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蜀叛将士仁

西蜀叛将士仁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备入川前,将这里命名为公安县,意在图谋霸业,公安之名即源于此时。《三国志·关羽传》说:“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在东吴“白衣渡江”之后,关羽阵营中的荆州典守潘浚首先降吴,接着引发公安将军士仁,南郡太守糜芳也投入东吴的怀抱,使得关羽腹背受敌。军士拾得,献与傅士仁。士仁拆书视之,乃招降之意。士仁大喜,即同虞翻赍印绶来荆州投降。忽报公安守将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问其事故。

西蜀叛将士仁

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失守荆州的起因源于东吴吕蒙的“白衣渡江”计谋。但如果细分析起来,还有两个人也参与了对关羽的陷害,这两个人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另一个是刘备的老乡士仁。这个士仁,就是广阳人,也就是今天房山的长阳镇人。

《三国志》卷十五载:“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为将军,住公安,统属关羽;与羽有隙,叛迎孙权。”关羽为什么看不起士仁?这恐怕是因为士仁只是刘备的老乡,因为没有多少军功却被重用的缘故。试想,以关羽的高傲性格,连马超都不放在眼里,又怎能看得起小小的士仁。刘备入川前,竟令士仁镇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县),这个地方凭临长江天险,又当南北皇华驿道(今207国道)要冲,作为战略要地,它东联汉泸,西接巴蜀,南近湘粤,北通陕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入川前,将这里命名为公安县,意在图谋霸业,公安之名即源于此时。刘备的这个人事安排,肯定使关羽心生不快。《三国志·关羽传》说:“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在东吴“白衣渡江”之后,关羽阵营中的荆州典守潘浚首先降吴,接着引发公安将军士仁,南郡太守糜芳也投入东吴的怀抱,使得关羽腹背受敌。

关于士仁降吴,史料乏载,《三国志·吴主传》说:“二十四年……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三国志·吕蒙传》也说:“(蒙)遂到南郡,士仁、糜芳皆降。”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士仁却变成了傅士仁,这恐怕是作者觉得士仁不太像个名字,也为了称呼的方便,不得不另加一个“傅”字为姓,这中间也可能还含有他是一个“负世人”的意思。《三国演义》对士仁的描写比较生动,请看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中,写孙权置酒庆贺夺得荆州时,对吕蒙说:“今荆州已得,但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此二处如何收复?”言未毕,忽一人出曰:“不须张弓只箭,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公安傅士仁来降,可乎?”众视之,乃虞翻也。权曰:“仲翔有何良策,可使傅士仁归降?”翻曰:“某自幼与士仁交厚;今若以利害说之,彼必归矣。”权大喜,遂令虞翻领五百军,径奔公安来。却说傅士仁听知荆州有失,急令闭城坚守。虞翻至,见城门紧闭,遂写书拴于箭上,射入城中。军士拾得,献与傅士仁。士仁拆书视之,乃招降之意。览毕,想起“关公去日恨吾之意,不如早降。”即令大开城门,请虞翻入城。二人礼毕,各诉旧情。翻说吴侯宽洪大度,礼贤下士。士仁大喜,即同虞翻赍印绶来荆州投降。孙权大悦,仍令去守公安。吕蒙密谓权曰:“今云长未获,留士仁于公安,久必有变,不若使往南郡招糜芳归降。”权乃召傅士仁谓曰:“糜芳与卿交厚,卿可招来归降,孤自当有重赏。”傅士仁慨然领诺,遂引十余骑,径投南郡招安糜芳。却说糜芳闻荆州有失,正无计可施。忽报公安守将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问其事故。士仁曰:“吾非不忠。势危力困,不能支持,我今已降东吴。将军亦不如早降。”芳曰:“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士仁曰:“关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公细察之。”芳曰:“吾兄弟久事汉中王,岂可一朝相背?”正犹豫间,忽报关公遣使至,接入厅上。使者曰:“关公军中缺粮,特来南郡、公安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将军星夜解去军前交割。如迟立斩。”芳大惊,顾谓傅士仁曰:“今荆州已被东吴所取,此粮怎得过去?”士仁厉声曰:“不必多疑!”遂拔剑斩来使于堂上。芳惊曰:“公如何斩之?”士仁曰:“关公此意,正要斩我二人。我等安可束手受死?公今不早降东吴,必被关公所杀。”正说间,忽报吕蒙引兵杀至城下。芳大惊,乃同傅士仁出城投降。蒙大喜,引见孙权。权重赏二人。

查《三国志·虞翻传》,知其为会稽余姚人也,他与士仁的籍贯一南一北,按常理推断,私交关系显然是在士仁担任公安将军之后。如果是这样,虞翻肯定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这段描写虽然有夸张,但士仁降吴经过应大抵如此。

士仁在三国时代,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应是刘备在涿郡起兵时招募的一名老兵。屈指算来,士仁也算得上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刘备征战东吴时,士仁和糜芳杀死东吴将军马忠,复投降刘备,后二人又被刘备所杀。一位将军因为投降而载入史册,这真是个悲哀的结局。

(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