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我们去梅里雪山,我们谈论、欣赏和赞美梅里雪山,却很少意识到,所谓的梅里雪山其实是卡瓦格博,而卡瓦格博并不是梅里雪山。至于卡瓦格博从何时起、因何人何事被误会为梅里雪山,追究起来既费劲、又没意义,但有必要为其正名,把李鬼当李逵,这种笑话不该发生在一座神圣的雪山身上。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_云的南方:从大理、丽江到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众所周知,是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雪山之一,在很多人——包括著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看来,它就是全世界最美的雪山。然而,我们去梅里雪山,我们谈论、欣赏和赞美梅里雪山,却很少意识到,所谓的梅里雪山其实是卡瓦格博,而卡瓦格博并不是梅里雪山。卡瓦格博,“白色的雪山之神”,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它的庄严和殊胜,是散发着梅雨气息和梅子酒味道的“梅里”所不具有的。

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有着完美的金字塔造型,是南北走向、跨越滇藏两省的太子雪山的主峰,而太子雪山由一系列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的高峰组成,俗称“太子十三峰”。藏族人所说的卡瓦格博是神与山的合体,既是神,又是山,而“山”不仅指代主峰,而是一峰统领诸峰、指代整个太子雪山。千百年来,卡瓦格博从未改名换姓,它被外界稀里糊涂地称为梅里雪山,完全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阴差阳错、以讹传讹——梅里雪山既非卡瓦格博或太子雪山的别称,也非太子雪山中的一座山峰,而是太子雪山以北紧紧相连的一列较小的山脉,主峰为海拔5229米的说拉曾归面布。朝圣者外转卡瓦格博,有一段路要翻过海拔4800多米的说拉山口到达澜沧江边的梅里水(或称梅里石),说拉山口即梅里雪山的一处“豁口”,梅里水则是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村庄。至于卡瓦格博从何时起、因何人何事被误会为梅里雪山,追究起来既费劲、又没意义,但有必要为其正名,把李鬼当李逵,这种笑话不该发生在一座神圣的雪山身上。

搞清楚了这件事,或许更容易接受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国家4A级风景区与国家公园“梅里雪山”需要你买门票,无论在特定的地点拍照,还是前往它脚下的村庄和冰川,都需要购买不菲的门票;而护佑世界的祜主卡瓦格博,它不需要你的门票,它什么都不需要,甚至“不需要你特意双手合十去朝拜”。在当地藏族人看来,卡瓦格博从不会索取什么,它只会慷慨地赐予,每一条溪流、每一方草场、每一片森林都拜卡瓦格博所赐,每一根虫草、每一朵松茸、每一只贝母都因卡瓦格博而存在。对于这样一个万物之主,在雾浓顶拍几张照片、在飞来寺看“日照金山”、到雨崩小住几天、近距离接触明永冰川、甚至徒步尼农大峡谷……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带着诗人的感官和内心在卡瓦格博脚下待上一两年,那么读一读马骅的《雪山短歌》,也能感受几分诗人所感受的:“山上的草绿了,山下的桃花粉了;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兰花紫了;山上的野兰花紫了,山下的杜鹃黄了;山上的杜鹃黄了,山下的玫瑰红了。偷睡的年轻汉子在青稞田边醒来,雪山上的花已经开了。”花儿还在开,诗人已远去。

雨季到卡瓦格博的游人,常常像飞来寺的那家客栈,“守望6740”,魂不守舍地望眼欲穿,望到的也始终是一片雨云,即便冬春季节,能否一睹卡瓦格博的尊容也得看运气,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夹在怒江和澜沧江两条大江之间,而且就耸立在江边,一年四季,尤其是雨季,河谷里的水汽极易聚集在雪山之巅形成终日缭绕的云雾。卡瓦格博整天“千呼万唤始出来”,而藏地另一座著名的雪山、同样位于河谷地带的南迦巴瓦更是终年“犹抱琵琶半遮面”,据说一年到头它完整地从云端浮现的日子加在一起也不到30天,这大抵是因为雅鲁藏布江的水汽更为充沛、西藏林芝地区的小气候也较滇西北更为温润吧。

· 在德钦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雾浓顶看到的卡瓦格博峰。它是如此壮观和美丽,很难想象,它脚下的明永冰川正以每年50米的速度快速消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