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其生命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这即所谓“人际性社会生命”;反之,一个完全脱离了社会的人,将不成其为“人”。比如所谓“狼孩”,他们也由人类母亲十月怀胎而生,却自婴儿起便脱离社会,被狼叼走并哺育,其结果是:他们在生理上还是与正常的“人”无异;可其整个的生存模式却是“狼”。这样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社会”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环境与基础,人之人际性社会生命是生命性质中极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精神性超越生命。当人类从动物界蜕变出来时,其生命已与原来的生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生理性亲缘生命和人际性社会生命之上,还凝聚出精神性超越生命。动物也许有某种记忆能力、某种刺激性反应,甚至可以有组合联系对象的能力;但人类的精神性超越生命则不同,其内核是精神、意识、思维,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研究、分析、反省、思考对象的智慧,是一种情感、心理的综合体,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承载体。所以,动物是一种本能的生命,而人类则是一种自觉的生命。但必须指出的是,人的精神性超越生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他必须以生理性血缘生命为基础,以人际性社会生命为背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育、成长和成熟起来。人之三重生命的关系是:人的血缘生命的基础上产生了亲缘生命;亲缘生命基础上产生了人际生命;人际生命基础上产生了社会生命;社会生命基础上产生了精神生命。可见,人的血缘生命可以是生理生命创生,但亲缘生命、人际生命、精神生命皆只能源于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去体会自我之生理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意识到,人之生命只有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己与家人、己与他人、己与社会的关系。人们还要去体会自我的精神生命,意识到人之精神世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故而在人生中丰富自我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的知识水平、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等,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人们还要意识到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谓超越生命实质上即是超越死亡;超越生命意义的建构,也即是正确之生死观念的树立。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那么,大学生们的生命困顿就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人文生命的教育还要教学生去理解“生命”与“生活”的本质区别与联系的问题。人生,实际上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生命”,一是“生活”。生命是人生的存在面,生活是人生的感受面。我们一讲“生活”就是指当下此在的感受,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所以,人之生活是一个“点”,是某种当下此在的感受。而我们讲“生命”,则意味着人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和合体。没有过去的生命,你不可能有现在的生命;若没有未来的生命,你是一个死人。所以,生命是一条“流”。

“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可以解释和化解许多人生的问题:

(1)以喝酒为例。人们在追求生活的感受时,不应该为害生命的健康和存在。生活中良好的感觉,应该同时也能滋补自我的生命健康。人们适量的饮酒,则在良好的口感(生活)过程中,也滋养了身体(生命)的健康;而酗酒则不然,虽然有的人的生活感觉好了,可却成为损害自我生命健康的“杀手”,这就达不到生命与生活的统一了。

(2)以网瘾问题为例。有许多人是操作电脑的“高手”,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方便地实现自我无数的愿望,拥有虚拟世界中的尊显地位,从而产生相当大的成就感。可是,一回到现实的世界,他们就缺乏实际生活的能力,也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社会及他人的承认,渐渐地他们也就丧失了社会交往的兴趣,处处显得与世隔绝,一副呆滞面无表情的样子,浑身散发出一种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气息。陷入网瘾,虽然有些人的感觉特别好,可却成为损害自我生命健康的“杀手”——疲惫不堪、精神恍惚、伤身害体,这也达不到生命与生活的统一了。

(3)以吸毒为例。吸毒者是只顾生活感受,不管生命状态如何的人,为了一些感官刺激,他们不惜付出身体的极大损伤,甚至生命过早凋谢的代价。有一些人,他们抱持着“过把瘾就死”的生活信念,压缩生活以增加生活的强度,试图品尝更烈性的生活滋味,比如去吸毒。吸毒是透支生命健康,毒品的滋味也许让人飘飘欲仙了,可其人生却因生命受损而大大缩短了,为了单位时间内更强烈的生活感受失去了整个生活世界,这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

(4)以自杀为例。一些走极端者,他们只知生活而不知生命,以为生活就是生命,以至于生活感受不好就放弃生命存在。他们往往把生活的感受视为人生的全部,所以,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不高兴等等,皆可以成为走向自杀的理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生命丧失的严重后果。部分传统中国人有一种人生观,叫做“好死不如赖活”;部分现代人有一种人生观,可称为“赖活不如好死”;而有些人更有一种独特的人生观,可名之为“感觉不好就去死”。所以,不正确不健康的人生观是导致人们自杀的最主要最内在的根源。一些大学生常常是将生活中的某些挫折、失意、痛苦等等“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于是,由生活感觉不好而走向放弃生命。

(5)以现代人的男女性爱为例。人们是从生活的角度来恋爱还是从生命的角度来恋爱,其过程与性质是不一样的。若从生活感觉的角度出发来恋爱,则必然持守“过把瘾就死”“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玩的就是心跳”“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等观念,对待性关系非常随便,而不以成婚成家立业为目的。如果人们是从生命的角度出发来恋爱,则态度会比较认真,目的是成家立业;在性的问题上也比较严肃,希望能由婚姻而生子,过好夫妻生活,承担人生命中的诸般责任。在当今社会就出现了大量的所谓“一夜风流”的现象;有的男女共床,“一觉醒来不知躺在身旁的他(或她)姓甚名甚”;许多人在男女交往上,只是“直奔主题”,余则一切不顾不问不管不究。所谓“玩的就是心跳”,所谓明天要嫁人,今天还想着和情人幽会,所谓“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种种现象,皆造成现代人在爱情方面、男女性的方面种种问题,甚至酿成现代人极大的困惑与痛苦。

(6)以怎样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痛苦与逆境为例。“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提供给我们一种由生活的感觉走向生命存在的方法,也就是说,要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感觉。如果我们仅仅从生活的视角来看待与对待诸如挫折、痛苦与逆境,则往往无法超越,总是觉得生活太艰难了,真是不幸啊,简直就没有舒心和幸福的时刻。因为这些人生中不好状态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无法抗拒的、人人都要承受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生活的感觉深入生命存在的层面,能够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那么,这些负面的状态就不过是我们人生积累经验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因为,如果把生活的感觉放到生命之流程中去理解,各种生活的感觉都不过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我们若能够从生命的高度上理解当下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它们就转化成了促进我们人生成长的基础与因素。由此,我们便可以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顺与痛苦,并在生活与生命的互动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地走向成熟。所以,我们不需要为生活中“小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一时的困难而裹足不前,也不必为一时的成败而得意或沮丧。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人生的价值和生活中的现象,由“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来树立一个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积极心态,使我们在今后做人、做事时眼光更加长远,意志更加坚定,生活态度更加豁达。

(7)以罪犯的人生哲学为例。罪犯的人生哲学是一种典型的“透支生命”观,为了生活感觉的好而缩短了生命时光。有许多人不惜犯罪去获取金钱以供挥霍,靠非法手段去获取不义之财供个人挥金如土地生活,他们可能真的得到了超出其能力与机遇的生活水准,但是,他或她的日子是在胆战心惊中度过的,他或她极有可能被拘捕,余下的生活就可能在监狱里度过了。这意味着,其为了某段生活的奢侈而牺牲了另一段生活,让另一段生活变得不堪忍受了。从本质上而言,这是“透支生命”,忧郁和沮丧必让其生命时限减少,把未来的生命时光提前过掉了。

第三,人文生命的教育还必须教学生如何体认“死后生命”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死后生命”或“生命永恒”的问题完全让渡给宗教及迷信去解决,实际上,人们只有确立了某种生命永恒的观念,才能让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与获得生活行为的准则。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由于阅历的增加、各种宗教的影响,对此问题的思索更为复杂,更易产生困惑。大学生不再像中小学生那样,对死亡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机械认识的水平。而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我们对大学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薄弱与缺失。”(连淑芳等《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月版)作者实际上是认为:大学生们第一种对死亡的看法是对的,可惜不是百分之百的这样看;而第二第三种看法则是错误的,是受到宗教与迷信的影响。在我看来,这三种生死观的看法都错了。人死绝非“生命就结束了”;而人的生命可以在死后存在,却又非“去了另一个世界”,也不是“人能死而复生”。关键在我们原有的生死观教育无法提供给普通人看待死亡、对付死亡,并且由死观生、获得由死观生的精神性资源,而绝大多数大学生也都是普通人,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死观问题,并形成生死实践中的一些恶果。我们再来看和平时期的生死观教育问题。普通大众中除了少数人可能遭遇生死抉择的问题之外,倒是更会碰上以下五类生死问题:其一,世上不相识者的死亡。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上各式各样的丧事:停柩、吊唁、灵堂、送葬、祭祀,等等,它们往往提醒我们死亡的存在,并在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淡或深的惆怅。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在面对人类必死的整体命运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陌生人之死,应该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问题。在生死观教育中必须讲清死亡的生理过程,传授动植物及人类生与死的物质基础以及关于人类之死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其二,亲人之死。如果说不相识者之死难以给我们强烈印象的话,那么,亲属的死亡则必使我们烙上永不磨灭的浓厚的死亡意识。比如当我们看到父母辈被推进焚尸炉时,就会产生出一种刻骨铭心的死亡恐惧:我们的前面已无任何可与死亡相隔离者了,下一个便是我了!所以,亲人之死会给人们造成极强烈的心理震撼,并在人的脑海中嵌上深深的死亡恐惧,甚至演变为一种心理病态。生死观教育必须解决当人们面对亲属之死的时候,如何把悲伤情感控制在不伤身害体的范围之内,并尽快地从心灵痛苦中超拔出来,步入人生正常轨道的问题,这叫“哀伤抚慰”。其三是自我之死。人有生便有死,无论你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害怕还是不害怕,终有一天人将走到生命的结束,从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人转瞬间成为僵直的、无活力的尸体,并迅速腐烂消解。生死观教育应该预先提供给大众有关死亡的合理观念,培育人们在生死问题上的心理素养,使人们比较早地建构起面对自我之死的健康心态,这叫“临终关怀”。其四,“死后世界”与“死后生命”的问题。一般而言,面对死亡者的死亡恐惧、亲属们的生死哀伤等构成了所谓“灵性的困扰”,此中出现的种种疑问可以统称为“灵性之问”。每个人所遭遇到的人生状况有不同,每个人体验的生活滋味相异,唯有人生的结局——死是每个人都要碰上的。当人们还没有面对死亡将临之际时,一般很难抽象地去设想自己将如何面对死。也有许多人能够气势如虹地说:我不怕死,我坦然得很;还有些人则说:我怕死,我怕得要命。但这些都是一些没有体验生死之际状态时超前的话,真正面对生离死别,人们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那么,面临死亡的人,最最揪心的灵性问题是什么?一般而言,此时的人,一切世俗视为最大价值的财富、权力、美色等等皆无足轻重了。赵可式博士说:大多数绝症患者都想知道:死是什么?死后我到哪里去了?我会遭遇到一些什么?我是不是白活了?我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这即是我们人“生从何来,死到何去”的千古一问!其实,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根本上都是回答人们“灵性之问”之学。生死观教育必须回答“死后世界”的问题,为普通大众提供“死后生命”存不存在?怎样存在?以为人们现世的生活提供方向与准则。其五,人们还可能会遇上有关死刑、堕胎、器官移植、“克隆”、自然灾难、核战争等关系到人类整体之生死的一系列问题。对这样一些生命伦理学的问题,生死观教育中也应该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并培养大众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的方法。

可见,生命价值论与生死抉择观又有重大的不同,其所要确立的标准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何种事件,人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因此,保护人民生命的安全是社会及政府的第一要务;而呵护自我生命的健康成长应该是所有人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这样,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今天,在很少遭遇战争年代那么严重的生死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生死观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给大众合理的生死价值论,教导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走放弃生命的自绝之路;而且在灾难降临时,要尽可能地保全自己宝贵的生命。

另一种错误的生死观是“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即后一种“人能死而复生”,或者“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失,去了另一个世界”),盲目地以为人的肉体生命必然可以轮回再生或者永恒存在。从本质上而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生死观坚信人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必然轮回“人道”,是一种被肢解的佛教观与民间迷信的合和体,是非常错误的。这种生死观也许可以让人们“安死”,却决然无法做到“无愧”。

我们应该也必须让青年学生建构这样一种生死观:死是人之“生活的中止,但生命可以永存”。也就是说,人之肉体生命一定会死亡,不可能有什么“再生”,所以,不要试图去追求“肉体生命”的永久存在,关键之一在珍惜我们唯一的一生,健康地活,好好地活,有滋有味地活,让生命的过程幸福、快乐、灿烂、辉煌。二是去求得自我之人文生命的永恒,不要以为人死不能复活,便以为人死后什么都不会留存下来。从大多数人生存的实况来看,人们一般都会有后代,所以,逝者已矣,但却因其有绵绵不绝的后代,而使其血缘亲缘生命在生理性生命中止之后仍然存在。

从以上两点来看,人们都要坚信:从人文生命的角度而言,死亡是人生活的结束,而非生命的终结。意识到这些道理非常重要,可以让人们在由死观生中明白自我的人生责任是:首先,随顺自然之生理生命的成长,去成家立业,孝顺长辈、抚育后代,构建自我之血缘亲缘生命;其次,努力地从一个生理性自然生命蜕变为社会生命,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再其次,努力奋斗,创新创业,立德立功立言,获得永恒之精神生命,终则超越死亡,此即人之人文生命的大辉煌。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人文生命的教育与以往的课堂讲授不同,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生命涵养之上。也就是说,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应该在师生共处中实现彼此生命的融通,以使学生在知识增长、身体增长的同时,获得生命的成长。一般而言,课堂讲授的知识是共性的东西,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相当的科学知识;而在生命的层面,人是具体的人,人的出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及家庭也不同,所以,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生命个性,那么,仅仅是课堂的共性化教学便远远能适应这种生命培育的需要,必须求助于老师与学生亲密交往中的生命融通。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是在课堂里接受知识的教育,更应该在老师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得到潜移默化,受到老师判断事物好坏、优劣、是非、美丑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还应该得到教师无形的人格力量的感召,接受教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训练,等等,这一切都非仅仅在课堂中完成,而是在老师与学生间亲密交往中通过生命的融通来达到。

我们创造的“讲会方式”,其宗旨是:相与讲明,兼取众善,深通义理,以修其身。孔子有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儒柳宗元云:“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朱子亦有言曰:“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三位大哲所忧所虑之弊端,诚当世为甚矣!为此,特举办“讲会”,请二三老师,携学生十五六,于古贤哲讲学之地——鹅湖书院、吉水明状元罗洪先修学之地“石莲洞”讲明义理,相聚讨论,“润物细无声”;诸生则济济一堂,学圣希贤,商量之,问辩之,甚或责难之。然后,师生共悠游山水之间,访古贤哲之故地,体察当今之国计民生,吟诗作文,陶冶情性,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一种生命涵养的方式。一般而言,知识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讲授来解决;但学生的生命成长却需要靠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人格融汇、精神文化生命的潜移默化中才能完成。

三、简短的结论

1.当前大学生们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命困顿”。我们应该以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全体老师为主体,在大学中推展生命教育,最好是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并要求教师在各门课程的讲授中皆贯之以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授、生命交融、人格感化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处理好这些问题,让学生摆脱生命困顿,获得幸福与成功的人生。

2.大学生自杀及暴力伤害他人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这就需要大学中的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们高度重视,我们不仅要去做知识传授的老师,更要去当大学生“灵魂的老师”。关键在于,对于自杀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解释自杀的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模式转换为生死哲学的解释模式;从解决自杀的心理学与医学的治疗方式转换为生命教育的综合性预防方式。

3.在生命教育中,要培育大学生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孝顺长辈、友爱师生的观念;要提供给大学生们“生命无价”、珍爱自我及他人之生命的观念;要培养大学生们承受各种挫折与失败的能力;要警惕现代社会流行的“人死如灯灭”“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观念,提倡“死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的生死观,重建大学生的人生责任感和自我承担的意识。

4.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推展生命教育,解决大学生们的生命困顿、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和暴力现象是完全可能的。我们的困难很多,我们的路途也许很遥远,但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因为人命关天,也因为大学生的自杀及杀人尤其关乎家庭学校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解决这件事情是没有退路的,也没有时间让我们放一放,更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只有加倍地努力、努力、再努力,通过推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来综合地解决这一关乎大学生生存品质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2009年9月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