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互动及对事物变化结果的影响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互动及对事物变化结果的影响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是互为影响和制约的,而非僵死不变的,并非一切事物变化都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或者决定性的作用。而何为事物变化之主因,则其情况又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道学认为,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同样体现着阴阳互动。如此,主观思想与行动就要对客观事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

二、内因与外因的辩证互动及对事物变化结果的影响

所谓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是互为影响和制约的,而非僵死不变的,并非一切事物变化都是内因起主导作用或者决定性的作用。那种说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是主观唯心论,或者可称之谓“唯意志论”,是一种错误有害的观点。如《易》经中《睽》《革》两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此两卦同样都是八经卦中《兑》卦与《离》卦的相重而成;两卦都代表的是女性,其性相同但不同志,而恰好是因其性同而体现为同性相斥之卦。而何为事物变化之主因,则其情况又大不相同。当《兑》卦处下位为内因、《离》卦处上位为外因之时,虽然两者之间心志不同,事事意见不一致,但因希望实行变革的少女力量不强,经验不足,就构不成革命性的斗争。非但如此,两者在斗争之中还可互相作些让步,从而能办成一些小事;但少女与中年妇女的地位一换,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就立刻形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暴力革命。

再比如,八经卦中代表少年男子的《艮》卦与代表少女的《兑》卦,虽其性别为异,但并不如黑格尔所论,不同就是“矛盾”。而恰恰相反,正是因其性之不同而呈异性相互吸引、互以为根的关系。其相重之后因为其内外因的不同,分别构成别卦之中的《咸》卦与《损》卦,卦名之不同,是因其阴阳双方从一开始产生互动的感应、吸引、交流与否而定的。按照《易》经的象术原则,凡阳卦之本位居上位,阴卦居下位,而各安于其位者,就属于阴阳未交之象,而凡阴卦居上位、阳卦居下位,阴阳互换位置之卦,就是阴阳相交之卦。正因为如此,代表少女的《兑》卦在上,而代表少男之《艮》卦在下,就视为阴阳相交之卦,从其一开始就互相感应、吸引、交流,因而就命此卦名曰《咸》,用少男娶少女而为此卦卦象作释,以表达异性相引的哲学道理;而将代表少男之《艮》卦在上,代表少女之《兑》卦在下者,就命之以《损》卦,以少男前面行路,少女心动而后跟随前往,并以这一男一女中再增加一人后,三人同行,不论是一阴两阳,还是一阳两阴,都打破阴阳对偶的平衡规律,在“异性相引、同性相斥”两种自然规律同时作用之下,必然要减损一个人而作哲理解说。由此,其卦辞就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由此可见,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唯物与辩证,并非千篇一律。

道学的主要思想精神,就是唯物与辩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重要的是,道学(亦就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同样体现着阴阳互动。换言之,人类的主观思想不论其正确与错误,它都要支配人的行动。如此,主观思想与行动就要对客观事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正面的就是负面的。反过来说,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也同样要影响和改造人类的主观思想。主观与客观也是对立统一体,也同样是一种辩证关系。然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后,由于其哲学本身的、翻译的、一传再传上的理解错误等许多复杂原因所致,就有不少错误观点在流行,这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民族发展中的事物、问题,就客观上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例如,有一个本本就这样说:“并非一切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如昼夜的关系并不存在因果关系”[55]。事实上这种说法和举例都是错误的。

谁都知道,地球上的昼夜,是地球自转和受太阳的光照而形成的。而地球同金、木、水、火、土等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其自转、公转,是由各个具体星体的质量大小、公转轨道距太阳远近、与太阳自转方向相顺还是相逆等许多原因造成的。因此,有的星体上昼夜时间很长,而有的就很短;有的有昼夜之分,有的就没有,其差别是很大的。一般说来,凡是自身质量越大,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其自转的速度就越慢。如果自身质量小到一定的限度,它就没有自转的能力,而不作自我旋转。不作自我旋转,就没有了昼夜之分,过白天的一面总是白天,过黑夜的一面始终为长夜。凡是与太阳自转方向相同的行星,其自转速度就比逆太阳自转而旋转者要快得多。这是各星体自身质量、物质结构、受太阳引力大小所出现的不同结果。比如,木星公转轨道比地球距离太阳远,且木星自身质量比地球大,木星自转周期只有9时50分30秒;金星的质量是地球的82%,其不仅距太阳比地球近,而且还是逆太阳自转方向而作自我旋转,所以金星自转一周就需要243日±1日的漫长时间。同样的道理,各个行星的卫星,凡是质量大的就存在着自我旋转,质量小的就不存在自转。地球的卫星月球,火星的两颗卫星,就都没有自我旋转的能力。星球自身在其形成之后,也是不断地产生着变化的,它也与人类一样,有着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时期,也同样有生、有死。如我们居住的地球,其昼夜的长短也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因为其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3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年有400天左右,因为那时的地球自转比现在快。多少亿年之后,它还可能有停止自转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上也就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变了。如此,如何能说地球上的“昼夜的变化不存在因果关系”呢?

我在此书中所引述的错误观点,在古今中外哲学“本本”上都有。所以,不论古今中外,大小薄厚“本本”上的理论,都有一个正确与谬误之分,这也是一种相对性。并不是所有写成了“本本”的话就一定都是真理。我们研究任何问题,对于古今中外的“本本”要看,我们更要持有一种研究、分析的态度,说得对的我们就学习,就参考。凡是说得不对的,或者明摆着就是唯心论的,我们就不能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