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啼笑皆非的“婚礼”

啼笑皆非的“婚礼”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12月28日下午,“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教材修订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行20多位大学老师到三亚市东郊“黎族民俗村”出游,由导游导演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婚礼”闹剧。不久,一位黎族青年主持人宣布,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要模拟举行黎族式的婚礼。然后,司仪宣布“婚礼”结束,我们脱衣摘帽,告别“阿妹”,步下竹楼。答曰,因无凭据,不好退回,一位付了100元额外“婚礼费”的青年教师,只好自认倒霉。

啼笑皆非的“婚礼”

2001年12月28日下午,“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教材修订会议”结束后,我们一行20多位大学老师到三亚市东郊“黎族民俗村”出游,由导游导演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婚礼”闹剧。

一进民俗村,导游引我们上到一座两层高的竹楼。来到楼内,一群彩衣短裙的黎族姑娘欢迎我们,把我们带入东边的大屋内。屋内墙上挂着黎族饰物,桌上摆放着黎族用品,周围摆放着椰树干制作的矮凳。我们落座后,那些黎族姑娘间隔坐在我们男士旁边,为我们穿戴黎族特色的红色衣帽。不久,一位黎族青年主持人宣布,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要模拟举行黎族式的婚礼。我们男士成为黎族“阿哥”,那些姑娘变成“阿妹”,而同来的女士们成为观众。

致辞后,这些姑娘热情起来,问我们从那里来,路上辛苦了等等。在这位黎族青年主持下,黎族姑娘共同唱起了“阿哥亲”的情歌。歌毕,主持人要我们起立,面对东方,合掌祭祖,再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接着,阿哥要背着“阿妹”入洞房,我的“阿妹”见我年事已高,未让我背着进入洞房。我们来到洞房,“阿哥”与“阿妹”又结伴而坐。这位主持人又说,按照黎族风俗,在洞房里,“阿哥”要送礼物给“阿妹”以表情意,如礼品未带,可折成人民币“49元”(取七七牛郎会织女之意),统一由他代收,如没带零钱,可交50元整票,余下一元零头保证退还。既然是黎族风俗,不好违背,唯有照办。他又接着说,“阿哥”还可自表心意,多少钱数不限,当然,越多越好。我们又得照办。然后,黎族姑娘各用右手揪我们的左耳下垂,表示亲昵,又相继给我们带上三个挂坠,分别是两个槟榔核和一块有图饰的金属牌,还剥开糖果给我们吃。然后,司仪宣布“婚礼”结束,我们脱衣摘帽,告别“阿妹”,步下竹楼。我们又来到第一个景点,想留个影,景点的黎族姑娘又热情为我们穿黎族衣戴黎族帽,又被揪了一次耳垂。留影后,才知道也要收费。她们拿来景点说明书要我们看,上面写道,一个景点照一次相,收费5元,我们照了一次,却要交15元,原因是揪耳垂要加价。

怪哉!这是怎么回事?联系到竹楼的“婚礼”,大家议论起来,事先不说,事后收费,也不给发票,有受骗“挨宰”的感觉。问起导游,怎么回事?他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骗我们。同行的刘宝成教授当即用手机向海南旅游协会投诉,协会表示这种做法不对,要处理。此后,我们的游情降温,观看黎族歌舞、逛旅游商品市场时,小心翼翼,不敢贸然接受村内黎族同胞过分的热情。

出了“黎族民俗村”,上了旅游车,一位“黎族民俗村”的干部来到车上,向我们赔礼道歉,并把“49元”退还,但也把三个挂坠收回。有人问,额外费呢?答曰,因无凭据,不好退回,一位付了100元额外“婚礼费”的青年教师,只好自认倒霉。

这种民俗,是否确凿,不得而知。但这种以民俗为名,引君入瓮,加以诱“宰”的做法,不知是谁的发明,但它却给“黎族民俗村”蒙上了阴影。

投诉虽胜,却令我扫兴。它给我留下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郁闷心情!

(2002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