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这里初识文博

在这里初识文博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7月12日至11月8日,我在杭州名人纪念馆度过了难忘的四个月见习期。在短短的四个月里,我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千余人,有幸结识了许多可爱的朋友。苏馆紧临西湖,我因此可以时时领略湖上的晴雨。但事实上,现在乃至将来最亟待我们去投身去从事的,就是这承担着人文教育使命的文博事业。正是他们留住了我们前代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珍贵和社会之不功利。承蒙在苏馆的这些日子,使我对于中国的文博事业多了一份了解和亲近。

在这里初识文博

2010年7月12日至11月8日,我在杭州名人纪念馆度过了难忘的四个月见习期。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不只因为见习地在西湖,更因我每日要晤面的是苏东坡、于谦、张苍水、章太炎。我爱他们为人为文的品格,亦爱他们内心的深邃与宁静。

还记得未到名人馆前,我在《杭州日报》上看到“童画杭州名人”的系列报道,就拨通了名人馆的电话,毛遂自荐希望在活动现场讲一回苏东坡。馆办回应说,无此先例,但欢迎我来观摩。印象中,我在大学语文课上听晓彬老师讲起过,西湖苏堤南端有一个飞檐翘角的苏东坡纪念馆,虽一直没有进去看个究竟,但此事从此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终促使我怀着对苏东坡的仰慕和崇敬,如愿做了苏东坡纪念馆的见习生。

在苏东坡纪念馆,我的工作是负责展厅的现场管理,为参观者的第二课堂券盖章和协助馆内的讲解员讲解。然而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充当起馆内游客的导游,向他们介绍苏东坡,解说苏东坡的西湖诗词。不光一个苏东坡,对于游客们提出的各种疑问,我总是尽我的能力告诉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另外,我专门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一些琐碎的但游客们很感兴趣的西湖话题。我喜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谈,并乐于听他们说初到杭州的心情。在短短的四个月里,我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千余人,有幸结识了许多可爱的朋友。一个叫王玫的九岁法国小姑娘在一页纸上给我写下了两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多谢”;家住台北市常去台北故宫的林纯兑女士留给我她的地址和邮箱;日本的一对老夫妇看我喜欢古诗送了我一册日文版《唐诗选》。他们都是有心热爱,或年轻时即深爱中国文化,而苏东坡对于他们实在是太伟大的一个中国人。

苏馆紧临西湖,我因此可以时时领略湖上的晴雨。每日清晨,当打开二楼的小窗,听一听楼下的导游用各自的语言描述着苏东坡,看着一队队人跟着一面面小旗走进苏馆,我仿佛感觉自己置身于电视剧《似水年华》中的情境,此刻,倚在窗边聆听的我就是那乌镇水乡的年轻人“文”。尽管外边的世界热闹常新,而里边的时光则长久如斯。

外界有些人不理解纪念馆的工作,说像我们这样是“上班如上坟”。但事实上,现在乃至将来最亟待我们去投身去从事的,就是这承担着人文教育使命的文博事业。相比其他的行业,坐纪念馆总是寂寞的,可是我们换一种眼光看,纪念馆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正是他们留住了我们前代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珍贵和社会之不功利。谁能说纪念馆人不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冷力量”“看护人”“筑梦者”?任何的壮怀激烈都没有捍卫易逝的、脆弱的文化更需要我们拿出持续的热情,刚毅性格和时刻的清醒。

承蒙在苏馆的这些日子,使我对于中国的文博事业多了一份了解和亲近。作为一名讲解员,我们要向参观者传递一面之交的温暖,更要让他们理所当然地在思想情感上不虚此行。

(原载《园文青年》201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