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政追车(二)

新政追车(二)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衣,衣少;是饭,饭稀李家安和钟秀华成家之后,他俩在新政场上租了间房子。初二上午,钟秀华正准备带孩子出去走走,家里却来了几个人。早晨,李家安一觉醒来,发现女人不在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酣然于被褥,女人的日常用品少了一些东西,他立即想到,女人提到过要南下打工的事,一定是不辞而别了!父母疼爱小孙女的样子,让已为人父的李家安既宽慰又感动。

第十二章 新政追车(二)

◇她相信,优秀的家安一定会创造出锦绣前程,但是,那是哪一天,哪一月,哪一年的事情?而迫在眉睫的是孩子嗷嗷待哺,是住房的房租,是武馆的房租,是缝纫店的房租!是人情往来!是衣,衣少;是饭,饭稀

正月初一一过,亲朋好友之间,就要拜年了。

李家安和钟秀华成家之后,他俩在新政场上租了间房子。1992年春节前,他们有了女儿李敏;1993年春节前,他们有了女儿李倩荣。这两个春节,他们是在孩子的啼哭声中,既清贫而又富有中度过的。

1994年这个春节呢?

岁末,两家房东都在催索房租,按乡里风俗,新年到来,再穷,也要添一件新衣新裤,李家安没有钱给自己买一样东西,也没有钱给女人买一样东西,两个小孩,小的捡大的衣服穿;大的,能不买就不买。

初二上午,钟秀华正准备带孩子出去走走,家里却来了几个人。他们都是家安的朋友。新春佳节,有朋友登门,不亦乐乎?李家安夫妇和他们打过招呼,招待他们的,除了一杯茶,却没有别的。送走这拨客人,又来了一拨人,他们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武馆的学员;有的是夫妇登门,有的是携子,有的是携女。李家安夫妇除了表达谢意,除了一番客套话,他们没有能力款待热情的客人,没有能力给第一次登门的小孩们、学员们5元、10元拜年钱。

他们的笑容像冬日黄昏的落照,看上去虽是暖融融的,捏在手心里的却是寒风凛冽。

客人走后,钟秀华郁郁寡欢,李家安也沉默少言。只有李敏、李倩荣露出的欢乐的笑容,才让他们感到这是春节,是一个应该快乐些的日子。

生活虽然窘困,但李家安没有料到,现实已经让他的爱妻决定辞别这个温暖但苦寒的家庭,南下打工。

农历正月初八,是公历2月17日。这天早晨5点过,钟秀华就悄悄地起床了,她收拾好行装,亲了亲睡梦中的两个孩子,她告诉孩子们:妈妈为了让你们生活得好一些,只得暂时离开你们了,往后,就靠爸爸带你们,爸爸事情多,你们要听话。钟秀华伏在丈夫枕边,她告诉丈夫:生活的担子不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就让我分担一些吧。往后,生活对于我们,是牵挂,是揪心的相思了。

想到丈夫,想到孩子,泪水又在她的眼眶里转动。

多情的女人放下行装,想打消远行千里的念头,但一想到家徒四壁,日子难挨,有志的女人又捡起行装,她要用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辛劳,走进广袤的天空,走进广阔的大地……

早晨,李家安一觉醒来,发现女人不在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酣然于被褥,女人的日常用品少了一些东西,他立即想到,女人提到过要南下打工的事,一定是不辞而别了!

李家安慌忙扑入寒冷的清晨,直奔新政东门车站。

钟秀华已经上车了。

李家安以他诚挚的感情,诚挚的语言,劝说爱妻中止南行,与他在同一条路上,撑起一把伞,去抵御风霜、抵御烈日,去打拼未来宽敞的路径;与他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依相伴,守护着眼前点点星光,等待着一个鲜亮的早晨。

李家安说,在同一条路上,在同一个屋檐下,即使是一声唏嘘,一声长叹,也是一个完整的显露,也是幸福的呼喊。

钟秀华抹去一脸泪水,她相信,优秀的家安一定会创造出锦绣前程,但是,那是哪一天,哪一月,哪一年的事情?而迫在眉睫的是孩子嗷嗷待哺,是住房的房租,是武馆的房租,是缝纫店的房租!是人情往来!是衣,衣少;是饭,饭稀!一切都要钱。钱从何来?

李家安见妻子执意远行,无奈地问道,你啥时回来?钟秀华没有立即回答丈夫的问话,直到车子启动了,她才丢下一句话,要待几年。

待几年?几年?几年呀?

车子远去了。

眼前的路,仿佛在缩短,缩短成一线之长,一线之韧,难系千斤之力;

眼前的路,仿佛在拉长,拉长到了天涯海角;

眼前的路,仿佛在分裂,分裂成一块一块的碎片;

眼前的路,仿佛在聚合,聚合成一堵又一堵山峦,横亘在他面前,让他无法逾越,无法逃遁……

路上,李家安捡起一张字纸,这是一个三流诗人的诗作:

离他难,离她难,

丢开双手去挣钱。

年未过完你赶车,

年未过完我赶船。

去打工,去流汗,

送君送到月儿圆。

你三更醒来难入梦,

我推开窗子五更寒。

离她难,离他难,

丢开双手去挣钱。

抛下亲人如撂荒,

一别经年又经年。

诗虽少了些新潮的味道,却也还有着几许凄惘,几许怆然。

生活之艰辛者,何止家安也。

当日,李家安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李家湾。

父母见到小孙女,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二老高高兴兴的样子,让李家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用说,女人走后,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李家安已别无选择,他带着她们回到老家,是想让她们跟着爷爷婆婆过一段日子。

父母疼爱小孙女的样子,让已为人父的李家安既宽慰又感动。宽慰的是,父母对孙女的态度已不容置疑;感动的是,诚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吃过午饭,李家安对父母说,钟秀华打工去了,武馆很快要开馆,李敏、倩荣就请二老照管一段时间。

父母犹豫着。他们说出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5个人的土地,只有他们留守家中,农活都忙不过来,又忙两个小孙女,要是她们有个头痛脑热,离场又远,啷个办?

李家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抱着一个孩子,目光倔强地投向了天空,脚,又放在了去新政的路上。

二女儿倩荣,是不愿离开爷爷婆婆,还是不愿意拖累爸爸,她哭得昏天黑地的。

孩子的哭泣,让李家安又一次想起几年前与堂兄戽水的月夜,那个被撕裂的月夜;又一次想起也是在这条路上,因为忧愤,因为逃避,因为寻找,踩着泥泞,冒着大雨,穿行于山坳,徘徊于街头的情景。几年过去,社会更加开放了,经济发展形势更为多样更为活跃了,不说那些企业垮了,而个人一夜致富之辈;也不说那些趁着改制,大肆侵吞国家和集体的钱财者;更不说那些巧取豪夺,受贿的官员——他们站在高处,他们离我们很远,他们的事情,只能听听,只能看看,只能慨叹。而与我一样,原本也是一介布衣者,他们虽然也勤苦于田亩之中,蜗居于闾巷之间,却志存于胸,执著于行,冲刺于时代之前列,击水于时代之潮头,把握住了发展机遇,几年之间,则一跃而起,成了左邻右舍不可小视的人物,而自己也胸怀大志,文武兼备,方略于胸,而延伸于脚下的路,却依然是一条小径——依然是这细长的黄荆,这低矮的马桑,这被风扭曲的树林和蔓延在荆棘丛中的衰败的杂草……

李家安在孩子的哭泣声中,在尖利的阳光底下,等待着强劲的风撕扯他,猛烈地撕扯他。

没有风,握在手里的是一把春寒……

谁也没有在意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背着一个孩子抱着一个孩子,更没有谁看见这男人眼角上滑落下来的一串亮光。路人看见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年轻的爹,路人听见的是一串渐去渐远的响亮的脚步声。只有诗人们才会留意,才会说,一个背着孩子的男人/在村路上奔跑/他一会儿看见天空/一会儿看见女人。但是,诗人们都住在城里,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我们在分割植物/我们在分割铁/路上,只剩下细碎的金属/只剩下我和骨头。

走出一里多路,放心不下儿子,放心不下孙子的李家安的母亲追上来了。她要儿子留下两个孙孙,哪怕再苦,他们愿意分挑儿子身上的担子,看护两个孙孙!

儿子断然拒绝了母亲的慈爱,一如当年母亲挽留不住风雨中戴着草帽,穿着泡沫凉鞋,执意离家的儿子。

母亲目送儿子翻过了垭口。

儿子留给母亲的身影,母亲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犟。

父亲是有文化的人,父亲对儿子,用两个字形容:倔强。

回到新政,倩荣不再哭了,但是,她吃什么拉什么,大冷天,一天要给她换洗几次,这日子怎么得了?

李家安心里在呼唤着一个名字,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钟秀华。他仿佛看见,她就站在门口,仿佛看见她就站在他身边,他正想把孩子递给她,她嫣然一笑,又无影无踪了。

她没有站在门口,没有站在他身边,她丢下的那句话“要待几年”——走出车站,李家安就感觉到了时间的距离。

——时间的距离,是新政到北京的距离,到伦敦的距离,到纽约的距离,远啊,远啊!

黑黝黝的夜色里奔腾着音乐的河,听吧,听这激越的旋律,听这一浪一浪的歌声:

是你,是你

我看见的是你,

我梦见的是你,

我等待的是你,是你

是你,是你

你的笑容这样美丽

梦见的就是你,

想告诉的也是你,是你

是你,是你

何时再见到你?

一个月太久太久,

每一刻都是你,是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