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雄狮献吻”说起

从“雄狮献吻”说起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年前,托雷斯女士将朱庇特解救出来,带回她的洛雷纳庄园伤病动物避难所护理。在托雷斯的精心护理下,这头110公斤的雄狮逐渐恢复健康。毫无疑义,尝鲜、认为有营养、地位的象征三大心理,该是问题最大的根源,而暴利“黑手”也是野生动物惨遭杀戮的重要原因。说起吃“野味”,我们的祖先最有发言权了。

从“雄狮献吻”说起

透过铁笼栅栏,一头非洲雄狮伸出两只巨大前爪,搂着安娜·胡利娅·托雷斯的脖子,亲吻恩人的嘴唇。美国一些媒体以及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记载这浪漫一幕的照片。这头雄狮名叫朱庇特,曾在马戏团饱受虐待,而且营养不良。6年前,托雷斯女士将朱庇特解救出来,带回她的洛雷纳庄园伤病动物避难所护理。在托雷斯的精心护理下,这头110公斤的雄狮逐渐恢复健康。朱庇特与托雷斯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谁说动物没有情感?没有灵性?否则,怎么理解这头叫朱庇特的雄狮能知恩图报,给救其出来并护理它的主人托雷斯既“搂”又“吻”呢?动物们是可爱的,只是一些人给动物们施以太多的暴力,终让我们痛心疾首,悔恨不及。

对动物们施暴,莫过于滥吃野生动物了。有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被摆上餐桌的野生动物种类已增加到80多种,其中的50种直接来源于野外,巨蜥、中华鲟、穿山甲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为盘中美餐。毫无疑义,尝鲜、认为有营养、地位的象征三大心理,该是问题最大的根源,而暴利“黑手”也是野生动物惨遭杀戮的重要原因。错误的饮食观造就了众多“贪吃的嘴”,金钱的欲望令众多野生动物沦为刀下冤魂,这是何等的罪过!

当有的人非要喝熊的胆汁,而让它痛苦地在笼子里抽搐的时候;当有的人非要吃猴脑,让猴子在笼子里也能学会像人一样,将自己的同伴推出的时候……我们竟然没有半点同情心而依然心安理得地享用?记得托尔斯泰说过:“当我们的身体是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是啊,如果人类是创造宇宙万物神的儿女,在地球上与我们共生存的动物,不也是神创造的儿女吗?它们不也与人一样,拥有生命的信念、生命的权力和生命未来的轮回吗?说啥,人类可以随意杀戮它呢?人类就不怕遭报应吗?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材料,说动物和人心灵是相通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猫与狗等家畜具有超人的智慧和令人难以置信的预测力,即它们知道主人何时回来。人在喜怒哀乐时会散发出不同的情绪气味,猫对这种气味非常敏感。当主人心情郁闷无聊时,它会走上来擦你的腿脚,让你抚摩,以此表示对你的安慰。很多鹦鹉对每个要离开的人都喊:“再见!”而如果人们假装要离去,甚至走出门外,它却就是不开口。连科学家也搞不清楚,鹦鹉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多聪明的动物,面对这些灵性汩汩、可爱至极的动物,我们怎么下得了手、张得了口呢?

著名作家韩春旭在国外看到这样生动的一幕又一幕:“在印度,以至于尼泊尔,拥挤的印度庙前会坐着一群群饥饿的乞丐,但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是,他们脸上释放着特有的一种忧郁之上的高贵,牛、猴子、鸽子、孔雀自由自在地在他们身前背后游来荡去。在更贫穷也更原始的东非肯尼亚,许多瘦得很有些皮包骨的老人、孩子们,他们热情地向瞬间而过的外国人招手,一群群斑马,一群群小羚羊旁若无人地在路边经过,而硕大的龟在沾满露水的草地公路旁,悠闲地爬来爬去。”这些贫穷的国家,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态度,难道不令我们羞赧得无地自容吗?

其实,古代我们就有爱护动物的先例。《史记》中有一则商的开国君主汤爱鸟的故事。有一次,汤到野外巡视,见一个人正在树林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四面八方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立即走上前制止说:“你这是要把鸟儿一网打尽啊!”他命令那人将三面的网撤了,并亲自祈祷说:“鸟儿快快飞走吧,愿向左的向左,愿向右的向右,不愿飞走的就留在网里。”汤的这一做法很快传到其他诸侯那里,他们敬佩地说:“汤的美德太崇高了,连禽兽都能受其恩泽。”

是啊,保护动物,也是一种善良的美德。善良其实很简单,譬如对待野生动物,你只要拒吃,那便是一种善良。而假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拒吃,那么野生动物的掠杀又怎有市场呢?

说起吃“野味”,我们的祖先最有发言权了。遥想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时代,祖先们啥“野味”没品过?可是,经过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反复筛选、反复淘汰,他们给咱们留下了鸡、鸭、鱼、牛、羊、猪等宝贵的食谱。不用说,这才是最适合人类食用的啊!其实,家禽、家畜与几种野生动物的一些主要营养指标相差无几,假若随意食用野生动物,更会染上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诸如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等,这绝非危言耸听!

爱护动物,自需要我们从保护野生动物做起。要知道,爱护动物,其实就在爱护我们自己。你给予了别人生存的天堂,你才能享受到自己希望生存的天堂。否则,滥杀无辜,终将严重危及许多物种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影响人类自我生存。这便是“和谐”的真谛,“和谐”的辩证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