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几点启示

学习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几点启示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近代称为曾文正公,被推崇为圣人。近日,在读曾文正公文集时,发现曾国藩对其家人的遗言中,处处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以上是曾国藩对其家人的遗言和教诲的要点,他作为中国近代儒家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文化是先进思想的灵魂,而先进的思想则是完成目标、达到目的的金钥匙。曾国藩文化思想中,还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

学习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几点启示

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近代称为曾文正公,被推崇为圣人。近日,在读曾文正公文集时,发现曾国藩对其家人的遗言中,处处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慎独则心思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修心更难得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愧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能够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是修生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功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让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果。聪明睿智,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放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一般的人生下来,都得到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气以成形体,人和世间万物根本是出同一源的。如果只知道谋求私利,而对百姓不知道宽仁,对万物不知道爱护,这是和同出一源道理相违背的。至于高官厚禄,高居在百姓之上,就有拯救于百姓之水火、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仁,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付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锈袍,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在困境中奋力而行,殚精竭虑,而后又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为天下人考虑,一定要使自己饥饿,自己陷入水火之中,把民贼强盗不能被擒获视为自己的过失。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墨子摩项放踵以有利于天下,都是极俭朴的修生、极勤劳而救百姓的实例。所以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以上是曾国藩对其家人的遗言和教诲的要点,他作为中国近代儒家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优秀文化是先进思想的灵魂,而先进的思想则是完成目标、达到目的的金钥匙。曾国藩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被推崇的最大圣人,是因为他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提炼治国安邦的大策略,磨练意志,励砺品行,屡败屡战而不放弃,遭遇诽谤而不气馁,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难怪今天我们把曾国藩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学习曾国藩的文化思想,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大智慧。学习历史可以使人知道王朝更迭的原因和背景,温故而知新,在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中充分体现民本的思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地生活;《孙子兵法》中反映的“三十六计”,至今仍是军事方面的大谋略和大智慧;“晏子使楚”的典故,说明人才在外交策略中的重要;“将相和”的故事,更是说明了谦让和包容,有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安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古训,说明了功高盖主的开国大臣,要懂得韬光养晦、低调谦和、激流勇退的哲理。曾国藩在剿灭了太平天国后,原本按照咸丰皇帝的遗诏,剿灭了太平军的满汉大臣要封王,曾国藩不但上书辞王,还谢官回家归隐,做到了全身而退,这也是大智慧。

第二,传统文化中包括各种做人的启示。曾国藩文化思想中,还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首先是做人要有智慧。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要讲究一个“挺”字,挺身特立,顽强不息。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一股倔强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人生就“挺立”不起来。“有了这种精神,还要自励品格,修身为本,要有避其锋芒、藏巧于拙的智慧,学习曾国藩能随时审时度势、调整谋略、进退自如,少一点火气,多一些和气。中庸之道也是一种做人哲学,更是一种成事的智慧,也印证了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决。

第三,懂得做人的道理。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方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是做人的楷模,并受到梁启超、毛泽东等名人及政要的推崇,他身处复杂的清末环境中能自保并一路升迁,全身而退,终其一生,源于他熟知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之精髓,对做人之道参深悟透,领悟积淀了一整套攻心纯熟的做人绝学。提出做人厚道,不可争强好胜,做人要豁达,站得高看得远等做人处世方法。

第四,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曾国藩十分强调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孝敬父母并亲善兄弟姐妹,他在京师为官时,因很少在家,不能侍奉父母及祖父母,十分愧疚,每每寄家书问候,并托其弟妹更好地照管父母,在经济上从来没有吝啬对父母的奉养。在给家人及学生的书信中,一再叮嘱他们要孝养长辈,对父母的身体要十分关心,对父母的冷暖常记于心。晚辈尽孝道,既是曾国藩家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做人要勤奋、勤劳,这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其在书法、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对读书更有自己独待的理解,每日都必读书,每读书都有心得,这在今天也有积极的推崇和借鉴作用。“多读书,养才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们只有一生向着人生的规划,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博览群书,以积累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