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了大地的安宁

为了大地的安宁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4月12日,原张掖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裁决,认定争议地区的45.61亩耕地属下安村集体所有。安里闸村不服,申请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复议,2000年8月15日,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原张掖市的行政裁决。4月2日,王军同志在张掖市二水厂筹建办公室主持召开了下安村与安里闸村的土地纠纷协调处理签字仪式。

为了大地的安宁——甘州区上秦镇安里闸村与东北郊下安村土地纠纷解决始末

这块土地值了钱

下安村与安里闸村以前同属一乡,渠相连、地相接,都处在甘州区城区东郊。过去两村鸡犬之声相闻,村民攀亲结缘,互通有无,和睦相处,几十年来相安无事。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地处城郊的两村土地,一天比一天值钱。两村也靠出让土地获得了一笔笔可观的资金,不少村民盖起了小洋楼,村里的集体积累也都大幅增长。

据事后联合调查组援引一些知情群众的话说,纠纷的引起还确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那是1996年的一天,一位外地模样的商人在争议地段问当地农民:“这里的一亩地多少钱?”农民反问:“你问地干什么?”外地商人说:“买地办工厂。”农民随口说:“一亩地要一万元。”商人高兴地说:“好,很便宜,100亩才100万元。过两天我就来和你们商量买地的事。”农民回村后四处宣扬,两村都把目光集中到这忽然身价达100多万元的土地上,虽然那位外地商人再也没出现,但土地纠纷却由此引发。

两村纠纷惊动了省长

外地商人没有来,但城郊土地值钱却是不争的事实。此后,安里闸村以自己持有原张掖县政府发给的64号林权证上记载争议地段四址范围属安里闸村为由,下安村也以自己持有相同地段林权证以及1989年两村土地详查时的协议书和村界图已明确界定争议地段属下安村为由互不相让,在市区组织的多次协商中,两村各执一词,矛盾越来越大。先后向原市土地局递交土地边界报告和确认争议地使用权属问题的申请,都声称对45.61亩耕地和124.39亩林地、荒地拥有理所当然的所有权。1999年8月2日上午,安里闸二社雇推土机在争议土地上开荒,遭到下安二社群众的阻拦:扣留了推土机,双方发生冲突。5年来,两村先后发生群体性械斗3次,造成数人受伤,并多次到省、市、区集体上访,围堵机关大门,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2000年5月16日,安里闸群众赴省政府上访,受到正值省长接待日的省长宋照肃同志的接待,并当即批示要求张掖行署妥善处理此事。

两份判决无法执行

纠纷发生后,原张掖地委、行署和张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先后多次派出工作组,进行过数十次的协商调解、调查取证、走访座谈,仅在案的谈话笔录就达100多人次,获取历史资料87件,音像资料4盘200多分钟,形成各种案卷9本970多页,主持召开调解会15场次,一次次的调解都因双方互不相让无果而终。

2000年4月12日,原张掖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裁决,认定争议地区的45.61亩耕地属下安村集体所有。同时废止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双方持有的重发《林木林地所有权证》,对剩余的124.39亩林地、荒地待后另行处理。安里闸村不服,申请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复议,2000年8月15日,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原张掖市的行政裁决。安里闸村仍不服,又向原张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张掖中院经过2天的开庭,在逐一核实证据,充分听取争议双方的意见、查明事实后认定:原张掖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决定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适当,予以维持。接判后,安里闸村仍然不服,又上诉至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年4月1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01年9月18日,原张掖市人民政府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争议的124.39亩荒地、林地作出处理:“争议的124.39亩土地属于下安村集体所有。”安里闸村不服,申请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复议,2001年1月21日,原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复议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了原张掖市的行政裁决。至此,两村争议的170亩土地已经有了明确的“说法”,但由于土地属于不动产,有其特殊性,原张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两次宣判执行都因安里闸村不服,拒绝签字执行或两村群众打架而未果。2003年3月,张掖市委政法委召开会议听取了甘州区委、区政府就此问题处理情况的汇报,提出了工作时限和具体要求,并作为全市重大矛盾纠纷予以挂牌督办。

真诚使坚冰解冻

2003年12月初,甘州区在继续做了大量调处工作未果的情况下,请求市上协调处理。从去年12月18日开始至今年4月2日,历时3个半月时间,张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军带领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两村和案件争议现场,先后召开各种会议20场次,走访安里闸村二社群众23户,翻阅法院、土地部门案件卷宗9本。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准备、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3月4日主持召开了由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镇(区)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共40余人参加的案件协调会。利用投影仪和视频展台认真听取和观看了2000年以来原地、市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和两级政府、两级法院的行政裁决、行政判决,逐一剖析了涉案的所有证据。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原张掖市政府和行署的4份处理决定、行政复议决定及中级法院和省高级法院的判决书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应该坚决执行。在广泛听证、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在充分尊重行政裁决、法院判决的基础上,下安村在争议土地范围内给安里闸村二社划拨荒地40亩;如果协调解决无效,坚决强制执行”的会议决定。会后,安里闸的部分群众仍然思想不通,春耕在即,强制执行迫在眉睫,市区两级政法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做好了4月6日强制执行的准备工作,并制定了执行预案,对参与执行工作的300余名干警进行了预演。与此同时,王军带领市、区政法委的同志继续坚持不懈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做安里闸村群众的思想转化工作;上秦镇党委、政府和安里闸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负责同志也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3月31日、4月1日,安里闸村二社群众的思想情绪逐渐缓和,认识逐渐趋于一致,村社干部和绝大部分群众表示愿意接受调解方案,并逐户填写了具体意见,社、村、镇逐级上报了请求协调解决的报告。4月2日,王军同志在张掖市二水厂筹建办公室主持召开了下安村与安里闸村的土地纠纷协调处理签字仪式。之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土地争议现场宣读了一审、二审判决书,并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甘州区政法委、土地、林业、民政等部门领导会同两村村社干部确定了四址界限,栽埋了界桩,这起历时5年之久的重大矛盾纠纷以两村握手言和而得以圆满解决。

留下的启示与思考

僵持5年的纠纷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尊重事实、证据,依法处理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基础。在处理这起矛盾时,市委政法委始终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尊重法律、注重证据”的原则和求得两村友好和睦、长期稳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思路开展工作;以联合调查组调取的证据,两级政府、两级法院的裁决、判决为基础,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力争在维护行政裁决和法院判决的前提下,协调解决,达到“双赢”目的。

以情感人,真诚相待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前提。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和艰苦细致的工作,下安村由寸土不让到让出10亩、20亩、30亩、40亩,安里闸村由全体干部党员思想坚决不通到最后28%弃权、72%同意调解处理,无不是真诚相待的结果。面对两村互相仇视,王军同志分别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摆事实、讲道理,逐个剖析案件因由,分析两村对抗的弊端,强制执行的后果和和睦相处、维护稳定的重大意义,面对面做工作,分析化解矛盾,活血化瘀解怨仇;为了吃透案情,王军同志把9本90多页的案卷仔细翻阅了3遍,对所有证据事实熟悉掌握,争议焦点耳熟能详;为了消除一些群众对事实证据的误解,市委政法委专门筹资4000余元购买了投影仪和视频展台,在3月4日的案件协调会上一份证据一份证据地展示,让证据说话,用事实服人,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和疑虑,力争让群众心服口服。会上,安里闸的一名群众代表感慨地说:“我没想到各级党委、政府做了这么多工作,面对这些事实、证据和政府所做的工作,我感到很惭愧!”为了真正让群众明理守法,认清现实,早日解决问题,王军同志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入户率达到了50%以上,仅召开各种会议就达20场次。事后,两村的群众普遍反映:“市委常委挨家挨户给我们做工作,5年来还是第一次,我们再不能打了,也再没脸闹了,否则对不起王书记,对不起各级领导。”通过真心诚意、面对面的工作,两村群众逐渐认识到,上访、打架无助于解决问题,只能使之复杂化,加剧处理的难度,现在应该冷静思考、吸取教训,各自抱着解决问题的诚意,下决心进行处理。真诚相待为调解解决提供了工作前提。

心系群众、公道正派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关键。在处理这起土地纠纷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工作组,工作深入、细致、扎实、吃苦,公道正派,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王军同志接手这起纠纷后,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解决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从2003年12月18日开始,挤出时间,见缝插针,哪怕群众的思想转化只是稍稍前进了一小步,他都不放过,抓住时机做工作,最终使这一问题在春耕时得以圆满解决。

上下齐心、群策群力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保证。在解决这起纠纷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随请随到,市、区两级政法委、政法各部门和土地、林业、民政、法制、信访的负责同志心齐劲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口径统一、行动统一,上秦镇和东北郊新区的主要领导,下安村、安里闸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下安村二社社长,安里闸村二社社长党性观念强、组织观念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协助做好群众工作。市、区政法各部门从维护全市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政府权威和保护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局出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统一执法思想,积极做好强制执行准备工作,震慑了个别挑头闹事人员,促进了问题的圆满解决。

(《张掖日报》2004年3月23日三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