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博会不是“经济奥运”

世博会不是“经济奥运”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来,读到不少相关的文章,从国家通讯社到地方媒体,都把世博会称为“经济奥运”。新华社一篇述评的标题,即为《“经济奥运”的显效应与潜效应》。凭我对现代世博会的粗浅认识,世博会与其说是“经济奥运”,不如说是“文化奥运”。那么,就来看看世博会是怎样走向现代化的。不过,翻开世博会的历史,中国也不是没有现代过。在此主题的引领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开成“文化奥运”。

世博会不是“经济奥运”

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入了倒计时。近来,读到不少相关的文章,从国家通讯社到地方媒体,都把世博会称为“经济奥运”。新华社一篇述评的标题,即为《“经济奥运”的显效应与潜效应》。

世博会怎么是“经济奥运”?凭我对现代世博会的粗浅认识,世博会与其说是“经济奥运”,不如说是“文化奥运”。

最近与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匆匆谈过几句世博会。(吴馆长另有一头衔,叫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他的话,一针见血:“不要再提茅台酒得金奖了,人家发达国家早就在展示理念了!”

我想,可不可以这么说:展示展品和技术的世博会是初级阶段的,展示理念和文化的世博会才是现代化的。

那么,就来看看世博会是怎样走向现代化的。虽说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邀请中国人出席开幕式,当地报纸报道说“伦敦世博会吸引了中国等25个国家参加”,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可见一斑,然而中国农耕文明的经典之作丝绸、茶叶苏绣、茅台酒、景泰蓝等成百上千地得奖之时,世界各强国就已在展示体现工业文明的技术和艺术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一目了然!世博会有史以来,各主办国一直有个共识:参加世博会,可以提升国家形象,推动社会的全方位发展。走过一个半世纪,世博会各阶段的主题,从艺术与制造的关系,到教育、科学,再到可持续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核心价值观,就是——进步。

可惜,在整个进程中,我们缺席了数十年——新中国成立,直到1982年才重返世博会大家庭。而正是在这一时期,世博会的展示重心,由展品和技术转向了理念和文化。

不过,翻开世博会的历史,中国也不是没有现代过。除了早期皆大欢喜分得的那无数个金奖银奖,中国在世博会上至少得过两个颇具含金量的大奖:中国近代音乐先驱曾志忞1909年创办的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的组织教学及训练方法,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荣获金奖;创办于1892年的耀华照相馆送展的放大照片,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获奖。

由于现代,我们得了奖。反之,由于不现代,我们几次三番铩羽而归。比较近的,2005年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爱·地球奖”(又名“全球百个生态技术奖”),中国榜上无名;“自然的睿智奖”,主要授予对象是69个外国场馆,中国还是榜上无名。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中国依然榜上无名。

老市长汪道涵先生曾有言,大意是: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1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20多年前,当中国还在为申办世博会而努力时,汪老就已洞察个中奥秘。这奥秘,《国际展览会公约》第一章第一条说得很明确:“世博会是一种展示活动,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在于教育大众。它可以展示人类所掌握的满足文明需要的手段,展现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经过奋斗所取得的进步,或展望未来的前景。”

终于,中国人有机会主办一届世博会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很美很现代。她的英文表达“Better city, better life”,更是别具韵律、简约之魅。这样的主题,让人欣喜于古老中国的与时俱进——我们认同了,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思想者。在此主题的引领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开成“文化奥运”。盛会之后,我们应该为世界留下尽可能多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