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雨中的思乡曲

雨中的思乡曲

时间:2023-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雾雨蒙蒙,把我带回了春节时节重庆的故乡。中国农业社会的这个传统让远方的游子有了归属,让孩子有了可以避风的港湾。年夜饭呀,成为凝聚一个家庭、亲情的仪式,锻造了中国的人文之魂。孩子对春节的记忆来自家人亲情的表露。春节,一个亿万中国人魂牵梦绕的节日,一个维系中国家庭的传统礼仪,只要地球上还有中国人这个宗族,这个古老的传统还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不断地被中国人重复下去,发扬光大。

雨中的思乡曲

项晓炜

大约是故乡的冬季总是烟雨蒙蒙,所以无论旅行到何地,只要出现这样的景物,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儿时在重庆的时光。

烟雨蒙蒙,坐在伦敦西北郊的办公室里,看着小雨淅淅沥沥地打在拼花的玻璃窗上,沙沙地作响。屋外的草地过雨后更加青翠,一层薄雾时隐时现地慢慢地从草地上升腾飘动,把花园中的水法、游廊遮盖、隐去,仿佛周边的景物都凝固了,一切如此朦胧,安详。白色大理石上的吊钟滴滴答答不倦地行走着,深褐色的墙围子在橙黄的壁灯照映下,古意盎然,一切如此宁静安详,不断地提醒我这座英伦百年建筑昔日的辉煌与荣耀。

潮湿的空气溜进我的鼻腔,我紧紧地抓住这一瞬间景物的相似给我的灵光,好像是婴孩寻找母亲温暖的怀抱,又好像去拥抱记忆深处最幸福的一刻,一种既熟悉又遥远的人生记录。雾雨蒙蒙,把我带回了春节时节重庆的故乡。

孩童对于春节的记忆来自舌头。每到春节这个重要年节,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有父母都会提前几个月开始准备大年三十的家宴,为了一家的团聚忙碌着,准备着。咸肉做好了,香肠做好了,风鸡、酱肉在屋外的窗檐下排成了行,白白的汤圆面、黑乎乎的猪油黑芝麻汤圆心、红红的胡萝卜什锦素菜慢慢地摆满灶台,妈妈做的卤肉、卤鸡蛋在冬日的阳光下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香。幸福不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一顿饭吗?中国农业社会的这个传统让远方的游子有了归属,让孩子有了可以避风的港湾。年夜饭呀,成为凝聚一个家庭、亲情的仪式,锻造了中国的人文之魂。

孩童对春节的记忆来自声音。睡觉前,爸爸妈妈在床边低声商量年饭的窃窃私语,商量给孩子压岁钱、给老人做新衣服的讨论,就像一声声的号角,昭告这一年中最重要时刻的临近。性急孩子不断炸响的鞭炮,把孩子的心牵到屋外。灶台上奶奶责备父亲做饭时的疏漏,指点做饭的诀窍,混合着父亲的应答和铁锅与锅铲的碰撞声,编织着幸福的节日序曲。

孩子对春节的记忆来自家人亲情的表露。拿着老人给你的压岁钱,听着爷爷奶奶抚摸着你的头,说着对来年的祝福,看着父母们一洗往日的紧张和忙碌,招呼日常不太走动的亲戚朋友的到访,幸福感无声无息地充满了心间。儿时并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磕头,但是压岁钱的诱惑还是遵从了老理儿,直到多年以后问起父母,才知道这种仪式对中国传统长幼有序的诠释和不断重复。

春节,一个亿万中国人魂牵梦绕的节日,一个维系中国家庭的传统礼仪,只要地球上还有中国人这个宗族,这个古老的传统还将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不断地被中国人重复下去,发扬光大。

(原载2013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