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藻钱氏宗谱》序言

《江藻钱氏宗谱》序言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壬辰初夏,江藻宗亲永汉兄来电道:《江藻钱氏宗谱》已告竣,嘱我写序。这次江藻修谱,钱吉虎宗亲值得一提,他为寻找《江藻钱氏宗谱》老谱费了不少心思,最终在上海图书馆找到1911年《江藻钱氏宗谱》、在杭州市浙江大学图书馆找到1931年《江藻钱氏宗谱》珍藏本,为这次修谱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文收入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钱汉东诗文墨迹选》一书中。壬辰年重修《江藻钱氏宗谱》,明钱氏世代传承之系谱,实为功德无量之举。

《江藻钱氏宗谱》序言

壬辰初夏,江藻宗亲永汉兄来电道:《江藻钱氏宗谱》已告竣,嘱我写序。续修宗谱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慎终追远,寻根溯源,盛世修谱,承前启后,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记载家族血脉流传的重要形式,这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江藻乡里人,写序于我义不容辞,唯恐写不好。

去岁新春,我应江藻宗亲之邀,回乡省亲,观赏正月之社戏。演出前,我赠给父老乡亲“左昭右穆,山高水长”书作。在即席演讲时,我对乡亲们说:“大家都是钱武肃王的子孙,先祖建立的伟大功德,像阳光雨露一样泽被后人,荫护着世代钱氏后裔,对此,心存感恩之情。古人云:仁者为王。故所作所为要有王孙之风范,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要努力奋斗,有所作为,告慰先祖。”

江藻是钱武肃王后裔的重要栖息地,诸暨钱氏始祖为七世祖司理参军奎公,七世祖钱奎于公元1127年从临安(今杭州)始携其四子大理评事、鲁国公来到此地——江藻明镜里。钱奎迁徙这一年,正值中华大地发生重大事变,即北宋王朝所遭遇的“靖康之难”,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可谓国难当头矣。此刻,宋仁宗之第十女大长公主已下嫁吴越忠懿王之曾孙钱景臻,成为钱家媳妇。大长公主才华出众,富有远见卓识,靖康之初,拿出全部家产作军饷,抗金救亡。她在赵氏家族中是年事较高的长辈,声望甚隆。她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召集赵氏皇亲及朝臣,力挽狂澜,推康王赵构为皇帝,建都临安。在我看来,钱家也算第二回有恩于赵宋皇家了。第一回是大家都熟悉的吴越忠懿王钱弘俶,遵循武肃王遗训,在978年毅然“纳土归宋”,实现祖国统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800年以后才出现美国华盛顿总统礼让之举。武肃王钱镠功被天下,恩泽后世。我曾赋诗《钱武肃王颂》曰:“敢射潮平,不与鹿逐;真利建侯,千古惟独。自足为王,民容众畜;铁券金书,绵长永穆。”此诗刊发在2011年4月6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始迁祖钱奎不愧是一位富有远见和开拓精神之人,刚建立的南宋朝廷风雨飘摇,北方赵氏皇族、朝臣以及难民大量涌入临安,富甲天下的临安顿时杂乱无章,生存空间变得狭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兵随时南下,兵戎相见。钱奎为子孙后代谋求生路、寻找发展空间,诸暨江藻、嵊州、义乌、金华、绍兴等地遂分别成为其七子及子孙的栖居地,四子鲁国公栖居于江藻,钱氏后裔便在此繁衍开来,半耕半读,济世传家,人才辈出,成为诸暨的名门望族。怀着敬仰之情,我在伟苗、永汉、冶辉、利军诸乡亲陪同下,到黄碧坞阳始山始迁祖钱奎公墓凭吊。此乃风水宝地也,景色优美,环境独秀,气势非凡,我允诺为将要修复的钱奎公墓书写碑文。

我对家乡诸暨怀有特殊的感情。父亲14岁时就来沪做学徒,我属于第二代移民。祖父钱章宝,在我出生时已谢世。听父亲讲,祖父靠打鱼种田为生,每年新岁客厅里总要悬挂“天下一等人忠孝,世间两件事耕读”之类的对联。我由于少时常返乡省亲,跟着长辈在田间进行一些简单劳作,初尝稼穑之艰辛,对家乡也有了感情。钱池与江藻相距半里,隔江相望,可谓近在咫尺。我经常过江去街上玩耍,勤劳的村姑在溪坑洗菜捶衣。长长的青石板上依稀可见古老的车辙,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人流熙熙攘攘。沿途诸多钱氏先贤的牌坊,记载功德业绩。仰望遒劲苍古的碑刻书法,我心中默默忖度,哪天我也能写这样漂亮的字就好了,这或许对少年的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去年夏天,诸暨遭遇特大水灾,我寝食不安,拿出自己创作的10件书法精品及收藏的10件古代瓷器等,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文汇报社举办“诸暨特大水灾募集善款;当代文人钱汉东书法作品、古瓷藏品义拍”活动,义拍所得78.8万元全部捐给诸暨灾民,献上一份爱心。小时候,母亲教诲我道:“你想将来有出息,一要吃得起苦,二要吃得起亏。”这句话成为我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我感恩母亲的教诲,也感恩家乡人对我的帮助。

唐代诗圣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诗云:“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钱氏家族中贤良聚集,人才济济,这要感恩先祖武肃王的遗训及《钱氏家训》。时任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博鳌论坛会见台湾钱复宗亲时,引用《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2011年岁末,我当选上海钱镠研究会会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毛笔恭录《钱氏家训》,刊印五千册,发往全国,让钱氏后裔学习,以弘扬吴越传统文化。《钱氏家训》内涵深刻,释先祖武肃王遗训之要义,集儒释道之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大家如都照《钱氏家训》行事,天下自然就和谐太平了。

作为钱氏后裔真是很值得自豪的。钱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个非常重视文化传承的伟大家族,钱氏后裔各类才俊,代不乏人。仅以当代而言,有科技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文学三钱:钱钟书、钱仲联、钱谷融;部长三钱:钱之光、钱正英、钱其琛等。据我所知,海外钱氏同样成就卓著。“三钱”成为中华民族的坐标,激励钱氏后裔不懈努力,为钱氏宗族争光,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添彩。

这次江藻修谱,钱吉虎宗亲值得一提,他为寻找《江藻钱氏宗谱》老谱费了不少心思,最终在上海图书馆找到1911年《江藻钱氏宗谱》、在杭州市浙江大学图书馆找到1931年《江藻钱氏宗谱》珍藏本,为这次修谱奠定了良好基础。

桑梓钱池的族谱在“文革”中遭毁,遍寻无果。辛卯正月初五,我与宗保、吉虎、伟苗诸宗兄,在我堂兄伯良的陪同下探望长辈,归途邂逅87岁的仁照宗长,仁照之父曾为钱池族长,主持过本村钱氏宗谱的修撰工作。他说,江藻钱庚(民国首届浙江省参议员)尊称族长为叔公,据此推算,我为37世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令人欣喜无比。尔后,我撰写《认祖归宗记》记叙此事,2011年3月31日刊于《新民晚报》。此文收入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钱汉东诗文墨迹选》一书中。

古邑江藻,山清水秀,风骨传人,耕读传家。壬辰年重修《江藻钱氏宗谱》,明钱氏世代传承之系谱,实为功德无量之举。“你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今日江藻钱氏后裔,蒙先祖荫庇,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幸哉!幸哉!

补记:2011年2月7日,农历辛卯年正月初五,中国传统接财神爷的日子,我上午踏上回诸暨老家省亲之路。此行乃应诸暨江藻村钱氏联谊会之邀。上海钱镠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钱宗保、《吴越钱氏》副主编钱吉虎一同前往。中午在江藻村支部书记、武肃王37世孙钱伟苗家用餐,陪同的有江藻镇镇长袁志浩先生,我还请来钱池村书记钱灿明和堂兄钱伯良共进午餐。

我们参加了由萧山绍剧团演出的江藻村社戏的开幕式,然后去我的故乡钱池村。同行的有钱宗保、钱吉虎、钱伟苗三人,我们在村里见到了钱仁照,他今年87岁,目光炯炯有神,伯良兄称其为爷爷。他说我长得挺像我的父亲,还说我父亲比他大几岁,父亲小时候书读得很好。

钱仁照爷爷告诉我们,他父亲是钱池村的族长,俗称嫁妆太公,在江藻乡贤筠青少爷家做事时,筠青少爷叫他父亲为叔公。筠青,名钱庚,生于1875年,原名彭祖,字章武,号筠青,庠贡生,曾担任浙江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历任地方公职。他的墓地在钱池村的山上,他用几分良田与钱仁照家的山地换的,据说这块山地的风水很好。这说明这两家关系极为密切。筠青为民国时浙江省参议员,属于乡绅。钱宗保讲,搞请筠青少爷辈分,也就可推出你的辈分了。我委托江藻钱氏宗亲查筠青少爷的辈分,当晚因演社戏绍兴大班《龙虎斗》,暂时无法去查证。晚会上还举行了我赠送江藻钱氏联谊会武肃王像及我为他们题书的“左昭右穆,山高水长”四尺字幅的仪式,我还作了两分钟即兴演讲,效果很好,赢得七次雷鸣般的掌声。我颇感欣慰,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父老乡亲。第二天上午9点45分,江藻钱氏联谊会秘书长钱永汉来电相告,“筠青少爷是第36世孙,你就应是37世孙了”。一阵欣喜,认祖归宗。家乡宗亲是不能随便乱叫的,何况筠青少爷是有身份之人,更不会离谱的。江藻村离钱池村才半里地,近在咫尺。

我一直希望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武肃王第几代,但因家乡钱池村的钱氏家谱在“文革”中烧毁,故我也无法知晓自己的情况,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这始终是我的一个心结。我曾请上海钱镠研究会的宗兄到上海图书馆家谱室查过,无果而终。如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幸哉!

2012年8月8日于无闲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