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高技能人才自称“臭工人”说起

从高技能人才自称“臭工人”说起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卷调查还显示,很多高技能人才直接称自己是“臭工人”,丝毫找不到过去那种“老大哥”的影子。不仅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缺乏认同感,甚至高技能人才自身对其职业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很多高技能人才直接称自己是‘臭工人’”,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那种自悲心理。企业梦寐以求的“巧妇”,其实就是高技能人才。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

从高技能人才自称“臭工人”说起

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地区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4%,而企业需求是14%,相差10个百分点,缺口达14.7万人。问卷调查还显示,很多高技能人才直接称自己是“臭工人”,丝毫找不到过去那种“老大哥”的影子。

遥想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孟泰等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榜样,鼓舞着全国人民奋发图强,改变了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20世纪60年代初,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使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工人阶级就是这样为着国家繁荣富强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

时至今日,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我国知识工人,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是刻苦学习,顽强攻关,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既体现着中国工人阶级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和高尚品质,又展现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目前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的价值普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同。不仅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缺乏认同感,甚至高技能人才自身对其职业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很多高技能人才直接称自己是‘臭工人’”,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那种自悲心理。

现在,不少企业是“有米”难寻“巧妇”。企业梦寐以求的“巧妇”,其实就是高技能人才。不管多么先进的设计和设备,没有手艺高超的技术人员去实施,都是“一纸空想”。据专家预测,中国正在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制造中心。然而,有“米”无“巧妇”,是中国制造的尴尬!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

近来,许多企业管理人和专家学者频频发出一个声音:中国制造业正急切地需要突破瓶颈——“灰领”人才短缺!形象地说,“灰领”就是高级蓝领,与传统技术人员工作方式不一样,而今已逐渐以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代替双手。高级技能人才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单一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在看懂复杂设计的前提下,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创新,并以最佳方式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是集脑力和体力于一体的复杂劳动。

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更要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成才环境,使高技能人才时时处处感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关心与爱护,从而真正培养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技能,并以主人翁的强烈责任感在自己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

良好社会环境的创设,对一个单位而言,必须实施“把每个员工当作人才培养,把每一个岗位当作成才舞台”的规划;对各级政府而言,则须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让新政策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其工资水平应与职业资格等级以及贡献大小挂钩。总之,要让高技能人才心情舒畅,在为国家建设的无私奉献中成才、立业、建功。

欣闻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出现了3名工人、农民,他们是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他们的获奖,不仅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更是向全社会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创新不分先后,创新这事,科学家要干,普通人也应该干。每个人只要在各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智慧,干出成绩,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所有人,我们毋须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从上述三位工人、农民的获奖中我们更应挺起胸膛,立下壮志:我们既要立志自己成才,也要为其他人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真诚的帮助,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