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画引人遐想

岩画引人遐想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夏亡后,陵园无人管理,不断遭受盗掘,饱受摧残,面目全非。贺兰山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祈求的“艺术心态录”。1987年以来,有关部门对贺兰山岩画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仅登记、拓描的岩画就达2 000多幅,个体图案超过2万多个。贺兰山岩画约300多幅,分布在约0.38平方公里的山谷中。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各类动物、日月星辰以及放牧、射猎等形象,反映了古代各个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岩画的山脚处,均有介绍文字和

王陵、岩画引人遐想

应邀,2001年3月22日上午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厅局级党政领导,作WTO报告。因23日上午要赶回北京,22日下午在经贸厅小王陪同下,急游西夏王陵和贺兰山的岩画,以解我从媒体中留下的悬念。

谜一样的西夏王陵

从公元1038年到1227年间,我国西北有一个与宋、辽(金)鼎立的少数民族的王国——“大夏”,都城为现今的银川市。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被史学家称为“西夏”。西夏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有光辉灿烂的文化。1227年蒙古人入侵,西夏人(党项族)被杀戮或逃亡,都城被烧,陵墓被掘,大量西夏典籍随之湮灭。

在中国古代史中,独绝西夏史,使西夏成为难解的千古之谜。而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的遗迹,却能使人领略到盛极一时的西夏气势。

我们的车离开银川,从北向南行驶在银川西郊的国道上。不久,国道西面到贺兰山脚下的黄色平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窝窝头似的土垛。司机告诉我,那就是西夏王陵群。车穿过两座红色墙基的塔楼进入王陵景区,来到1998年后对外开放的西夏博物馆。

从导游材料得知,西夏是党项族贵族建立的政权。在近两百年中,它们吸收唐宋文化和建制,崇信佛教,发展经济,确立外观与汉字相仿而笔画繁多的文字。西夏王接受唐赐姓,与唐和好。后与宋朝时而和好,时而交恶,与宋朝、辽(金)形成“三国”鼎立。

在导游小姐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五个展厅,看到了研究人员历尽艰辛,调查、发掘、发现、收集西夏文物,数以万计。其中有:西夏时代的文臣雕象,骑射武器-弩机,细铁丝构成的军人护身铁衣,宫殿柱基的女人型石雕,充满佛教文化的画圈;建筑材料、生活用具及石、陶、瓷、铁、金、骨等多种质料的随葬品,如高达1.52米,造型奇特的绿釉琉璃鹈吻,白色沙石质的雕龙石栏柱,通体圆雕、造型生动的石马、石狗;各种姿势的男女像石雕座碑,重达188公斤的模铸镏金铜牛;形象生动细腻的人物竹雕,以及各种金铁铜制用具等。它们都反映了西夏时期冶铸技术和建筑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令人叹服!

在陈列室的最后部分,看到再现西夏王陵的沙盘。在贺兰山东麓到黄河之间,布列着9座帝王陵墓和140多座官僚勋戚的陪葬幕。每座帝陵,都各自成为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富丽堂皇,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规模相当于北京的明代“十三陵”。各个陵园的布局大致相同,方向都朝南稍偏东。陵园由角楼、门阙、碑亭、内城、献殿、塔状灵台、神墙等单个建筑组成。四座角楼,分别布列在陵园的四角。陵园既参照了唐代帝陵的基本特点,又仿照了宋代帝陵的一些布局格式,又有西夏独有的特点,体现了西夏文化与汉族传统文化的结合。整个陵区东西宽约4.5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

西夏亡后,陵园无人管理,不断遭受盗掘,饱受摧残,面目全非。惟有高伫的黄土陵台、残迹默默地屹立于黄色平原之上,成为西夏王朝的见证。西夏王陵不仅是西夏王权的象征,而且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1988年1月和8月西夏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几十万人的国内外游客。

离开西夏博物馆,进入陵园遗迹区。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脚下,广阔的黄色原野和岗丘上,散落着一座座大大小小黄色的棱骨外露的陵台,在阳光照耀下,雄浑壮观。我们在西夏陵碑留影后,步入瓦砾、残片处处可见的泰陵景区。

泰陵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原的阙台、陵台尚存;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可见。陵园北高耸一个塔形高约20多米的棱锥形夯土台,用黄土密实层层筑成,八面七级,夯土台有密密麻麻的椽洞,台底周围以铁丝网围护。陵台周围散有大量瓦片、瓦当、滴水等建筑物残片。献殿与陵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形似鱼脊的用沙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长50米,北端为一盗坑。

陵台等建筑物历经千年风吹雨淋仍能如此坚固,主要得益于西夏高超的夯土工程技术。西夏陵的夯土主要原料为黄土,辅助原料是砾石,以及木棍、树枝的碎段。这些黄土和砾石等按一定的比例掺和后使用,具有坚硬、牢固、基础稳定的特点,我到残留的城墙跟前,想掰一块下来,都很困难。

我围着泰陵巨大的陵台转了一圈,在其西南角神墙的高处留影,然后漫步在巨大而荒凉的陵园的废墟上,脚下的残砖断瓦不时让我躬下身来察看,看看是否有值得留存的记念品。众多的残砖断瓦,巨大厚实的陵台,断断续续的陵园围墙,引我遐想,使我在博物馆看到的沙盘陵园得以再现。

透过外形虽毁、骨架尚存的这些遗物,我仿佛看到红墙绿瓦、阙台高耸、献殿奇伟、陵台瑰丽、角楼飞檐、碑亭肃穆、气势恢宏庄重的帝王陵园。终因西夏王朝的内部争斗,招引外族铁骑下灭绝性的涂炭,失去辉煌。残留的陵塔给后人以启迪,以联想。

不知不觉,已近下午4时半,因要去30公里外的贺兰山观看岩画,只好带着感叹,前往贺兰山。在车上,诌诗一首:两百年间确辉煌,内争招致铁蹄亡;众多文物发人思,残存陵冢探史殇。

古朴浪漫的贺兰画廊

离开西夏王陵,顺着国道,从南向北,赶往贺兰山口观看岩画。经过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路过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沿着贺兰山脚下的公路,来到贺兰口岩画处。一座丁字形的巨大的混黑色的石碑上书写着“贺兰山岩画”,石碑下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司机让我仔细观看它们,才知石块上面有各种刻凿出来的岩画。

贺兰山是我国的西北屏障。自古以来,匈奴、鲜卑、羌、柔然、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贺兰山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祈求的“艺术心态录”。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上,写有发现贺兰山岩画的记载:“石上之自然有纹,尽著马虎之状……故亦谓之画石山也。”1987年以来,有关部门对贺兰山岩画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仅登记、拓描的岩画就达2 000多幅,个体图案超过2万多个。

贺兰山岩画约300多幅,分布在约0.38平方公里的山谷中。贺兰山岩画最早的是6 000多年前的作品,春秋战国、西夏、元、明等各个时期也都留下了岩画。贺兰山岩画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各类动物、日月星辰以及放牧、射猎等形象,反映了古代各个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

我们顺着山谷边的石道,听着沟渠内从山上流下来叮冬作响的山水,在夕阳的余辉下,进入山口,观看路边、山岩石上的岩画。在岩画的山脚处,均有介绍文字和岩画图样的金属版牌,再以酱红色纸作成的指标指出山体岩画的位置,使我们容易找到原迹。岩画是在贺兰山铁青色的岩石表面,用硬物刻出成灰白色道纹的图画,须仔细辨认才能看出。其中最多的岩画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单,多数画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对眼睛。岩画中的人面形有的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表现女性的岩画十分有趣,有的留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有的岩画表现了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有大耳高鼻、满脸长毛的古怪人面形,有的嘴里衔着根骨头,可能是表现人们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另外,还有许多动物岩画,还有部分手、太阳的岩画。总之,古代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在这里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

从刻画的艺术上看,岩画是古朴的、稚拙的、粗犷的。它们像儿童作画,既刻画其所见,又直抒其所想,颇得天真自然之美。岩画线条古朴壮美,粗犷奔放,起到庄严中见活跃、方正中显变化的艺术效果,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些岩画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祖先浪漫天真的艺术天才,也为后人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由来、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令人惋惜的是,有些岩画的石面已风化脱落,岩画原迹有些消失。它是时间久远、自然而成?还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不得而知。

我看得入神,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色暗淡下来,岩画更难辨认。我们只好向贺兰山谷深处的画廊告别,带着余兴未尽的心情返回银川。可谓:贺兰山谷仓促游,岩画处处引兴头;夕阳无情催我归,何时再来此地游。

(2001年3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