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淡的风度

平淡的风度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一种表现是最高境界,这就是超然。从《心中的高原》的许多篇幅中,我感受特别深的,是明明的情感世界。读《心中的高原》里的文章,我就有如沐清风、如饮甘露之快。从这点看,《心中的高原》的价值应是有所升华的。不论因此得志也好,失意也罢,我想都应视为无关紧要,只要能悉心守望着一份平淡,保持着平淡的风度就好。

序二:平淡的风度

朱法元

谢明明是一个平淡的人。

他的工作很平淡。从县里到市里省里,都是坐机关,都是绞尽脑汁爬格子,加班加点摇笔杆子,无私无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壮年时光。

他的家庭很平淡。成年之后,他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过小日子,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儿子成才留学东洋,虽无豪宅也有雅室,一家祥和其乐融融。

他的生活也很平淡。每天两点一线,在单位与家之间徘徊,就像这两头有磁铁,使他这根线从不会偏离轨道。他不饮酒不打牌,不喜唱歌跳舞,不会垂钓江湖,为解几次迁徙带来的孤寂和行文思考带来的苦恼,不幸染上了烟瘾,由此常常遇到妻子埋怨责怪等多种不便,听说还想把烟戒掉,这真是男人的一大悲哀。

然而平淡不等于平庸。平淡之中往往蕴涵着崇高,蕴涵着伟大!

在明明这种平淡人生的表面之下,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炽热火焰。

火焰在地下运行,要么永远沉寂,要么喷薄而出,要么就是化成热能,就像冰岛的地热,以平和的形态出现,贡献于人类。

窃以为,读明明的《心中的高原》,就可以窥见他心中的这团火焰,正像地热般缓缓涌出,把温情暖意洒向人间。

遍览诸文,掩卷思之,我在感慨感动之余,又有四字感悟,这就是:超、情、高、大。

“超”即超然。智者的平淡,就在于他能参透世事,然后淡然处之。身居政界的核心部门,耳闻目睹的人间万象,所接触的世态炎凉,该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千奇百怪!人非圣贤,谁没有理想追求,谁不会推人及己?特别是对于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者来说,当自己的付出与获得很不成比例的时候,或者当黄沙掩金人不识、锥子虽尖不入袋之时,应该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都是正常的,都不应该对之苛责强求。但有一种表现是最高境界,这就是超然。我不知道明明是否遇到过诸如此类的人生际遇,只是他的文章里面,确实贯穿了一种对人对己对事对世的禅心佛境,你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感悟到那种平静处世、淡然于事的襟怀。

从《心中的高原》的许多篇幅中,我感受特别深的,是明明的情感世界。别看他平时不善言语,看似冷酷,其实他的心中盛满了情感,而且那情感是那么细腻,那么绵长。对长辈亲朋,他的情浸入肺腑,痛彻心肝;对故乡山水,他的情化为诗歌,在心中永远吟唱;对工作事业,他的情就是热爱珍惜,尽心尽责,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实际上情与欲是截然不同的,情指向利他,欲指向利己;情是付出,欲是索取。两者方向截然相反。比如,爱情是给人以爱,而性欲是想占为己有;友情重在能为朋友做什么,而酒肉朋友只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对工作的热情,是事业心强的表现,是想在其位谋其政,说大了是贡献于社会人民,往小处说也是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手里的几个工资。而官瘾钱瘾之类的欲望,则是不择手段谋取私利,贪得无厌据为己有。因此,有情的人是最愿意付出的人,是最可信赖最可与之交往的人,亦是最应得到重用的人。

在我眼里,明明是个高士。高士者,高雅、高洁、高尚之谓也。读《心中的高原》里的文章,我就有如沐清风、如饮甘露之快。他能在生活中品出真谛,在事物中寻找哲理,在事件中舒展壮怀。特别是对过去生活用品的追思,对故乡旧事旧景的念想,既给人以淡淡的乡愁,又把人引入对美好生活的怀念。而在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感悟中,又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他对生与死、义与利、爱与恨的观点,给人以有益的启发。就是于一烟一酒、一茶一水之间,也像朋友相见,轻谈细论,挥洒自如。

毕竟明明长期供职于党政机关,在他的心里,自然时刻装着大局,系着民生,而这种“职业习惯”竟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的文集之中。当然这里没有口号,没有说教,而是一种思维的线条、思想的流露。读到一些诸如科学发展、环保、德政、体制机制建设等的思考时,我们就会自然产生共鸣。古人云: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离开了大局,离开了治国之政、理国之道、维国之序的关注和忧虑,文学的功能又从何谈起呢?从这点看,《心中的高原》的价值应是有所升华的。

我和明明是修水同乡,有着“修水人”相似的性格。这种性格究竟是不是先贤黄庭坚、陈寅恪等遗传下来的呢?我等不敢妄言之,更不敢胆大妄为与他们相提并论。但他们那种秉性、那种风格,确实在很多修水人身上见得到。那些东西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也说不清道不明,反正生成的脾气,改也改不了,既不为之自豪,也不为之自卑。不论因此得志也好,失意也罢,我想都应视为无关紧要,只要能悉心守望着一份平淡,保持着平淡的风度就好。明明要我为他的大作写序,我在拜读之后,战战兢兢地写下了上面这些话,希望能起到门童的作用,为读者诸君作个引荐。

2009年8月8日于南昌三纬书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