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藕乡的趣闻逸事

藕乡的趣闻逸事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水田种植莲藕,是三家村一带的创新独有。生机盎然的水乡村落,更盛产慈姑、荸荠等水生作物,特别是三家村藕粉素负盛名。而今三家村生产的速溶藕粉,爽口润滑,细腻香甜,冲一杯细品慢咽,作食品,当饮料,美味可口,对病后辅助食疗,更是适宜的营养品。不过对三家村人来说,即使一时蒙冤受屈,但他们莲藕一般的品性始终不变。莲藕、慈姑等蔬果生产一派兴旺,三家村藕粉又上新台阶。

藕乡的趣闻逸事

谢先耕

说起荷塘藕乡,自然想到水声清亮的三家村。

三家村地处杭州近郊古运河畔,是崇贤的一个古老地名。此地盛产鱼虾果蔬莲藕,与鸭兰村、平径、裘家兜为邻,早年乘坐苏杭轮船至杭州,常要光顾这儿,是客轮停靠的乡村码头。

从清水港到三家村一带,菱塘藕田整片相连,种植莲藕古来闻名,并形成传统藕粉的生产基地。用水田种植莲藕,是三家村一带的创新独有。这里土地肥沃,藕质粗壮白嫩,莲子粒大甜纯。盛夏季节,花红叶绿,风光旖旎。白天风荷摇曳,夜晚月照荷塘,处处洋溢诗情画意。然在这美丽村野,曾经爆发过惊雷激荡的革命斗争。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运河两岸的崇贤、云会、勾庄,属西镇所辖,发生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军民们在江河湖汊、连片藕田及柳荫芦丛间,展开各种隐蔽斗争。平静的运河水乡,燃烧不平静的怒火烈焰。正义的火种一代代播在藕乡人心里。

生机盎然的水乡村落,更盛产慈姑、荸荠等水生作物,特别是三家村藕粉素负盛名。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期藕粉已成朝贡之品;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来杭时曾品赏过三家村藕粉,食后赞不绝口。而今三家村生产的速溶藕粉,爽口润滑,细腻香甜,冲一杯细品慢咽,作食品,当饮料,美味可口,对病后辅助食疗,更是适宜的营养品。“白似霜雪甜如蜜”的三家村藕粉,为闪光发亮的荣誉品牌,走俏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远近市场。

三家村与古运河一样,名声悠久。然而有谁还曾记得,20世纪60年代中期,“三家村”这个荡漾运河水渍的名字,一度遭遇莫名的政治牵连。有段时间,土色土香的名字消失了,取代的是政治色彩极浓的“红卫村”。有次我途经码头听到“红卫村到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知那是“文革”时所为。因为北京出了个“三家村”,竟把千里之外风马牛不相及的村名码头给株连了。这荒唐事,让老百姓啼笑皆非。当时,村民一针见血:“更名不近情理,这一改,把祖宗十八代的历史全割断了。”他们一板一眼道明三家村的演变来历。当时,有位乡土诗人曾这样批评此事件:

鼎立的三个村如枝连叶,

苦涩的岁月似环庇荫,

一声霹雳使运河觳觫,

千里河岸爆出奇异怪声。

京华的邓拓吴晗廖沫沙,

影射之箭刺痛莲藕柔情,

彼地搞批斗,此地遭除名,

无缘水火株连冰炭罪名。

乡邻的意愿横遭裂变,

绿色的原野颠倒视听,

橹浆挑不起紊乱波浪,

航标灯暗淡得失魄丧魂……

据《唐栖志》“下漕河全图”载,相传很久以前这儿仅住着姓徐、姓马、姓车三户人家,以农耕兼菱藕为生,遂称“三姓村”。后经许多年代的繁衍生息,人丁逐渐兴旺起来,改名“三家村”。其实,“三家村”地方色彩浓郁,非“红卫”可替代。不过对三家村人来说,即使一时蒙冤受屈,但他们莲藕一般的品性始终不变。

历史走进新时代,这里已今非昔比。莲藕、慈姑等蔬果生产一派兴旺,三家村藕粉又上新台阶。天时、地理、机缘,使藕乡锦上添花。据报载:藕粉生产不断投入资金,扩建厂房,增加设备,并开发盒装、袋装组合系列产品投放市场。

今天,大运河贯通钱塘江,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洁。而且,新拓建的崇贤港亦将投入使用,藕乡又添新景观,繁荣的码头港口携手典雅的小桥流水,壮观与妩媚相辅相成,老景新景相得益彰。相信“水乡游”的观光船队,将重新驶向这个古老又风光的乡村码头,让人们观赏甸甸莲荷的绚丽景色和三家村的美丽容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