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漫步鸭兰村

漫步鸭兰村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是自然的鸭兰村,不知起始于何时的鸭兰村。新景旧貌,配合鸭兰村的绣花,以及三家村藕粉,不久的明天,鸭兰村将成为沿运河最靓丽的水乡、最富有特色的旅游场所之一。由于经济区块的规划,自然环境的保护,传统因素的制约,地理位置的特殊等因素,3.6平方公里的鸭兰村,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以此观照,鸭兰村的村民已经基本失去土地。希望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陈列室能带给我们的后人丰富的启迪。

漫步鸭兰村

施建华

2010年7月的一天,我兴冲冲地前往鸭兰村,本意只想再次观赏至今难以忘怀的十里荷花并借道参观“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不曾想,十里荷花的壮丽景观,只能在记忆的深处缅怀了;现今,这处那处的,残余的田野气息里,抬眼还能瞥见一池一湾的荷花,仅此而已。因此,借道参观革命旧址就成了我唯一的目的了。

借道观瞻时却意外地让我遇到了一个人——当年的学生,时任鸭兰村党委副书记的赵伟兴同志。

当年的学生非常热情地带我去看他认为值得观赏的地方,但因为职业和兴趣的不同,以及在我脑海里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常常把我的注意力拉回到以往和现在的环境差异里去。

鸭兰桥,曾经的平板小石桥,古运河在她身边经过,浩浩荡荡地携着各色的船只流向杭城。鸭兰桥边的那一溜小平房是至今还留有魅力传说的王家庄。河水流过鸭兰桥,缓缓穿过鸭兰村,在鸭兰村这里停一会,那里息一阵,形成了很多河汊港湾,将鸭兰村滋润得荷花飘香,荸荠葱茏,鱼跃稻壮,一片活泛。

那是自然的鸭兰村,不知起始于何时的鸭兰村。记忆里,村民居住在逼仄的平房里,稍有大雨,各家各户水漫金山。雨后出行,羊肠小道泥泞不堪,与其说走路,不如说是爬行。

可是,赵书记不无骄傲地对我说:“你看现在的鸭兰村,道路全部硬化,汽车能开进农家的房前屋后;墨鸦似的仄仄的水边小平房,现在被一溜一排的楼房所替代。”短短的两句话所概括的事实,描述了鸭兰村全部的村落发展史。

“不认识啦,鸭兰村。”我默默地念叨着。

这时,赵书记说带我去看一处风景。

一个美丽得仿佛传说似的水屿,因无桥梁的牵引,我们被挡在了对面。

这就是千亩墩。赵书记告诉我,千亩墩古说有千亩,故名千亩墩,实则是七百五十亩。其四面环水,无一通路而故名墩。发幽古之思,其上草木茂盛,古树蔽日。环而行之,非舟莫能出入。欸乃一声,一墩皆绿。

赵书记激动地告诉我:千亩墩即将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开发千亩墩是杭州市运河旅游开发工程的一个环节,将成为一个热门旅游景点,因为我们鸭兰村还有更亮丽的红色旅游景点: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新景旧貌,配合鸭兰村的绣花,以及三家村藕粉,不久的明天,鸭兰村将成为沿运河最靓丽的水乡、最富有特色的旅游场所之一。“到那时呀,”赵书记憨厚一笑,“我也说不好。”说着,他胡乱抹一下寸长的短发。

赵书记脑海中的魅力场景,笔者在此做个粗略的勾画,以慰鸭兰村村民对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河水似锦,画舫游船,笙歌曼舞,桃柳红绿;游船到了鸭兰村,一个宽阔的码头伸到河边;游人漫步,村人迎送;一片热闹喧腾以后,接下去是村民囊鼓颜开,言说着彼此的心中乐事。

可是,接下去的闲聊中,赵书记没有像我描述似的轻松和愉悦。我不解,问其故。赵书记娓娓道来,心事重重。

鸭兰港缓缓东去,将鸭兰村一分为二。河浜港汊,星罗其间,羊肠小道,密布左右——一个美丽富饶的江南水村。然而,水上交通让位于陆上运输以后,鸭兰村的美丽虽依旧,但财富进入的宽敞途径却变窄了。“所以呀,”赵书记不无沉重地说,“对现有道路的拓宽和硬化显得非常重要。眼下的工作,村党委和村委一班人马,正在着手准备塘康公路连接线和拱康公路延伸段至鸭兰村的筹建工作,并配合上级政府对土地的征用和房屋的拆迁,力求尽快将鸭兰村和外界畅通,争取在现有经济基础上,与外部世界和谐发展。”

由于经济区块的规划,自然环境的保护,传统因素的制约,地理位置的特殊等因素,3.6平方公里的鸭兰村,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鸭兰村3 800多村民何以过上好日子,990户农家何以走上富裕的道路——对于村民的带路人,这是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假如,任职期间不能给村民带去富裕的生活,起码也要给村民指明富裕生活的方向。“不然,”赵伟兴不无感慨地说,“还是外出打工去吧。”

农耕时代结束以后,人们对土地的感情渐渐淡薄。几千年的农耕史,赵伟兴深深地觉得,那只是温饱的历史。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将其界定的特定的时间内,首先要摆脱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全村3 500余亩农田,世世代代不知为之劳作了多少年,但曾几何时,村民除坐在家门口向往月宫之外,其余的时间只剩下叹息和苦思。

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土地,早已成为村领导班子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的基本概况,赵伟兴告诉我:运河西岸,近1 700亩土地业已有偿出让给高新开发园区;占地750亩的千亩墩,行将作为旅游业即将开发;土地流转为700亩,其中70亩等待塘康公路连接线和拱康公路延伸段全线贯通以后,用作货物堆藏,用以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现在,村民可支配的土地只有100多亩了。

以此观照,鸭兰村的村民已经基本失去土地。村民失去土地以后,唯一的出路是走向市场。仍然依赖传统的茭白、荸荠、鲜藕等农副产品,那只是一份怀恋和思古心肠。但因区域等诸多原因,招商引入工业企业已经不太可能。唯有可以做的文章是鸭兰村多水,靠水吃水。做活水的文章,也就是说利用运河的有利环境,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

“等到千亩墩开发旅游的那一天呀,会全方位带动鸭兰村的经济。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鸭兰村会改变它原有的面貌。”赵书记不无向往地笑起来。

“我们鸭兰村的手工业,其实发展得很早,”赵书记接着说,“20世纪70年代,鸭兰村就办起了绣花厂。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七家刺绣企业,几乎解决了全村所有妇女的工作问题。其刺绣产品除了供给国内市场,还能漂洋过海挣得外汇。鸭兰村刺绣,因其历史悠久,市场广阔,所以还带动了三家村、龙旋村、四维村和仁和镇一带的家庭经济,给鸭兰村每年注入了800万元的经济收入。眼下的问题,是如何提升鸭兰村的绣花品牌,创造出规模效应……”

赵书记和我交谈着,抬眼看到一块石牌,上面写着“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我们在石牌前默默站立一会,随后,赵书记把我带到一间土楼,那是中共鸭兰村支部陈列室。从一楼到二楼,赵书记逐一给我介绍各种陈列的物品和图片。

我在沾桥工作过五年,每周回家都要经过鸭兰村,但从未观瞻过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那天,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随赵书记看完了每一个展室,并用手机拍了照片,回家就输到电脑里以作纪念。人,不管是谁,到了一定的年岁才会懂得过往的不易;有了人生的诸多阅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希望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陈列室能带给我们的后人丰富的启迪。

走出陈列室,我告别了赵伟兴书记。待我再次回头,看见赵伟兴书记还站在石牌前,向我挥手道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