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意是一枝花凋落时的从容,是一注急流咆哮至下游后的波澜不惊,是缺月挂疏桐的缥缈孤寂,是涛声隐绰、群鸥翱翔的旷远广阔。当我们放慢急切的脚步,一路徐行,一路放歌,诗化的意境便也油然而生。有一种生活叫避世,有一类人叫隐者,他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命群体。人欲应韵和之,却终无法仿效,以淡雅的形式存在,可内中的深意却又无迹可寻。以天地为庐,是诗样的大气磅磗。

诗意地栖居

2010级9班 江山

诗意是什么?诗意是一枝花凋落时的从容,是一注急流咆哮至下游后的波澜不惊,是缺月挂疏桐的缥缈孤寂,是涛声隐绰、群鸥翱翔的旷远广阔。生活也需要诗的点缀,需要诗的氛围。当我们放慢急切的脚步,一路徐行,一路放歌,诗化的意境便也油然而生。

诗意地栖居,是寄情世外的清魂傲骨。

有一种生活叫避世,有一类人叫隐者,他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命群体。而在他们当中,从不缺乏笔墨留香的志士能人。有陶公“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荷锄而耕;有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抚琴,更有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空林踱步。他们便像是一首诗,虽词语零星,寥寥几行,却简洁到难以捉摸。人欲应韵和之,却终无法仿效,以淡雅的形式存在,可内中的深意却又无迹可寻。叫人们细细品完后,只觉余音绕梁,满齿余香。

诗意地栖居,是行走天地的游侠风度。

或许有人问:没有固定住所,没有避风的安乐窝,何谓栖居?非也!以天地为庐,是诗样的大气磅磗。也只有如此居所,才得以安放下这些不羁的灵魂,容纳下如此逍遥的行走方式。“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是李白于绿水荡漾,清猿啼鸣间行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于彭蠡之滨,衡阳浦水旁行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苏子于江渚之上,赤壁孤城下游走。这形形色色游走的孤魂,构成一首空灵的长诗,影影绰绰地飘荡在历史的霜河之上。也许,只有他们的背影是确切的,在天地居所的庇佑之下,他们或是蹒跚,或是飘然,行走出诗的浪漫。

诗意地栖居,是手捧经典的韵味。

坐在静好的午日阳光下,烹一壶茶,捧一本书。或是徜徉在诗的浪澜壮阔中,或是徘徊在词的清秀俊雅里,感受“寒塘渡鹤影”的红楼梦魇,品咂“关关雎鸠”的甜美情感。当我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我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我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我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我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心灵就可以翱翔于诗意的天空。

诗意地栖居吧,看那潮涨潮落、花开花谢、风生水起、日出日落。存在即诗意,栖居亦悠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