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确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则是首先应转变的一个基本观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部门必须坚决改变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确定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商品经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建立了几百所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高等院校,造就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各部门有明确的专业化分工。

确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1)

(一)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改革问题,谈论教育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问题。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无论实行改革也好,三个面向也好,首先要求人们实现观念上的一系列转变。而确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则是首先应转变的一个基本观点。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个理论的确立,已经和正在推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经济的繁荣,并对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它们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肩负着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培养出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坚决改变一切不符合这种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部门必须坚决改变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确定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商品经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

(二)

那么,我们现在有哪些不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商品经济的教育观念呢?我们可以作个简单回顾。

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逐步形成了产品经济型的经济模式。我国高等学校也逐步确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教育观,亦即产品经济的教育观。它的特点是,高等学校完全依赖于国家计划和行政手段办学。高校的招生、分配、专业设置、师资建设、人财物使用,通过行政手段完全纳入计划经济的庞大主干之中。这种产品经济、计划人才的观念,在建国以来的一个时期内,是正确的、必须的,它对于改变建国时期分散、薄弱、残缺、凋零的高等教育现状,逐步建立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高教体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建立了几百所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高等院校,造就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这些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大多数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口,从而为我国计划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产品经济的“僵化的经济模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少活力,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以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等等。与这种产品经济相适应的教育观、教育制度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病。如党政不分、职责权分离;国家对学校统得过死,包得太多;搞“大而全、小而全”,学校办社会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经济体制上,从产品经济改变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教育工作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不把产品经济的教育观转变为商品经济的教育观,教育就很难发展。

(三)

确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教育观,是一种新的观念。它要求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实际出发,抛弃和改变一切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旧观念,树立起一系列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当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新观念包含哪些内容也有待深入探求。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求教于大家。

第一,市场观念。就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专业的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工厂要变生产型为经营型,不能只埋头生产,不管市场行情、销售情况。学校培养人才也要想到社会的需要,而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而不管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是否需要。

市场观念就是竞争,通过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也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凡是能为社会提供最急需的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这个学校就能发展,就能进步。但是,这种竞争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目前,靠行政手段把高等学校划分为“重点”和“一般”的做法,是值得研究的。“重点”不是靠行政手段来封的,应该在竞争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为社会所公认。目前,全国一批名牌大学正是通过他们几十年的努力“创”出来的,而不是人为地“封”出来的。这些名牌院校,近年来开辟了许多新系科,但大多仅初具轮廓,与较长期办这些系科的专门院校相比,力量相对较弱。而在招生、师资、资金等方面给予人为的优惠,显然是不尽合理的,也是不利于竞争的。如招生,除了军校、师范等特殊情况外,各大学应有平等的招生权。我们主张高校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并以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社会效益来评价一个学校,靠行政手段来确定“重点”、“一般”,是不能推动进步的。

第二,效益观念。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为了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办教育也一定要树立效益观念,这就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高校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在力量允许的条件下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活动,本科班、专科班、住读班、走读班、脱产班、业余班、培训班、合同班等等都可以办。这样,培养人才的效益就会大大提高。同时要改变学校对学生“包”得太多的做法。现在学生入学后,事事依赖学校、依赖国家的“大锅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奋斗观念。国外一些国家,年轻人一到18周岁,经济上就不再依赖父母,通过勤工俭学,培养“自立”意识,这一点是可以借鉴的。现在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中试行“奖学金”和“贷款”制度,就是打破学生“大锅饭”的一个良好开端,解决得好,就能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

第三,社会分工观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各部门有明确的专业化分工。分工程度越高,社会越进步,各部门的效益也越高。“小而全”、“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商品经济不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形成了高等学校办社会的局面。学校不仅承担着师生员工的食宿,而且还承担着各式各样的社会责任。如办商店、工场、加工厂、招待所、居委会、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托儿所等等,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副担子沉重地压在高等学校的肩上,极大地牵制着领导和人财物的力量。据估计,一所普通高校中,近30%~40%的人力是用于与培养人才的任务无直接关系的事情上的。要下决心让学校从这沉重的压力下解脱出来,逐步由社会来承担师生员工的生活安排。这样,现在的一个高校就可以变成几个高校了。

第四,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已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对管理是不是生产力,还有争论。在社会化生产时代,任何一项大的工程、大的系统、大的项目的建成(如卫星上天、葛洲坝工程、宝钢建设等等)没有科学管理是无法完成的。管理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之一。一个大学要办好,只有一位一位孤立的教师是不行的,我们不是私塾,只有通过管理把教师组织起来,把教学、科研、后勤、政工等等各个环节都运转起来,互相配合、互相扶持,才能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管理也是生产力,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管理人员也是业务人员。目前高校的管理工作,由于其固有的专业性,绝大部分也是由各类知识分子来承担的。目前在高校中实行管理人员一种待遇,教学人员另一种待遇的做法是不尽合理的,也是造成高校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管理人员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一个称职的管理人员要比找一个称职的教学人员更难。在强调效益、市场、竞争的今天,低下的管理水平已严重地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应当承认管理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应该给管理人员以合理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物质待遇。

第五,计划观念。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必须在宏观上加以控制,管好这个“笼子”。与此相适应,国家通过人才预测,设计人才结构的最佳方案,加强宏观管理,从而较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上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较快地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尤其是尖端、急需学科以及边缘、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更是国家计划所必不可少的,也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今后仍应坚持努力完成这方面的任务,鼓励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部门去,到边远、落后的地方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教育观,是一场破除陈旧的、僵化的、封建的教育观的过程,是用大生产观念来代替小生产观念的改革过程。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作出正确的评价,一定能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为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