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部殖民%史论著的启示

一部殖民%史论著的启示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某一次部落冲突,某一次维和行动,某一个国家的一种物产,某一处名胜古迹,某一项法案的颁布,外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等,研究成果只是介绍性的,不具有学术价值。李安山先生的博士论文选题,既不是大而空的殖民主义论,也不是使用社会学方法对黄金海岸殖民地进行的琐碎研究。对于研究加纳东部省殖民时期的农村社会反抗,这些资料非常珍贵。

一部殖民%史论著的启示

很早就关注非洲史,而真正接触国内非洲史研究成果,一是2008年10月参加非洲史学术研讨会,听取专家们的学术报告;二是阅读李安山先生的著作《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对殖民时期加纳东部省的研究》[1]

通过2008年学术会议,也通过浏览《非洲问题研究中文目录(1997—2005)》和阅读《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等综述性质的文章,对非洲史研究的成就和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我最大的惊喜是学术会议之后收到李安山先生的著作。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东近代史,虽说中东包括北非,但研究的重心在西亚而不在北非。至于非洲广阔的中部和南部,基本上没有涉猎过,只是“心向往之”,曾搜集过一些关于英国在热带非洲委任统治和托管的资料。读完李安山先生的专著,才知道非洲史(尤其殖民地史)应该选择怎样的研究路径。

李安山先生所撰《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对殖民时期加纳东部省的研究》一书,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并翻译为中文后出版的。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非洲史的“个案研究”著作(31万字),全书九章,除了“导论”和“结论”两章外,第二至七章以加纳东部省农村反抗的“四种形式”为主体框架。这四种反抗形式分别是:宗教领袖反抗世俗权威,人民反抗殖民政府,平民反抗酋长(分两章),下属酋长反抗最高酋长(分两章)。另有一章是“政治科学的反抗”。很显然,李安山先生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博士论文不同,其结论部分占据近30页篇幅,附录和地图占20页篇幅,参考文献索引和英汉特殊专用名词共占46页篇幅。当然,重要的还不是全书的结构和形式,而在于选题的学术价值高,资料翔实可靠,分析深入浅出,论断中肯,行文严谨。这部著作在国内出版已经十年,其学术价值如何,自有学界公论。这里仅从研究方法着眼,谈阅读体会,指出哪些方面值得非洲史研究者学习和借鉴。

一、关于选题

国内非洲史的研究,30年来的确取得了进展,研究范围已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文化、地理、民族、文学、艺术、宗教、社会组织等领域,研究水平也在提高。不过,概览和介绍性的文章和书籍仍占相当大的分量,具体而详细的个案研究依然不足。从硕士博士论文的选题、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看,“宏大”的选题相当多,例如,非洲一体化研究,非洲民主化进程,全球化与非洲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与黑非洲的发展,当代中国与非洲关系,殖民主义瓜分非洲问题,非洲多党政治与地方民族主义,等等。尤为明显的是,研究选题的重复率很高。比如中非关系演变、全球化与非洲现代化,似乎有许多人在做这些课题的研究。当然也有一些选题是针对非常具体的历史事件,但缺少开掘的空间。如某一次部落冲突,某一次维和行动,某一个国家的一种物产,某一处名胜古迹,某一项法案的颁布,外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等,研究成果只是介绍性的,不具有学术价值。李安山先生的博士论文选题,既不是大而空的殖民主义论,也不是使用社会学方法对黄金海岸殖民地进行的琐碎研究。如果不看题目,直接从正文开始读,就会发现其中只谈论农村社会反抗,反抗的形式有哪些,反抗的起因是什么,发生了哪些事件,产生了哪些后果。直到最后一章的结论,你才会明白作者要揭示的是深刻的问题:殖民主义统治产生了哪些影响,而农村社会的反抗又反映出什么问题,社会反抗的意义何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论文,在选题方面是相通的,那就是要求“小题目做大文章”。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研究者都能做到这一点。要尽快“出成果”,最好的办法是小题目做小文章;要以学术领军人物自诩,就选择可以“唬住”人的大题目,搞“鸿篇巨制”。这是国内学术研究的两个极端。李安山先生这种选题,类似于费孝通以“江村”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农村,做好了,价值很大;做不好,就是“出力不讨好”。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上各类“论文指导”都说要“以小见大”,实践上很难做到的缘故。李安山先生的选题,是非洲史研究“小选题做大文章”的成功例证,它的切入点很具体,但反映的是殖民主义统治和非洲国家独立运动的大主题。“农村社会反抗”也是上世纪60年代新社会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课题,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属于学术前沿问题。

二、关于史料来源

李安山先生的著作,主要史料是原始文献如英国殖民部档案,加纳国家不同时期的档案。前者自伦敦的英国档案馆获得,后者自阿克拉的加纳国家档案馆等处获取。我阅读时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在李安山先生的著作正文中,仅英国殖民部文件和加纳政府行政档案两项的引用就达385处之多。这些文件和档案,包括正式文件、会议记录、政府报告、官方信函、文书、条例、地方政府的记录等,完全是第一手资料。著作中依据的资料也有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统计报告》,还有机密印刷品,如涉及黄金海岸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函件等。对于研究加纳东部省殖民时期的农村社会反抗,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此外,作者在加纳实地考察后获取的资料也不可或缺。

国内学者研究世界史,众所周知的难题是第一手资料。其实,获得公开的外交文件、解密档案之类的资料,并不是不能办到。比如英国近代外交文献,在我们的国家图书馆就能找到装订成册的文献汇编。如果托人从国外复制一些原始文献,似乎也不是难事。关键是,多数世界史研究者(无论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是高校教师)都想尽快写出论文,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翻阅那些信件和手稿,直接从外国著作转引,既便利也省事,谁乐意自讨苦吃?每次去国家图书馆,我都很感慨我们国家近些年资料建设方面的努力(尤其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惭愧的是我们研究者的急功近利。阅读李安山先生的著作,觉得做非洲史乃至世界史研究必须通过解读第一手资料,把问题从根源上搞清楚,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应该在获得国内现有资料的前提下,争取机会到国外查阅课题研究必要的原始文献,尽可能地去国外考察,把学术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三、关于分析方法

李安山先生的著作,总体上以“加纳东部省的农村反抗”为大“个案”,而具体的研究中,分别以“阿比瑞瓦事件”、“《森林法案》引发的反抗”、“阿萨夫团队废黜酋长的未遂事件”、“阿萨曼凯塞事件”和“朱马坡事件”、“反对砍病可可树”为小“个案”,逐步分析。在对单个事件、单个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整个大“个案”的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把李安山先生的分析方法概括为“切块法”、“切片法”与“剥葱法”的结合。李安山先生首先将整个研究对象切成四大块,这四块是农村社会反抗的四种基本形式,在著作中分六章来研究。在每一个“大块”中,采取细分的办法,按照问题、措施、反抗、后果、结论等不同层面,逐次廓清原委。针对每一“大块”,作者要从起源、经过、影响因素到结果进行“剥葱”式的层层深入的探究;针对每一“小片”,也要简略地追本溯源。真正做到了:概念交待清楚,问题分析透彻,阐述环环紧扣,结论准确到位。

能够做如此细密严谨的分析,主要基于作者对研究对象的透彻理解,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做完大量深入研究后才撰述成文的。动手找资料、梳理资料、研究问题之后,才动手做文章,这本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但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一路线。不管问题是否弄明白就开始下笔,或者简单列举几条证据之后就急于下结论,或者先有了某种看法再寻找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在当今国内的学术研究中并不罕见。看看《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一书的导论,就知道李安山先生的研究经过了多长时间的准备;通读全文就能知道,李安山先生决不是仓促动笔,急着“出成果”,而是对每一个问题深思熟虑。比如导论部分,先概括介绍国际学界关于农村社会反抗的不同理论,接着转入介绍加纳东部省的行政沿革史、东部省的民族构成、阶级关系、经济与政治特点,再归结到课题内容——东部省农村社会反抗,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转换镜头,从远景抓拍到近距离特写,锁定目标之后,定格在画面上的是鲜明的主题。单从这一做法来看,就值得我们借鉴。

四、关于研究结论和基本论断

李安山先生的研究结论,以及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或争议问题)所做的基本论断,都是很严谨、很平实的。其中,最具独创性的见解有这样几方面:其一,作者认为殖民主义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农村社会各种形式的反抗,在当地政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反抗导致了殖民政策的改变。这是作者对研究课题作的整体结论。其二,作者指出,加纳人的反抗出于多种原因,加纳社会运动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结束或改善殖民统治,而是为了保护本土文化和宗教。其三,作者的研究表明,加纳东部省的农村社会反抗,并未采取低姿态或不太引人注目的方式,而是采用积极的非暴力手段,最常用的是请愿方式和法律手段,也采取禁卖可可、抵制欧洲货物等有组织的行动。其四,作者认为,从后果看,社会反抗直接影响了殖民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也对殖民政府或土著酋长的权力进行挑战,从而在各方面对殖民统治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和破坏;另一方面也为民族独立运动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其五,关于殖民统治及其影响,作者没有套用别人的观点,直率地指出:殖民统治是强国强加给弱国(或地区)的统治,是不利于人类共同发展的制度;殖民统治的影响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殖民政府与殖民地人民无时不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各种统治政策的制定多是这种互动关系自觉或不自觉妥协的结果。基于深入细致的研究而提出这样的论断,是在意料之中的。作者在最后还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颇具启发性。

客观地说,研究加纳东部省农村社会的反抗,西方学者现成的理论模式也可以借用,但李安山先生反对生搬硬套某种模式或理论。李安山先生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对一个社会的考察,应该是通过资料来测试一些既定的理论、模式和概念,而不是自愿提供新的例子来帮助证明这些理论。《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一书,贯穿着李安山先生的学术理念。事实上,对加纳东部省农村社会反抗的研究,也为理解类似的历史个案提供了参考。

阅读《殖民主义统治与农村社会反抗》获得的启示,就是非洲殖民地史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路径:第一,必须做好“个案研究”,做足“个案研究”,才谈得上形成宏观论断。第二,必须设法得到第一手资料,充分使用第一手资料。第三,必须抛开空疏概念,把功夫花在细节上。第四,从自己的研究中得出客观、平实的结论,不被现成的理论模式所左右。

【注释】

[1]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