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力更生,自悟成佛

自力更生,自悟成佛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禅宗认为,人的本来面目清净无染,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逐物迷己,从而导致了本心的迷失,成了凡夫。这种事只有自力更生,靠自己去解决,别人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师”、寺院等外界的环境、条件不能解决的,外界的因素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在事物的变化中,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次借调工作获得的经验,后来成为曾荫权被哈佛大学录取,攻读公共行政硕士学位的关键。

自力更生,自悟成佛——禅宗特色之二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具足”佛性。可是,既然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却又不是佛呢?

禅宗认为,人的本来面目清净无染,随着自我意识的产生,人们逐物迷己,从而导致了本心的迷失,成了凡夫。所以有佛性不等于是佛。

六祖慧能大师说:前念迷是凡夫,后念觉就是佛。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这种从“迷”到“悟”的根本转变呢?

宋朝时,一个叫道谦的和尚在大慧宗杲禅师处学禅,后成为他的继承人。

一次,大慧命道谦去千里之外的长沙给张紫岩居士送信。道谦想:我参禅二十多年一直未能开悟,现要外出办这趟差事,肯定会耽误我悟道的大事啊(古代需步行往返,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他很不愿意去。师兄宗元禅师听说后,便斥责他说:“不可以在途中一路参禅吗?去,我和你一道去。”道谦不得已,只好上路。

途中,道谦心里很难过,流着眼泪对宗元说:“我一生参禅,却未能入门,今又途路奔波,这可怎么办啊?”

宗元说:“你只管对你多年来所参得的、悟得的,还有圆悟(克勤)师、妙喜(宗杲)师为你说的,全都不要去理会。一路上凡能代替你做的事,我都替你做。但有五件事我替代不了,必须要你自己承担。”

道谦问:“五件什么事?我倒想听听。”

宗元说:“穿衣、吃饭、屙屎、撒尿和行路。”

道谦一听这话,猛然大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宗元见状,说道:“这下你可以去送信了。你往前走吧,我先回去了。”

于是宗元中途提前返回,道谦则独自去往长沙送信。

道谦禅师悟道前的话和心理,反映了参学者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注重向外驰求,执著于外在的环境、条件等形式,如在寺庙里用功,有师父讲法等。殊不知“明心见性”如同“穿衣、吃饭、屙屎、撒尿和行路”一样,完全是自己的“本分事”,必须向内心去求,靠自己做主解决,而靠别人、靠寺庙、靠环境都是解决不了的。

类似的故事还有:

一个学僧请教赵州禅师:“怎么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听后默不作声,起身往外走,说:“我内急,要去茅房”。

走了几步,赵州又转过身来说:“你看,就这么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做。”

赵州以“这么点小事”启发学僧:参禅悟道就像做解决内急的“小事”一样,是要靠你自己“做”的。而且,你那个“做小事”的就是佛,你须自己领会啊。

再看一个禅宗公案。

黄檗希运禅师,是著名的临济宗开创者临济义玄的师父。

有一天,黄檗登上法堂,这时法堂里挤满了从四面八方前来听讲禅法的人。黄檗见如此众多的学人,便问:“你们到此来寻求什么?”并站起来以杖赶之,众人仍不散去。

黄檗坐回原处,对众人说:你们都是些懵懂汉,这样怎么称得上是求法证悟呢?真让人取笑。不要见人多的地方就去,只图热闹。你们自称远行参禅的云游僧,也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你们可知大唐国里无禅师吗?

黄檗的话立即引起了人们的疑问:“现在各方面的禅门高僧都聚众讲说禅宗大法,为什么你却说无禅师呢?”

黄檗答道:“我不是说无禅,只是说无师。你可知道马祖道一大师门下有八十四位弟子,真正得大师正法的也不过两三人。”

中国禅宗发展到黄檗希运禅师所处的中晚唐时期,正是很兴盛的时候,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等大师们的继承人遍布各地,可是为什么黄檗却说“无师”呢?

其实,黄檗否认“师”,意在告诉人们:禅到处都有,佛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主要靠自己去领悟参透,光靠“师”是没有用的。

以上故事,解答了我们上面的问题。实现从“迷”到“悟”的转变,就像宗元所说的五件事,赵州的“小事”,是每个人本分之内的事,从根本上说须靠自己“本心”的发现和觉醒,而非靠外界的种种条件因素。这种事只有自力更生,靠自己去解决,别人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师”、寺院等外界的环境、条件不能解决的,外界的因素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

禅宗的这个道理,与我们所学的哲学道理是相通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在事物的变化中,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鸡蛋”这个内因,再合适的温度也不能孵出小鸡。

《国际歌》里有一句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把上面禅宗故事的“悟道”,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烦恼的消除、痛苦的解脱、困惑的解除、心灵的解放、恶念的灭除,乃至于困难的克服、事业的成功、成就的取得等等,上面的道理都是适用的。

下面一个故事颇能说明问题。

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是怎样从一个推销员到“特首”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一过程吧。

曾荫权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警察,收入微薄,全家八人曾挤在一个宿舍。曾荫权作为家中长子,很小就要打工补贴家用。

1957年,曾荫权通过小学会考进入华仁书院读中学和预科课程,这是一所香港名校。但是,在这里有一段时间,曾荫权迷上了中英文课外读物和连环画,不爱学习正课。结果,中学三年级时他的作文不及格,从“乙班”被贬到学生成绩最差的“丁班”。这件事给了曾荫权一个深刻教训,他视此为奇耻大辱,转而发奋读书,终于升入“甲班”。

1964年,曾荫权预科毕业,被香港大学建筑系录取,但因家境拮据,被迫辍学打工养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药行当药品推销员。在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自己“拿着各式各样的药物,逐家医院拍门,向医生费尽唇舌推销产品,日晒雨淋,殊不好受,汗水不知流过几多,冷眼千百回”。

两年之后,没有大学学位的曾荫权考入港英政府做一名公务员,别人常问及他的学历,这使他有段时间感到很自卑。但他克服了最初的自卑,对自己和工作要求甚为严格,工作努力,做事谨慎负责。1974年他进入财务科,逐渐受到财政司司长的赏识。1977年,没有大学学位的他被司长推荐到马尼拉的亚洲发展银行总部,借调一年从事地区财务分析工作。这次借调工作获得的经验,后来成为曾荫权被哈佛大学录取,攻读公共行政硕士学位的关键。

在哈佛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来后,曾荫权步入权力核心,一直在港府负责财经工作,1995年成为香港首位华人财政司司长,打破了一百多年来由英国人担任此职的传统。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香港期间,身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在险境中动用港府1200亿外汇储备基金,入市狙击金融大鳄、国际炒家,稳定了股市,引导香港渡过了这场风暴。

故事中有几处很值得我们品味。

一是在华仁书院这所名校时,曾荫权也有过因功课不及格从“乙班”被贬到“丁班”,以及发愤学习后又升入“甲班”的过程。应该说,这前前后后的变化,原因主要在主观方面,之前是因为“自迷”,其后是因为“自悟”。

二是作为港英政府的一名公务员时,没有大学学位的曾荫权也有过自卑的时候,是他克服了这一不良心理,努力工作,才得以改变境遇。

三是曾荫权家境贫寒,在初入社会时又缺少像样的学历,应该说“先天条件”是很差的,如果没有后天的自我努力、积极向上,或者说没有“自心”的觉醒,很难想象其结果会是怎样的。

人们大概都认可这样的说法:你可以把孩子送进一个好学校,找好老师,但是孩子学习成绩会不会好、能不能成才,关键还在于孩子自己。很多时候,虽然外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但是如果自己不努力,事情仍然不会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佛教信徒遭遇水灾,洪水滔天,淹没了房屋。他爬上屋顶,危急中他想到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于是急忙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赶快来救我啊!”

过了一会儿,来了一只独木舟,舟上的人要救他,但信徒却摇头说: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我的。

又过了一阵,一只小船来了,船上的人叫他赶快上船,信徒还是摇头拒绝说:观世音菩萨会来救我的,你们走吧。

后来,又有一艘大船经过,人们纷纷喊他上船,说洪水越来越大了,你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但信徒还是同样拒绝了救助。

看过这则故事,人们可能都会笑这个信徒太傻,对他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但这个故事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滔滔洪水中,那个信徒获救的外部条件应该说是已经具备了的,因为观世音菩萨实际上已经三次化身来救他;但他最终能不能得救,还在于他肯不肯迈出那属于他自己的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说,在于他肯不肯“自救”。故事中,信徒始终不肯迈开他自己的那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上船去,所以最终是不能得救的。自己不肯迈步上船,不肯自己救自己,即使是佛和菩萨也是无能为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