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悄然来临的第三次工业化

悄然来临的第三次工业化

时间:2023-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去年别人给我推荐了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直没有机会阅读。按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描述,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数字化革命,将带来制造模式的重大变革,大规模流水线制造从此终结,人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

悄然来临的第三次工业化

去年别人给我推荐了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直没有机会阅读。从北京开会回来,在飞机场买了一本,仔细阅读一遍,这本书给我以巨大的吸引力。自2012年6月以来,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广泛流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这本书的影响可以与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在中国出版的《第三次浪潮》相媲美。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消息一样,能源民主化将从根本上重塑人际关系,它将影响我们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在21世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以英国纺织机械化为标志的使人类能够对以煤炭为能源的蒸汽机以及工厂进行系统管理和操作,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福特汽车工厂在20世纪初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石油经济和汽车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现在正在兴起的、以一个大家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3D打印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就是数字化制造。数字化革命已经好多年了,但是数字化在制造业进行革命性变化,只是从现在才开始。3D打印机实际上是一种制造机械,跟激光成形的技术一样,它把一个物品分成很多层,然后像打印机一样,一层一层一行一行把它打出来,最后把它成形,这就叫3D打印机,它利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逐层增加材料,最后变成一个零件或者一个汽车甚至一个房子。

在该书中作者概括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能源生产与使用革命。我们目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生活消费方式所依赖的化石能源已经逐步进入枯竭期,需要在理念、技术、资源配置、消费习惯、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转型以开发可替代的再生性能源,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生产方式变革。现在的生产方式是大规模标准化、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方式;新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方式,标志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第三,制造模式变革。制造业主流制造模式从削减式转变为叠加式制造,这一变化本质上是制造业数字化带来的,数字化叠加式制造则是快速成形,“打印”出来。第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我们现在的生产组织方式为“集中生产,全球分销”,先要盖厂房,从全世界采集原料,生产后再运送到各地销售,运输成本高,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都很大,浪费了不少资源。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则不一样,它叫做“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它不需要今天这样的工厂,只需要3D打印机就可以真正做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第五,生活方式变革。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购物在3D打印店里就能完成,这才是真正的体验式消费,边消费边生产。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家用3D打印机,像从前那样自给自足,这就叫做反城市化。第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新型的高技术服务业行业。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同时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原有服务业部门的重构。第七,形成了三新企业。“三新企业”比如新兴电子商务、数字内容和文化创意、信息感知和物联网等领域,都是以“人脑+电脑”为主要特征、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平台、以“商业模式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为支撑。这些产业顺应市场需求而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整合、自我拓展能力,生命力强、爆发性好。新涌现的“三新企业”呈现出新特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以“高科技+资本”的要素聚合为发展动力。第八,人类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价值观是决定人类行为取向的观念,是各种观念中的核心因素。新工业革命是一场认识与实践的大变革,这必定也是一场价值取向的大转变,其关键是从生存价值向创新价值的转变、从个体价值向类价值的转变、从人类价值中心向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大自然价值中心的转变。价值观的这三大转变与自然观、人类观、文明观的转变是相统一的,这是因为,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统一认识,必定会在价值取向上、实践追求上发生重大转变。

按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描述,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数字化革命,将带来制造模式的重大变革,大规模流水线制造从此终结,人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第三次工业革命甚至还可能带来反城市化浪潮,取代城市化生活的将是一种分散、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方式。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区的繁荣。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曾经支撑我们生活方式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正在日渐枯竭。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作者敏锐地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的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的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的基础设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也将在21世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2013年9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