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火热的消费

火热的消费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自那以后,虽然教育电视台连续办了五届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只因每年只有一次,我都错过了收看的机会。从这次各场辩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大学生对社会生活非常了解,掌握的材料十分丰富,使整场辩论赛成了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

火红的假日 火热的消费

丁锡满

先说一点题外的话。

我第一次知道大学生辩论赛是复旦大学代表队在新加坡夺冠的那一回。莘莘学子,风华正茂,面对强敌,应付自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口若悬河,一泻千里。看着电视里的辩论镜头,不由得使人惊叹:雄辩呀雄辩,奇才呀奇才,后生可爱,后生可畏。

不过自那以后,虽然教育电视台连续办了五届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只因每年只有一次,我都错过了收看的机会。2000年12月,不知怎的,突然之间,教育电视台要我当辩论赛的评委。我虽然诚惶诚恐,但也着实高兴,这次可以面对面地感受英才们思辨的风采了。虽然评委是来评判比赛者的高低得失的,但是对我这个初涉辩论会的人来说,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从而得到很多启示。

启示之一:大学生辩论赛是一座博学增知的课堂。既是辩“论”,当然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辩论会是展示学问的大课堂,需要引经据典的论据,博古通今的知识,才能令听者受益,令辩友震慑,令评委满意。我所见到的参赛同学,在阐述论点和相互辩驳的时候,都能引用中外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论据来增强自己论点的权威性。他们引用这些名人语录时简直如探囊取物,毫不费力。他们旁征博引,显示出知识的渊博。这些辩论的材料虽然要根据辩题进行一两个月的集中突击准备,需要翻阅砖石垒墙似的古今中外书籍,但在我看来绝非“临时抱佛脚”的成果,必须经过长期的好学不倦、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好像火山的岩浆,早已在地壳下面涌动,稍有震动便喷射出耀眼的光辉。所以辩论赛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理论基础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启示之二:大学生辩论赛是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辩论邀请赛的组织者上海教育电视台因为是大众媒体,对社会接触得广,对生活了解得深,故所出的辩题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需要通过讨论,加以引导,具有大众性和贴近性。譬如这几轮辩论赛的辩题都是媒体上、生活中经常议论的。作为未来国家栋梁的现代大学生,应当关注这些问题,接触社会,了解生活,为毕业后踏上社会、成为国家主人打好坚实的生活基础;作为引导舆论带头羊的新闻媒体,也应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次各场辩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大学生对社会生活非常了解,掌握的材料十分丰富,使整场辩论赛成了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我尤其赞赏香港教育学院的同学,他们对国家经济的关心、对上海情况的了解,即使是上海人也会钦佩他们的博闻。

启示之三:大学生辩论赛是一台快速反应的电脑。双方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引用最充实的材料,阐明最充分的理由。双方一辩的陈述都只有四分钟时间,就要把问题回答得令人信服,就要用竹筒倒豆子的快节奏“哗啦啦”地一口气把论点说完,而对方二辩还要针对一辩的论述,找出对方陈述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发起攻击,好像不假思索,却是有条有理,这就需要脑子的反应特别特别灵敏。尤其是自由辩论阶段,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劈劈啪啪,稍纵即逝,简直是李富莱和许寅生的快速对攻,令听众都来不及跟上。这种快速反应除了在准备过程中积蓄大量的材料之外,如果没有天才也难以应付这种场合。所以辩论赛也是锻炼人的好机会,是发现人才的新大陆。

启示之四:大学生辩论赛是一所语言艺术的学校。语言艺术不但表现在理论的深度、思想的内涵,还需要富有气质和风度、机智和幽默,才能够打动听众。在《假日消费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辩论中,双方都有许多形象生动的妙语。如正方一辩论到如何刺激内需时说:“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扩大需求,例如减息、加薪等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假日消费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燃起了光明。”反方二辩在反驳假日消费可以推动内需时说,因为消费旺季服务不到位,机制不成熟,拉客斩客没完没了,“游客千金散去,只剩下一声叹息。”在连珠炮似的语言攻击下,不像写文章,可以字斟句酌,但是双方都能出口成章,这就是语言的功底。大学生辩论赛的语言艺术不但值得平常人士学习,就是有些号称作家和理论家的很有名气的所谓“文化人”,也应该恭恭敬敬地在大学生面前俯首称徒才是。辩论赛的气氛不可谓不激烈,舌剑唇枪,短兵相接,但是他们的辩驳争锋而不露骨,有力而不凶狠,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显示出辩者的文明和教养,不像现在有些“痞子作家”,理亏脖子粗,让流氓语言登上了报刊的版面,实在是文化人的异类。

大学生辩论赛的每一场辩论,教育电视台都全部播放,这是好事。我甚至想,不仅播一遍,还可以播第二遍、第三遍,因这对人有益。现在有些电视节目,名为知识竞赛、娱乐节目,主持人或者像耍猴子似地耍弄着竞赛的参赛者,或者出一些像“蚯蚓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的选择题,让你在连翻了几次白眼之后瞎猜白猜地去回答一或是二,真是穷极无聊!可恨电视上愚弄的东西太多,益智的东西太少。辩论赛的录播倒是“物以稀为贵”了。

题外话说得多了,还是拉回到题内来。

辩论赛的题目出得很妙,大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各有各的理由,没有唯一的答案。目的是锻炼和发现辩才,而不是确定答案。任何一个题目任何一个队,做正方也可以,做反方也可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假日消费”是个全新的概念。自从1995年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9月又实施三个长假日,使全部法定节假日达到114天以后,“假日消费”也即“休闲消费”这个新词便出现了。

实际上,“假日消费”早已有之,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这个说法而已。五十年前,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浙东农村在农闲时候实际上也有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节日。固定的如春节、元宵节、二月初九的灯节,不固定的如集镇的“迎会”,实际上是农民在农闲时的大型娱乐活动。旧时代的农民都是自给自足,平常没有什么消费,只有到了这些节日才把部分收成变换成钱币,进行有限的消费。穷人的小孩盼过节,正如正方的一辩所说,即使是杨白劳,也要给女儿“扯上三尺红头绳,欢欢喜喜过个年”。我每逢过年,父母总要给我扯几尺布,做一件新的长衫。春节买一小串鞭炮,元宵买一盏纸糊的灯笼,也是我的奢望。至于过年办的年货、春节走亲访友的年礼,庙会时人挤人的热闹场面,演社戏时戏台附近的摊头,都是做生意人的佳期。所以休闲消费或节日消费是古已有之的,只不过那时候并没有什么经济学家或政府机构利用这些节日有意识地去刺激经济的发展。

到90年代中期,提出利用“假日消费”刺激经济发展就很自然了。因为水到渠成,条件成熟。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构成“假日消费”需要两个条件:一、有充足的可支配收入:二、有足够的余暇时间。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到90年代末期,这两个条件已基本具备。《中国改革》杂志2001年第3期有一篇文章指出,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节假日时间的延长,对增加消费、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国际旅游消费统计资料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的时候,居民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居民普遍产生跨国旅游的动机;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0美元的时候,居民普遍产生洲际旅游的动机。我以为这种分析是符合实际的。20年前,当我们刚刚冲破闭关锁国的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大批旅游者如潮涌入中国的时候,每当我在飞机场、火车站、大宾馆、风景区看到一队队日本老头老太、三三两两背着旅行袋的碧眼黄发青年男女的时候,总是奇怪地想:他们怎么这样有钱呀,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不用公费而用自己的钱出国旅游呢,我还认为是遥远的将来。仅仅过了十多年,这种奢望就成为现实。2000年上海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到了4000美元。据统计,2000年“五一”节,上海接待国内外来沪旅游人数达到314万,酒店、景点、旅行社全线飘红。从五月一日至五日,上海铁路局运送旅客连续五天每天突破65万人次,沪宁、沪杭高速客车每天发送300多班,班班满载。2000年国庆黄金周七天内,上海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14.9亿元。《解放日报》报道说:“节日旅游已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重要力量。今年清明之前的三月下旬,第一个周末铁路上海站发送的旅客17万,第二个周末超过18万,今年春游上海铁路最高日发量超过24万。为此,苏州市早就从交通、餐饮等服务行业着手来把握“扫墓商机”。今年二月,我率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新马,到过马来西亚著名旅游区云顶,那里的负责人告诉我,云顶的旅客最多是本国人,第二是新加坡人,第三是中国人。不论是开辟国内旅游还是组织国外旅游,中国成为旅游大国已是眼前的事实,旅游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包括交通、餐饮、旅馆、娱乐、旅游纪念品、土特产,这些产业都在旅游和节假日消费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产业发展了,就业的机会就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外汇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旅游产业作为“无烟工业”,被许多国家列入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之中。

“假日消费”除了旅游事业外,还有零售商业、娱乐事业、建筑事业,这些经济产业都在114天假日的带动下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据《解放日报》报道,去年“五一”长假日,以经营高档服饰为主的淮海路各大商厦,每天客流量在100万人次,七天累计销售同比上升54.89%,各大商厦的购物者中,来自江浙等地的外地游客占有30%—80%的比例。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各大商厦都人满为患,徐汇商场尽管派出保安人员维持秩序,仍不免被如潮的顾客轧破玻璃门。据上海市商委统计,2001年春节七天中,全市162家大中型商业企业的2000多家分店,共实现零售总额15.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4%,其中最火暴的正月初四,一天之内就销售2.39亿元。在节前的小年夜,全市162家大中型商业企业日销售达到2.39亿元,同比增长58.6%。新世界商厦的总经理告诉我,该店平常日销500万元,双休日日销七八百万元,节假日日销一千万元。此外,上海“四街一场”的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上海人到淮海路、外地人到南京路买东西的习惯已被打破,高档商品不仅仅是上海人青睐之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外地人转向淮海路,就是消费档次提高的表现。

“假日消费”中,文化消费也是重要的一项,饮食消费在日常生活的开支中所占比例下降之后,文化消费、旅游消费、住房消费必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连续七天的长假,如果不出外旅游,文化娱乐必然成为假日消费的热点之一。2000年国庆节期间,文汇报连续刊出影视、戏剧、读书、旅游等四个整版的信息集纳,引导读者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上海书城人满为患,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京剧《宰相刘罗锅》,连续七场场场爆满。可惜的是,上海的演出单位从老皇历看新时代,以为春节是演出的淡季,除了上海大剧院连续七场演出都是火红爆满外,其他许多剧场都无戏可演,白白失去了“文化商机”,后悔不迭。

“假日消费”中最新的卖点是拉动住房和汽车的市场。在中国,私人购买郊区别墅,私人购买汽车,要是在十五年以前,我还以为是天方夜谭。今天,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事实。我在国外访问,常常有人指点,“这里是富人区”。现在,中国的广州、深圳、上海乃至中等城市,也有“富人区”了。这里的房子就特别贵。三代同居一室已经成了历史,好多上海人能够“狡兔三窟”了。如果没有双休日和七天长假,居住在市区的人绝不会到郊区买别墅,买别墅完全是周末或假日休闲的需要。周五、周六,约着两三个知己,开部车子到“舍下”小住,赏乡间之春色,品鲜活之鱼虾,会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岂不快哉。我有个上海朋友,买了座乡间别墅,逛古镇之水巷,买诱人之美食,使我这个无福之人也享了一天的幸福。我看到,那个城镇般的别墅区已经住满了人家。同样,我在松江新城看到的别墅群,也都已有了主人。同别墅配套的消费,便是自备车。住房和汽车的消费是大宗的消费,与看戏、买衣等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从上面这些分析和事实看来,“假日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那是无疑的。因为“假日消费”不同于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它是被长假期拉动起来的额外的消费,故而新华社在2000年10月8日有篇报道说,“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在经历一场休息的革命。‘假日经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经济学家们认为,当前假日消费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假日经济’不仅在拓展消费领域方面取得了突破,而且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观念变革的动力,并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升级。”

综上所述,《“假日消费”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个题目明显有利于正方的发挥,但我们的正方香港同学不是凭着抽签选题的幸运,而是凭着对内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充分了解以及雄辩的口才战胜了对方。

作为反方的南昌大学,要在这个问题上占上风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大学生辩论赛的设计者有个高明之处,任何一个题目都能使正方和反方有文章可做,都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反方二辩的反驳还是很有力度的。他指出,“假日消费”会带来三个弊端:一是加剧长期供求与短期效应的矛盾;二是消费旺季服务不到位,机制不成熟,会使消费者的满意度大打折扣;三是对12亿人口中的9亿农民来说,还不会有假日消费的概念。这种辩驳不无道理,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不过,火红的假日带来火热的消费并且刺激着经济的发展,这毕竟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一种崭新的气象。

(作者为上海记者协会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