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梦家与赵萝蕤

陈梦家与赵萝蕤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遗憾的是,梦家早已逝世,知己难逢,魏喜奎不胜伤感。世事茫茫,难以逆料,主持批判会的郑振铎于次年因公乘飞机失事遇难,享年60岁。陈梦家在“文革”狂风恶浪卷起那一年撒手人寰,年仅55。郑、陈都是国宝级人物,过早地离开人世,实是国家重大损失。我到京组稿,打听到梦家的夫人赵萝蕤教授的住处,她与梦家共同生活的钱粮胡同旧家早已作价交公,晚年住在美术馆后街旁门22号,人称赵萝蕤女诗人、外国文学家,并不全面。

陈梦家与赵萝蕤

陈梦家

我初识梦家于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当时他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我在《文汇报》驻京办事处当记者,彼此相距很近,我到考古所采访因而相识。这位著名诗人、考古学家在交谈当中,给我的感觉是,他热情洋溢,诗人气质感动了我,因而一见如故。我们交往的契合点,是中国戏曲文化,从此交往增多。

有一天,我接到两处吃饭的通知,一是他约我到钱粮胡同家里吃便饭,另一处是好友吴小如、徐士年和他俩大学的导师到前门外新开张的上海老正兴吃本帮菜。两处都是中午,没法兼顾。我思索之后,决定放弃小如兄的邀宴,他是老友,我不去,他会谅解。梦家是新交,按照他的通知,不仅吃便饭,还参观他收藏的明代家具,不可错过。他的住宅是一所大四合院,主人夫妇都是学者,置身其间,雅韵欲流,令人艳羡。梦家带领我参观明代家具时,他坦诚地告诉我,在北京乃至全国,他收藏的数量之多,至少在目前称得上第一人。我知道明代家具金贵,在市面上出售古董的店家偶有发现,却没想到梦家藏品的巨大规模,看得我眼花缭乱。

梦家是新月派诗人后起之秀,也因唯美主义倾向受到文坛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他热爱祖国,1928年“一•二八”事变,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将军率领十九路军抗击日寇,展开淞沪会战,国民政府担心战事扩大迁都洛阳,梦家不畏艰难险阻,投笔从戎,体现当年国事濒危中一代青年报国赤忱,和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群体有天壤之别。

我受文化界师友的影响,也收藏一些古董摆设和字画,他饶有兴味地表示要去看看,我陪他来到西单菜市后面达智营租赁的寒舍,入座以后,我拿出罗振玉书写的楹联请他鉴定,联语是大篆,落款是行书,他只看了上卷两个字,立刻卷起来,不再往下看,说了一句话,这是假的。

梦家治学之余,爱好戏曲,袁水拍编《人民日报》副刊,就约他写点戏曲评介,也约我写一点。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知识界人心舒畅。梦家在前门外小剧场,看到北方大鼓书演员魏喜奎的演出,非常称赞,并推荐我看,我告诉他,1954年,中央组团入藏,慰问修筑康藏公路的解放军,魏喜奎以及侯宝林好多位艺术家都是团员,我是随团的记者,大家相处四个月。梦家让我出面约魏喜奎一道吃饭,他看中西观音寺川餐馆。这家馆子是一批文化界朋友经常光顾的所在,川菜馆对面有幢法国的房产,后来成了报坛名家陈铭德、邓季惺夫妇的《新民报》总管理处,极盛时期,好几个大城市都有《新民报》,如成都版、重庆版等。解放后,私人经营的《新民报》全都消失,北京版改出《北京日报》,陈、邓的管理处房产,成了黄苗子、郁风、吴祖光、新凤霞、马彦祥以及盛家伦、戴浩寄身之处。对面的川餐馆成了他们经常改善生活的地方。梦家是美食家,选择川菜馆是顺理成章的事。川菜调料离不开辣椒,魏喜奎为保护嗓子,怕吃辣,主人特地关照服务员,少辣,有的菜肴免辣。大家边吃边谈,梦家谈了观摩曲剧的观感,有嘉勉,兼有期许。后来,魏喜奎到美国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还获得曲剧皇后的称号。遗憾的是,梦家早已逝世,知己难逢,魏喜奎不胜伤感。

梦家对中国食文化情有独钟。有一天,和我在鲜鱼口的大众剧场看完戏,准备吃夜宵,他说有个好去处,领着我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馆子,吃“蜜汁甜菜”,店家当场操作,先把大白菜梆子切筷子般粗细的条子,再切胡萝卜丝、生姜丝,然后用蜂蜜、白糖拌匀装盆端上桌子,色彩鲜亮诱人,吃起来清脆可口。盘子不大,他要了一盘又一盘,饮二锅头白酒。边吃边谈,然后在微醺中打道回家,时已午夜,路静人稀。

50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知识界是兴奋剂,上海报社通知北京办事处组织名家写稿响应号召,此前,毛主席曾经对新闻、出版负责人谈话,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都可以写文章,报社负责人向编辑部传达以后,浦熙修教我找知名人士写稿,我找过叶恭绰、夏枝巢老前辈写旧京遗闻逸事,又约陈梦家帮忙。梦家对废除繁体字实行简化字不以为然,我同意他的看法。1957年“五一劳动节”之日,他写的《慎重一点“改革”汉字》,15日在《文汇报》刊登。陈梦家发表《慎重一点“改革”汉字》本意是在争鸣,符合双百方针,他做梦也想不到却遭到了党的批判。批判会由文化部副部长、学者郑振铎主持。这是罕见的批判会,自始至终在和风细雨中进行,大学者郑振铎口口声声的“梦家先生”令人感动。在这种场合,我与梦家无法交谈,只能通过眉目致意,这次批判会是他与我最后一面。世事茫茫,难以逆料,主持批判会的郑振铎于次年因公乘飞机失事遇难,享年60岁。陈梦家在“文革”狂风恶浪卷起那一年撒手人寰,年仅55。郑、陈都是国宝级人物,过早地离开人世,实是国家重大损失。缅怀梦家青壮年时代在学术上的光辉业绩,很了不起。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的梦家到了美国,他以爱国热情和坚强意志搜罗流散在国外的青铜器资料,收藏家多数是豪门巨富人家,他一一登门造访,做记录,拍照片,当时他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古文字学的青年学者,对方亦优礼有加,乐于相助。梦家圆满地完成美国之行,继转欧洲英、法、丹麦、荷兰、瑞典各国搜寻青铜器资料,取得丰硕成果回国。他原是清华大学教授,回到清华就在校内建立文物陈列室并兼主任。1952年高等学府院系调整,他离开清华园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考古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编委。

梦家系统地研究殷墟卜辞,殷周青铜铭刻,发前人之未发,提出大量有学术价值的论述,受到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他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两本著作,被学术界公认为考古方面的重大贡献。

1957年后,写文章、出书,都没有了署名权。梦家的《西周铜器断代》、《尚书通论》、《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海外中国铜器图录》、《武威汉简》、《汉简缀述》等著作,在北京面世的、署名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出版的则署名甘肃省博物馆。梦家早已名满天下,署名不署名对他来说,应是无所谓的小事。“文革”降临甘肃,愚昧无知的造反派只知梦家是右派,不知他是国宝,使尽折磨终于迫害致死。

梦家逝世多年后,河南出土一批商周时代文物,专家们参照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解决了不少难题。

赵萝蕤

“文革”结束,我重操旧业,编辑《文汇月刊》。我到京组稿,打听到梦家的夫人赵萝蕤教授的住处,她与梦家共同生活的钱粮胡同旧家早已作价交公,晚年住在美术馆后街旁门22号,人称赵萝蕤女诗人、外国文学家,并不全面。她是燕京大学神学院院长,也是诗人、翻译家。出版过《耶稣传》、《圣保罗传》,赵萝蕤在燕大中文系英文系学习。4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先后得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执教,并对英国重要作家深入研究著书立说。

我于最近在杂乱无序旧存的师友函件中,发现赵萝蕤给我的两封信,为了存真,照抄于下:

蔚明同志:

来信收到,月刊第4期已收到,但无第3期。

你这样需要西洋音乐方面的稿子,今抄录一份1944年旧作,看是否过分“崇洋”或“抽象”?若不能用,请寄还,因只有此一份。现在写起来不会有青年时代的热情,会“唯物”一些。一个月一篇不大容易做到。我想第一个写贝多芬。我的旧文写德沃夏克的(似载“新观察”)能找到吗?即使是那时写的东西,也不像现在那样枯涩。

匆匆颂

编安

萝蕤

82.4.29

蔚明同志:

寄还的小书和信都收到,得知你没有患不治之症,非常高兴。迷人之乡和稿费都收到,“漫谈西洋音乐”如不能用切勿为难。本是旧稿,我也觉得不相宜。

北京已是秋天,前天且有霜冻。你手术初愈,望多珍摄。

萝蕤

82.9.28

赵萝蕤教授来信讲到我做手术一些情况,我在前面讲过的不再重复。她来信提到的“迷人之乡”,原标题是《美国〈迷人之乡〉四日记》,登在《文汇月刊》第8期上,全文长约万言,作者以日记形式叙述四天来所见所闻,读来如身临其境,文笔的细腻优美,反映出作者文字功力非凡成就,令人倾倒。

赵先生晚年在中国美术馆后街一所旁门住宅里定居,在她接待我的宽大的室内,我看到大批明代家具,不知是钱粮胡同梦家收藏的全部还是残存的部分,我回忆不起来。人事沧桑,触景生情,陡增感慨。

1998年元旦,赵萝蕤教授在京逝世,享年86岁。

2004年5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