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根黄土地

寻根黄土地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青年作家刘省平,写出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梦回乡关》。他由乡村一步步走进了城市,但他的根须始终深扎于乡村,深扎于生他养他的那一方黄土地上。对省平而言,文学的路子还很长,《梦回乡关》只是他写作生涯的一个小站,是他献给生他养他的故乡及亲人们的一份大礼。

寻根黄土地

——读刘省平散文集《梦回乡关》

□杨进云

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青年作家刘省平,写出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梦回乡关》。二十多万字的一本书,捧在手中,厚重是自然的,这是他多年来文学创作的结晶。总能手握一支笔在稿纸之间长途跋涉、俯仰呼吸,对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肯定是辛苦并快乐着的。

省平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由乡村一步步走进了城市,但他的根须始终深扎于乡村,深扎于生他养他的那一方黄土地上。他是游走在城市的农民,只是把铧犁换作了尖笔,把大地换成了稿纸,依旧耕作劳累,依旧夏忙秋收,收获着那些属于他的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

省平与我是高中校友,是生活上朋友,更是文学战壕里的战友,所以有幸先看到这本散文集的书稿。我咀嚼着书稿中的每一行字,就如同行走在广袤而博大的关中大地上,鸡鸣狗吠之声相闻,饮烟与茅舍相通,田边的阡陌,村旁的流水,还有耕耘于这片黄天厚土之上的乡亲——我们的父母兄弟,都亲切地和我打着招呼。省平在他的文字王国里,深入地思考着西府大地源远流长的文化,用心体察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生动描写着这片黄土地上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给我们以深刻感受和美好体验。

全书分为八卷,内容广博厚实,带着鲜明的西府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情结。作者对于从小生活过的一山一水、一村一舍,做了丰富的描叙。“渭水北岸不远处坐落着一片村庄,在通往村庄的土路上走着一群荷锄晚归的农人,他们说说笑笑,带着劳作一天之后的疲惫和喜悦向家中走去,而婆姨们已烧好了晚饭,在村口翘望……”作者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为我们绘出一幅故乡生活的简笔画,浓淡相宜、温馨可亲,让我不由得和作者一起思念起那一方土地来。《故乡的渭河》是一篇富有思想震撼办和艺术力的美文,作者不但让我们认识了一条与故乡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母亲一样的河流,还对“三农”问题给予深切的关注,指出了环境保护对农村、农民的生活的重要性。

对于人间亲情的描写是省平散文的另一个亮点。我在他平静、清晰、内敛、深沉的句子里读到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愫。林非先生在《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中谈道:“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文情怀是文学精神之源。对散文来说,无情就无文,无真情就无大文。我向来都认为,一篇真正的好散文,不是玩弄文字技巧;唯有发乎真情,读者才能在文中看到真情,才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省平的散文里,我看到了他内心的真诚、率性、善良、敏感、困惑、忧郁,看到了他对自己以及亲人、乡亲们的命运的思考,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怀念,看到了他对劳苦大众的热切同情。《我的伯父》就是一例,他通过对伯父一生艰难生活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普通农民虽然在命运面前屡争屡败,但却屡败屡争的不屈形象。最后作者交代:“伯父活了六十四岁,一生命运多舛,生活艰辛”并推己及人,“其实,像伯父这样苦命的老好人在中国的农村还有很多很多,但他只是我所见过的那些人中最普通的一个,也是最值得我用一生去尊敬和怀念的一个。”

《家园荒芜》一文,引发了我对“三农”现状的沉重思考。我们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不管人到哪里,农村总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地,我们怕它受伤,怕它荒芜,但它却还是一片一片地受伤着、荒芜着……作者用平实的写作手法,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他那颗沉重痛苦的内心。也许,对于散文的写作手法,我们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至少这是一篇能让我产生共鸣的文章。散文《父母进城来看我》,更是让我深受感动的一篇文字,它展现了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出现的那种特有的城乡的牵连,特殊的亲情牵连。

在他的散文集中,我还看到了多篇对于故乡地域风物的记叙。土生土长于扶风的我,看惯了满地满垄生长着的辣子、红薯,吃惯了家乡的面条、香醋,因此而习以为常;但在省平的文字里,这些东西都变得丰满且富有生命力。这种对身边平常事物的叙写,是作省平的一个写作符号,带有很强的西府地域特色。爱,是动力,热爱生活,只有热爱自己生长着的这片土地,才能把这片土地上的一个个平常事物,写成这么富有浓烈情感的文章!

最后,我想再提提省平和我共同待过的学校——绛帐高中,那是一所有着宫殿一样层层台阶的学校,门前有一条河,河上有桥,桥的两旁有几棵粗壮的法桐,树皮斑驳,枝叶繁茂。这是一所有灵性的学校,是一所让我们的青春梦想发芽生根的学校,但是它已经关闭了多年,无人问津。虽然,青春的梦大多残碎,伤入骨髓,唯及于此,我们更应该记住它。

对省平而言,文学的路子还很长,《梦回乡关》只是他写作生涯的一个小站,是他献给生他养他的故乡及亲人们的一份大礼。

【杨进云:生于1971年12月,陕西扶风人。平生好文、好茶、好梅、好静,常以文自娱,以茶怡情,以梅壮气,以静养神,唯不饮酒。曾在《宝鸡日报》《东莞文艺》《佛山文艺》《长安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