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魂的召唤

灵魂的召唤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到刘省平《梦回乡关》书稿的时候,我的周遭正是一片天寒地冻,几乎所有荼蘼和葱茏过的绿树红花早已不复在。这种感觉,我在刘省平的散文集《梦回乡关》里找到了。于是,我再一次安静地把自己掩在这一纸情深的《梦回乡关》中,碾墨铺笺,缓缓与你聆听,那从《梦回乡关》里满溢出来的谆谆乡音。还有《柿子红了》《我的小学》《梦回乡关》《老屋》《远去的时光》等,一路读来,一路感人。

大地的呼吸 灵魂的召唤

——读刘省平的散文集《梦回乡关》

□张 静

接到刘省平《梦回乡关》书稿的时候,我的周遭正是一片天寒地冻,几乎所有荼蘼和葱茏过的绿树红花早已不复在。在这样的季节里,似乎人的思维和意识很容易变得僵硬而晦涩,人自然而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觅一处小小的角落,那角落里有一道道阳光直晒进人的骨头缝隙和灵魂深处,那种熏暖足可抵御愈来愈重的清寒和萧瑟。

这种感觉,我在刘省平的散文集《梦回乡关》里找到了。这些文字,是一块接一块泥土堆砌而成,也是一片连一片草儿编织而成。一路追随他的文思,一种久违而熟稔的气息瞬间紧紧地裹住了我,我仿若看到了一幅故乡独有的画卷。那浓淡相宜的水墨馨香里,有父亲一锨一锄的勤劳,母亲一粥一饭的操持,妻女一朝一夕的惦念,这一个个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和丰衣足食背影,在回望乡关的路上,让多少和刘省平一样的游子愁肠百结?至于他笔下那些活泛而又灵动的袅袅炊烟、鸡鸣狗吠,旷野雀鸣,正纷纷扬扬地喧腾着、热闹着,似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在抚慰着长年累月在外打拼的游子日益疲倦的心。

散文是人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心灵之书。小散文,大世界。一点也不假!可不是?人生悲喜,世态炎凉,以及人性的坚强与脆弱、温暖与感动、痛苦与困顿,甚至自言自语,都在其中烁然生辉。长久以来,对于离开故乡的人而言,那份镂刻在心上的乡愁总是酸楚而甜蜜。记得北野在《回乡之路》里怅然而道:“我没有童年也没有故乡,好像一股风把我刮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回乡的道路多么令人神往,亲人们的爱足以抵消满世界的悲凉。”我相信所有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和我一样泪湿衣襟,就像我们一次次成群结队般地走在回乡的路上,又一次次蒲公英似地散落天涯,这归去来兮中黯淡了多少乡音,发酵了多少乡愁?又有多少人、多少事、多少情,在每一个明月初升的夜晚,让我们枕梦而眠。于是,我再一次安静地把自己掩在这一纸情深的《梦回乡关》中,碾墨铺笺,缓缓与你聆听,那从《梦回乡关》里满溢出来的谆谆乡音。

全书分八卷:故园守望、人间冷暖、乡土抒情、红尘漫笔、大地行吟、青春恋歌、秦川人物、艺苑墨香等。每一卷,都是他扎根于故乡的泥土和草香之中,着墨于乡间的村落和阡陌之上,用自己宽容博大的胸襟,从容平和的笔调,把关中西府苍凉的黄土、醇厚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等等一一呈现。读来,仿若为我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和他一起陶醉在西府年俗的风趣里,徘徊在生生不息的渭水边,叹息在破败不堪的宅院中……那些让我们难以释怀、不可磨灭的温暖的柴火、美丽的窗花、热腾的火炕、甜香的红薯、劲道的臊子面、绵软的搅团,那么近、那么亲的瞬间将我们紧紧包裹住了。这些和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风景和物什,曾经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多少欢声笑语,多少温暖如虹?此时,我在他简约而质朴的描摹中,感受到一股清新悠扬的韵味。与时下那些附庸风雅、媚俗张扬的文字相比,刘省平的散文可谓吹面而来的杨柳风,拂了人满眼满心的温暖。

第一卷“故园守望”,一开始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故乡的渭河》,作者以虔诚谦逊的姿态伫立在渭水边,字里行间满溢出来世代生息在渭水边上的关中儿女对这条母亲河最大的支流一种敬畏和仰望。春天,渭水浇灌了干渴的麦田,苏醒了满树的槐花,母亲的槐花饭里洒下多少动人的微笑!夏天里,渭河成为贫瘠年月里伙伴们的天堂,他们在河里戏耍打闹捉青蛙,乐此不疲,这些简单的快乐自然是如今的孩子们所能不能体会的。秋天是渭河泛滥的时候,它像一只猛兽,吞噬过多少无辜的乡邻的生命,留下多少悲怆和辛酸?冬天的渭河,沙尘滚滚,寒风怒吼,白雪茫茫,待它安静下来时,又埋着多少农人对火红日子的期盼?还有《柿子红了》《我的小学》《梦回乡关》《老屋》《远去的时光》等,一路读来,一路感人。

父母之爱、儿女之情,永远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温暖的东西,自然它也在刘省平的“人间冷暖”里。这是一组集中展现亲情的文字,共十二篇。其中有他对父辈的敬畏和爱戴,对平辈的关怀和怜惜,对妻儿的眷顾和爱恋。《我的伯父》一文,很有代表性。此篇,除了作者表达一份对伯父的缅怀和思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大字不识几个的西北农村汉子在大苦大难、大风大雨面前那种倔强、坚强、隐忍、豁达的性格,他们心里永远充满了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对家人、亲友的责任,这种立意上的宽泛和厚重是一般写人为主的散文所不能比的。

看到《父母进城来看我》后,我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和无奈。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此类题材中最与众不同的一种写法了,以至于读完了,我的胸口堵得快要窒息。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父母进城来看他,吃的是普通的面条,父亲还要抢着付钱;还有,父亲站在大雁塔门口舍不得花十元钱门票,还饶有兴致地说,能站在外面看一看就知足了。这一幕幕场景,对于众多进城打工的农家子弟来说何其熟悉。对于此类题材,很多作者可能出于一种虚荣心,总是有意无意地掩饰、回避着原本存在的事实。可刘省平没有这样做,他用很朴素真实的情怀,向读者娓娓道出一份最本真的人间亲情,让人心里暖了又暖,酸了又酸。

接了地气的文字,会让人隔着油墨都能闻到一种浓浓的人间烟火,那些摊开在纸上的素年锦时也会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卷三“乡土抒怀”里,一篇篇饱含着西府人浓厚而热烈的民风习俗和文化情韵奔涌而出。不管是《西府醋香》《陕西的辣子》《秦人秦面》《西府年俗》,还是《美丽的窗花》《苞谷糁》《火炕情结》《关中搅团》,无一不渗透出刘省平对故乡的无限深情和眷恋。面条、辣子、香醋、柴火、火炕、红薯、年俗……这些让人唇齿泛香而又欲罢不能的乡土味道,让人沉醉不已!读着读着,你会随着他的视线游走在西府的黄土大道中,安身在村落的土墙泥瓦下。那从笔墨之间渗出来的、属于乡土独有的清芬与甘醇,泼辣与干练,质朴与憨厚,就这样一丝一缕的满沁在那些油泼辣子和醋香、烟丝里。“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何等的粗放与豪爽!粗茶淡饭如何,素面朝天又如何?这些打上秦人农家独有的烙印,是秦人的魂,更是秦人的脉!

任何时候,爱情都是最美好的,哪怕它只是最初的那一枚青果。对于从青春岁月过来的人来说,“青春恋歌”抑或是羞怯的、青涩的,却总让人难以忘怀。所幸的是,我在过了不惑之年后,还能在刘省平的文章中回味出当年葱茏岁月里,如出一辙的年少懵懂的爱恋。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青春•暗恋》,故事很简单,暗恋也很唯美,让人回味无穷。情窦初开的男生小小的情思仿若是雪地上雀跃的鸟儿,扑腾腾地蹿进人的心房。那个叫于列红的小女子“身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女生,一张白净的瓜子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两条细小的麻花辫搭在胸前,瘦削的肩膀上斜挎着一个红色的皮书包,声音脆生生的好听”,还有那个小男生“为了不让她受晒太阳的罪,我便主动要求去操场考试。她帮我往外面抬桌子,我忽然觉得好久没看到她笑了,就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刚下教室门口的房台时,我故意装作不小心一脚踩空,接下来一切如我所设计:手一撒开,桌子就翻到在地面上,四腿朝天,我也是四肢朝天。看到这副滑稽样子,她哈哈大笑起来,嘴巴上翘,露出了一对洁白可爱的小虎牙”呵呵,多么传神入微的描写。我不禁莞尔一笑。

人在红尘,左岸江湖,右岸琴声。江湖里的喧嚣和浮华,琴声里的杂沓和纷繁都是世间一景。只是,我们不是孤行者,需要在并肩而行的路人中,擦亮眼睛,卸掉疲惫,丢弃烦冗,让浮躁褪远。刘省平的“红尘漫笔”里似乎更偏向于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天窗》里藏着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以树为鉴》,对树自省,别有意味;而在《三十岁说》里,我听到一个而立之年的男人心声。《我与香烟》《关于喝酒》《俗人说茶》等文章藏着一个男人的成长经历。

“大地行吟”是刘省平对陕西历史名胜和地域文化的一段缩影。俗话说得好:江南的绿水养财主,陕西的黄土埋皇帝。陕西灿烂的文化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源远流长。作为一个本土作家,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块厚重沧桑的土地上曾经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传承下来,刘省平做到了。他的足迹踏遍三秦大地,古都长安、塞外陕北、炎帝故里、巴蜀陕南,都在他的文墨中得以展现。行走在他的笔墨中,你会看到石破天惊的法门寺,再一次以其恢宏气势,惊艳姿态让世人瞩目;寒窑灰尘斑驳、瓦檐凋敝,王宝钏深夜坐在冰冷的土炕上守望自己赴京赶考的薛平贵,这一守就是十八年;陕北是因了《南泥湾》《东方红》《到吴起镇》《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红色经典歌曲而名扬四海。可喜的是,刘省平的家国情怀中没有忘记这一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圣地。我在他的笔下,既看到了延河、窑洞、油馍、小米饭、白羊肚手巾,看到了油汪汪羊肉面、香喷喷的洋芋擦擦、白生生的荞面碗托。这些物象,伴着他朴素的文字,渐次鲜活起来……至于《舌尖上的同州》更是叫绝,月牙饼、水磨丝、炉齿面、带把肘子、水盆羊肉等吃货的细致描写,直叫人垂涎三尺!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梦回乡关》中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和大地呼唤的文字,似煦暖的春风一般融化了窗外冰凉的空气,让人暖了又暖。一位很有名的作家曾经给我说过:接了地气的文字,任谁都喜欢。是的,有了地气,就有了生活,也才有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刘老师的《梦回乡关》何尝不是如此呢?

【张静:生于1971年,陕西扶风人,现供职于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业余爱好写作,曾在《华夏散文》《宝鸡日报》《荒原》《青年作家》《杨凌文苑》《八九点钟》《琴台文艺》《天水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多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