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渤海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

渤海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渤海2号钻井船的翻沉,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参加这次调查的同志和海洋石油勘探局的许多职工都认为,这次事故不是偶然的,是海洋石油勘探局领导长期以来坚持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和做法的必然结果。渤海湾冬季寒流多,风浪大,钻井船容易位移,造成钻井打偏报废;而且,钻井船都是不抗水的。职工们在事故调查的座谈中,揭露了该局领导只顾生产,不顾工人安全的大量事实。钻井船要求局里紧急派直升飞机抢救。

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

陈 骥 牛凤和

渤海2号钻井船的翻沉,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参加这次调查的同志和海洋石油勘探局的许多职工都认为,这次事故不是偶然的,是海洋石油勘探局领导长期以来坚持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和做法的必然结果。

只讲需要不讲可能

海洋石油勘探局在钻井勘探作业的安排上,相当严重地存在着只讲需要、不讲可能的思想。

渤海湾冬季寒流多,风浪大,钻井船容易位移,造成钻井打偏报废;而且,钻井船都是不抗水的。但是,因为有关领导机关曾经向局里提出“是站着过冬还是干着过冬”的问题,要求钻井船冬季也要出海打井,局领导往往不顾实际情况,又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冬天也把钻井船轰到海上。职工群众提出不同意见,局领导就说:“要翻船也给我翻到海里去,不要翻在码头里。”

这样做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呢?据“渤2”钻井队职工反映,1978年冬季,“渤2”主机有毛病,甲板有裂缝,应该检修,而局里非让它继续打井,并说:“要干着过冬,不能泡着过冬,要过一个革命化的冬天。”结果在海上打了两口井全部打偏报废,白干了一冬。有的船由于冬季出海打井,不得不在春夏被迫回港检修。

“渤2”这一次所以要在冬季紧急迁往新井位打井,也和这种指导思想有关。按照规定,钻井船迁移井位,一般应在15天以前把任务正式下达到钻井船队,并且必须同时提供新井位的水深、地貌、泥厚等必不可少的资料,使钻井船可以比较充分地进行拖航准备和顺利地在新井位就位。但是这一次,“渤2”迁移新井位的时间很急迫,11月20日确定任务,21日开拖航会议,24日就要降船拖航,拖航准备只有三四天时间。而且当时连新井位的水深、地貌、泥厚等资料都没有弄清楚。由于任务要求过急,拖航准备不得不仓促上阵,为了赶时间,在拖航前,应该排的压载水不排,应该卸的可变载荷不卸,应该捞的潜水泵不捞,使这条本来能抗12级以上大风的钻井船,却经不起八九级风(最大阵风十级)的袭击而翻沉。

冒险蛮干 不讲科学

海洋石油勘探局领导往下压生产任务,常常是要求过急,不讲科学,强令下面接受领导上的违章指挥。据“渤1”职工揭露,有一次在大风警报的情况下,局里强令他们冒险起浮拖航(按规定四级风以上就不得起浮),群众没法子,只好照办。起浮后风浪越来越大,根本无法去新井就位,只得冒着危险由拖轮拖着顶风走,在海上“大游行”了3天。像这样强迫命令瞎指挥的事例是很多的,但是领导从来不认为是个问题,相反却把蛮干没有出事,当作经验来总结,出了事就说是“没经验”、“交学费”。领导根本不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上。“渤2”引进已经6年了,该船的《稳性计算书》等外文资料一直没有翻译出来,发生事故后,为了调查案情,才由事故调查组请人译出。

结果就造成了一种怪现象:谁要是不问实际情况只按领导要求去做,即使明明是违章作业,也是“有干劲”,“有锐气”;相反,谁要是讲科学,抵制违章指挥,谁就是“怕困难,不听指挥”,就要受批判,调动工作。该局船舶处一位副处长,提出拖航作业应该由拖轮负责指挥,因为钻井船的队长钻井是内行,对航海并不内行。这位副处长的意见至少可以讨论吧。但是不行!因为这冒犯了局里的规定,一位副局长强令按原规定拖航,这个副处长拒绝参加,就被批判三次,后来被调离了船舶处。到底是讲科学、抵制违章指挥的是对四化建设负责的好工人、好干部,还是只知服从、盲目蛮干的是好工人、好干部?这个重要的问题被弄颠倒了。

这种不讲科学的态度,还表现在不尊重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干部、工人的建议和意见。这次“渤2”拖航前,队长刘学曾几次打电报来要求卸载、捞潜水泵和请求用3条拖轮拖航。但是这些正确的意见,却被搁置一旁。如果按刘学的意见办,这次事故就有可能避免,至少能大大减少死亡和损失。可惜,有的人就不愿意承认生产第一线的干部工人比自己的认识更接近实际,他们的意见更值得重视和尊重!

只讲生产 不顾安全

职工们在事故调查的座谈中,揭露了该局领导只顾生产,不顾工人安全的大量事实。在海上采油平台上,采油区和生活区、油罐区之间,有不少地方没有走梯和走台,工人们要顶着大风,在一米粗的拉筋管道上来回走,没有扶手栏杆,下面就是大海。职工从交通船爬上平台也总得捏把汗:船在水里晃动,搭上一块一尺宽、几米长的跳板,工人们就在跳板上走上走下。

海上的救生、防火等设备很少配齐过。“渤3”出海半年多以后才配上救生筏。工人们出海换班的交通船上也只有很少的救生设备。如海上井喷、起火时救生用的耐火救生球数量配备太少,有的有了球,却没有放下海的设备,还是不能起到救生作用。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海上救生设备即使有了,工人也不会使用,因为平时不组织学习、演习。

这个局海上作业的职工只占1/6,以5/6的人来保障1/6的前线职工的生产安全和生活,应该是照顾得比较周到的,但是事实上对海上作业工人的照顾却很差。工人出海换班有的要自带行李,船上又无舱房,冬季在甲板上或过道里任凭刺骨寒风吹打。国产钻井船设备较差,工人们每天一身泥水,20天才能洗一次澡。进口船上原来配有沙发,但引进后一到码头,沙发就被搬到岸上使用。特别是工人在海上得了重病,或出了工伤,更是难以及时回港就医。一次,“渤4”有个工人在船上摔伤,伤势严重,处于昏迷状态。钻井船要求局里紧急派直升飞机抢救。飞机来了,机上坐着钻井处处长孙治业和另一位海工处的处长。因为飞机只能坐3个人,队长和指导员说明情况,要求他们下机,先把工人护送到岸上抢救。海工处长下了飞机,孙处长无论如何不肯下机,钻井队队干部说了很多好话,他还是无动于衷。最后,只好派一名工人跪在机舱里护送伤员,而孙处长却端坐舱中,不肯帮一手。

海洋局领导不去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职工,却说什么“要奋斗就要有牺牲”。一味地要求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渤2”翻船后,局领导还是用这一套来统一思想。局政治部的一位副主任,在对事故调查组汇报时,竟然说:“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战争年代要付出代价,搞四化也要付出代价,72人死的是值得的,他们是英雄,要交学费嘛!”

掩盖矛盾 逃避责任

海洋石油勘探局成立7年多来,发生过许多次大小事故,但是领导上从不认真总结教训,常常用评英雄、追认烈士的办法,逃避领导责任,不了了之。群众批评说:“我们海洋局是事故出英雄,一次事故,一批英雄;事故越多,英雄越多。”

1977年冬,“渤1”断脚事故,其严重程度并不亚于这次“渤2”事故,只是由于工人英勇抢救,侥幸没有造成人身伤亡。可是事后领导上不总结教训,钻井船被抢救回港后,给人们披红戴花,设宴摆酒,评了英雄,就算了事。这次“渤2”翻船后,局领导仍想用这种办法来逃脱责任。在事故后的第三天,就急急忙忙写出不如实反映情况的报告,定了“突遇大风,不可抗拒”,“指挥无误”,“抢救英勇”的调子,要在全局大讲“渤2”不怕牺牲的功绩,开展所谓大总结、大评比、大宣传、大表彰的活动,绝口不提查清事故责任问题。而且以此在全局强行统一思想,连说“事故”二字都不允许,还宣称要“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把水搅浑”。其实,局领导所谓的“突遇大风,不可抗拒”的说法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他们说突遇十级至十一级大风,但是据查,当天距“渤2”只有3海里航行的“大庆9号”油轮的气象记录是:“11月24日24点,西风九级;25日4点,东北风七级。”天津、山东等气象台实况记录,也都只有八九级风,最大阵风只有十级。“渤2”从新加坡拖运进来和送日本大修时,在拖航途中都遇到过十一级大风,但是因为照规程办事,钻井船安然无恙。

随后局领导又根据这个报告,向有关领导机关提出追认英雄烈士的要求。职工群众认为,“渤2”船队是有功绩的,72名职工也是英勇的,但是不能允许领导上借此来掩盖自己的责任。职工群众非常担心地说:“如果这次仍然不了了之,我们总有一天要被他们‘指挥’到海里去。”

人们强烈地要求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对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同时要求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确实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国家财产不被糟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能总是交这些冤枉的学费!一定要从这次惨痛的事故中引出积极的结果来,把海洋石油事业办好,为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人日报》1980年7月22日

评 点

1979年11月25日,“渤海2号”因领导瞎指挥导致翻沉,船上72人丧生,2人获救。石油工业部为掩盖领导决策失误,隆重召开追悼大会,授予因事故丧生的工人以烈士称号。事隔半年,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对此进行了迟到的披露且刊发评论《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在全国率先提出批评。虽然,这一新闻被称为“马后炮”,但是它却在全国新闻报道方面开了很多先河,影响力巨大。

首先,该评论突破了对重大事故和重大决策性错误不公开报道的做法。“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属新中国成立30年以来石油系统最严重的事故,原因在于官僚主义违章瞎指挥。但石油工业部却瞒报,甚至将灾难变好事,掩盖错误。《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配合消息,首次公开披露事件真相,对官僚主义好大喜功、草菅人命提出严厉批评。

其次,突破了过去将灾难事故报道变为好人好事报道的僵化做法。“渤海2号”沉船事故发生后,石油工业部领导竟把“丧事当作喜事办”,隆重召开遇难同志追悼大会,追认遇难同志为英雄烈士,将坏事变好事,企图掩饰错误。宣传报道对此三缄其口早是常事,《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不仅不缄口,反而直接披露事实真相,对这种将灾难变“好人好事”的现象,进行猛烈炮轰,读后痛快淋漓。

最后,突破了对高级领导干部的错误不公开批评报道的做法。《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尖锐地指出:这次事故决不是偶然的,而是领导上长期不重视安全生产、不尊重科学、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必然结果。该报道一反过去对领导错误三缄其口的做法,而是将领导的官僚主义瞎指挥层层剥开,公之于众,反映了报刊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大无畏态度。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异常强烈的反响。8月25日,国务院作出严肃处理“渤海2号”翻沉事故的决定,处分重要责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