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览黄帝陵

观览黄帝陵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揭开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帷幕。为纪念黄帝,在桥山建黄帝陵。自春秋战国开始,清明祭黄帝陵成为帝王将相和民间习俗,经久不衰。黄帝陵左前方,立有祭祀大钟。在碑亭与黄帝陵墓间有“桥山龙驭”四字石碑。黄帝陵正居龙口之中,如“龙珠在颚”。离开黄帝陵,来到黄帝庙。庙前广场广阔,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拜谒黄帝陵的起点。据说为黄帝手植,称为轩辕柏。从脚印看,黄帝身高在两米以上。

观览黄帝

1998年5月中旬,在西安为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讲课间隙,在邢老师等陪同下,出游黄陵县,观览黄帝陵

先观黄帝陵

15日晨,车离西安,行驶在西铜高速公路上,眺望关中平原,一望无际的麦田。铜川过后,进入山区,两旁高山怪石嶙峋,山上洋槐花盛开,路边不时出现各种颜色的蜂箱。进入黄陵县境不久,车停在桥山脚下。我们拾阶登山,前往黄帝陵,沿途古柏参天,满目苍翠。

文献记载,在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中,黄帝为五帝之首。他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生于陕北黄土高原。他率领自己的部落南征北战,逐鹿中原,威震天下;并“教民耕田播谷,植桑养蚕;始制舟车,以济不通;发明文字,首创典章;划野分州,缝衣造房;作甲子,造律吕,定历数,建医学”。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揭开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帷幕。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为纪念黄帝,在桥山建黄帝陵。自春秋战国开始,清明祭黄帝陵成为帝王将相和民间习俗,经久不衰。

帝陵前约百米处,有一石碑,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名曰下马石。祭陵骑马乘车者,到此要下马弃车,步入陵园拜谒,以表虔诚与崇敬。

在魁星门外右边,立有“汉武仙台”石碑。碑南为汉武帝祭黄帝陵时的祭台,台高13.3米,下围120米,上围为22.5米,有石阶通台顶。顶周为茂密、高大的柏树簇拥,台周有大理石栏杆,栏基为海水托日浮雕。此地传说,登仙台一次,可增寿一年。

在魁星门左边,建有1992年12月9日定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石碑,上书:“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帝陵国务院总编号第62号古墓葬分类号第一号”。

黄帝陵左前方,立有祭祀大钟。钟通高1.95米,象征黄帝为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钟重5 000斤,寓意中华民族5 000年的历史。黄帝陵前建有飞檐四翘,砖雕美的高大碑亭,亭内巨大的碑石上,刻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个金光大字。碑亭四周有四根巨大红柱,前面靠内两根红柱上的楹联为:中华国脉承龙脉 黄帝英魂壮民魂。靠外的两根红柱上的楹联为:奠华夏宏大业绩始祖恩德泽万世 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

在碑亭与黄帝陵墓间有“桥山龙驭”四字石碑。表明黄帝驾驭巨龙,从桥山腾空升天。黄帝陵墓为一个大土丘,高3.6米,周长48米,围以透空的砖墙。

陵墓四周是古柏群,多达8.2万余株,千年古柏有两万多棵。古柏枝繁叶茂,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挺拔巍然。陵墓后盘龙岗有两株高大、躯干刚劲的无叶古柏。树肌呈螺旋状而上,纹络如虬龙缠绕,末梢酷似“龙角”,起名为“龙角柏”。龙角柏周围的古柏皆枝繁叶茂,唯独它无叶而千年不朽,神奇至极!香港一华人看过,惊叹不已,特出资十万元予以保护。龙角柏生长在盘龙岗两侧,而桥山地貌正如一尊盘龙,昂首向天,尾扫东南。黄帝陵正居龙口之中,如“龙珠在颚”。

在黄帝陵周围宽敞的陵园内,不时出现新植的柏树,旁边立有某某亲栽和纪念香港回归而载的字样。

在浑厚悠扬的撞钟声中,坐落在高大茂密、旺盛敬香烟火环绕弥漫中的黄帝陵,显得古朴、典雅、庄严和肃穆。

历史不计,仅1984年以来,海内外朝拜黄帝陵者,已超过三千万人。

后览黄帝庙

离开黄帝陵,来到黄帝庙。黄帝庙位于黄帝陵东南庙区居北面南,隔沮水河与印台山相望。庙院呈长方形,长139.8米,宽83.3米,总面积17.3亩。

黄帝庙山门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庙门台基高出广场台基近三米。正门上悬挂匾额,上书“轩辕庙”三个笔法苍劲有力的金黄大字,是原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

庙前广场广阔,占地1万多平方米,是拜谒黄帝陵的起点。整个广场是用5 000余块天然大块河卵石铺砌,它们来自陕西省秦岭山下的蓝田县。广场中间有五块特大的河卵石,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广场东侧有七块原石点缀成七星的形状,称为“七星石”。

沿庙轴线建有横跨印池的轩辕桥。桥头雕有上古时代的各种图案:日图,月图,五行图,四灵图。

刚进庙内,几株高大雄伟的古柏令人震撼。树高19米,树围11米,七人围抱不合拢,堪称“世界群柏之冠”,历经5 000千余年,依然根深叶茂。据说为黄帝手植,称为轩辕柏。另一古柏,斑痕密布,若似断钉在内,纵横成行,枝干皆然。每每元气复始,则有柏液渗出,积聚成球,晶莹可观,令人称奇。史载:汉武帝巡朔方还,挂盔甲于此柏,名曰挂甲柏。

穿过古柏群,沿中轴线进入诚心亭。亭上对联为:观天地生物景象 读古今经世文章。前来祭祀黄帝的人们,在此要整理衣冠,平静心情,准备祭拜。

继而进入碑亭,碑亭的明柱上写有对联:纵横三万里,上下五千年。碑亭内存放着国共领导人的文物。其中有:孙中山先生1912年祭祖代表团题写的“祭黄帝陵词”: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我先;蒋介石1942年敬题“黄帝陵”的石碑;毛泽东1937年4月5日为黄帝陵亲笔撰写的祭文

再前往是祭祀大殿,建筑于方形平台之上。大殿庄严肃穆,雕梁画栋,神龙腾空,鸾凤翔游,四角拱翘,悬挂铜铃。大殿内中央悬挂“人文初始”匾额,对联为:五千年创造文明 十亿人尊崇美德。殿内供有轩辕黄帝墨玉浮雕象,神龛上雕刻着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的神灵。五色彩带,从殿顶垂梁而下。

在碑亭东北处,立两个高大石碑。一为江泽民同志于1993年4月5日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另一为李鹏同志于1992年9月26日题词: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轩辕庙东侧建有回旋式长廊,内部存放着50余块石碑,为明清帝王祭文,重修碑记及名人题词、赋诗与词。

在轩辕柏不远处,栏杆内有一青石,上刻约半米长的一双硕大脚印,传为黄帝所留。从脚印看,黄帝身高在两米以上。

黄帝手植柏西北方形平台上,有大型河卵石。河卵石上天然的花纹图案,远看似“女娲补天”,近观又象“夸父追日”,被称为“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石。

距此石不远处,有黄陵八景碑,碑上写明,黄陵八景为:桥山夜月聚风光,沮水秋风透体凉,南谷黄花开晚节,北岩净石耐寒霜,龙湾晓雾迷长岸,风岭春烟接暖岗。遗憾,来时短暂,不能领略八景的美妙风光。

(1998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