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受的什么气

我们受的什么气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不能说这些话就代表了我们社会的文明水平,但是它们听起来是那么熟悉;而且,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大都市还把它们当成问题列入禁忌,可见它们也决非个别人的口头文学。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向现代文明的奋飞中,我们这个民族的翅膀是多么沉重;也可以明白,在现有的生存环境里,中国老百姓受的是些什么气。

我们受的什么气

最近,北京市、上海市、铁道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邮电部、建设部、中国民航总局等从社会各界广泛推荐的“服务忌语”中,确定了50句窗口行业普遍适用的“服务忌语”。制定服务忌语是件好事。它的意义在于给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了一部分切实的规范。任何集团、任何职业都应有它的规范,而规范又可分两个方面:或积极倡导人们怎么做,或消极限制人们别怎么做。限制虽然是消极的,却是基础的因而也是最根本的。不戒除恶习,善行也就难以确立。所以修行佛道的人把戒律放在首位,是很有道理的。50句忌语,正是服务行业的重要戒律,准确地说,是服务行业的口戒。

但是,戒些什么,必然反映修行者的水平。现在这些列入禁忌的语言,水平实在是太低了。有不负责任的搪塞:“你问我,我问谁”,“我不管,少问我”;有粗野的训斥:“喊什么,等会儿!”“别啰嗦,快点讲”;有轻蔑的称呼:“老黑”,“大兵”,“老头儿”,“土老冒儿”;有刻薄的挖苦:“嫌车慢,别坐呀!”“你买得起就快点儿,买不起就别买”;有无法无天的蛮横:“有能耐你告去,随便告哪儿都不怕”;更有野蛮的咒骂:“瞧车瞧车,找死呀!”

虽然不能说这些话就代表了我们社会的文明水平,但是它们听起来是那么熟悉;而且,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大都市还把它们当成问题列入禁忌,可见它们也决非个别人的口头文学。不客气地说,这50句忌语,正是我们某些窗口文明的写照。因此,读完这50句忌语,让人有一种痛心之余的滑稽感:我们对服务业的要求就这么低?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向现代文明的奋飞中,我们这个民族的翅膀是多么沉重;也可以明白,在现有的生存环境里,中国老百姓受的是些什么气。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5年9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