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者笔下的父母亲

作者笔下的父母亲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兴平市作家协会、市文化馆、《金城资讯》报社共同主办、贵妃楼大酒店等单位协办的“贵妃楼杯”我的父母亲征文,历时半年多,共收到作品270余件,参赛作者遍布全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及学校。上至近八旬的老人,下至10岁的学生,作者之多,为我市历届征文之最。在这种强烈的感情震撼下,突显了“我”的心灵变化。而这位宽厚仁慈的养母,却以高尚的人性品格,为“我”抹平了“我”与生母之间的“鸿沟”。

作者笔下的父母亲——简评“我的父亲母亲”征文参赛作品

由兴平市作家协会、市文化馆、《金城资讯》报社共同主办、贵妃楼大酒店等单位协办的“贵妃楼杯”我的父母亲征文,历时半年多,共收到作品270余件,参赛作者遍布全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及学校。上至近八旬的老人,下至10岁的学生,作者之多,为我市历届征文之最。

这次征文大赛,分成人组和学生组,共评出等级奖30个,优秀奖40个。作品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审美意识,调动各种艺术手法,以真情实感,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歌颂了父亲母亲。感情深厚,主题突出,格调较高,不乏好的作品。

由于征文的主题是我的父亲母亲,故而题材单一,在一些情节上容易雷同。但是作者从不同角度,通过各人的生活感受,在原生活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升华,从而塑造和讴歌了各自不同的父母形象。从父母亲的“情、爱、恩、德、勤、俭、苦、累”等方面切入,使笔触向纵深发展,把父母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贵的品质操行张扬到了一个撼天动地、催人泪下的至高境界,这是这次征文作品的主流。其主要特点有:一是具有真情实感,很少空洞之笔;二是紧贴生活,突出主题;三是构思各异,别开生面;四是自然流畅,生动感人;五是内容丰富,尤具审美意识;六是突出地域特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七是短小精练,少冗长之嫌;八是创作态度严谨,很少应付之作。

彭树模同志的《给母亲最后一封信》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奋力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家的母亲,在历艰刻苦的同时,又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表现了一个母亲的坚贞玉洁和高尚情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黄国田同志的《娘死不能在世上》,从怀念母亲的角度拓展,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与缅怀。作者以如泣如诉的笔触,描写了母亲哪种本能的亲情和至高至圣的奉献精神。她一生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心里只知有子,不知有己。她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攒下了足足三万元之后,却撒手人间,没有享过一天清福。她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张有望同志的《一台没有图像的电视机》,构思奇特,主题集中,写情写景,入木三分。作者通过父亲舍不得花钱修理那台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电视机,但却对儿子说:“娃呀,在学校好好学,不要担心家里……你也不要把自己抠得太扎,一定要吃饱。你放心,咱家有钱供你上大学。”这是父亲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心声,像春风和煦,又似惊雷贯空,把一个宁可不看电视而只能“听”电视的父亲,却对儿子上学表现得慷慨大方的思想境界,描写得那么纯朴、真实而又感人,久久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这就是艺术典型。正像巴尔扎克说的“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塑造伟大的典型”。学生闫英繁的《恩重如山的养母》,以写实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感情色彩,描写了一位品德高尚的养母。小作者一方面用浓墨重彩渲染了养母对她关怀备至,视若亲生;另一方面,又以动人心弦的感情反差,描写了养母越是对她呵护有加,就越是仇恨自己的生母。在这种强烈的感情震撼下,突显了“我”的心灵变化。而这位宽厚仁慈的养母,却以高尚的人性品格,为“我”抹平了“我”与生母之间的“鸿沟”。这种超凡脱俗的艺术结构,一下子升华了主题。还有边红瑞的《什么是爱》,以自然流畅的文笔,描写了一个从小失去生母的女孩“我”,却在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的抚育下,幸福地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塑造了一位既当父,又当母饱受艰辛的父亲形象。

当然,还有不少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描写细腻,感情浓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特别是学生组的小作者们,以真切的生活感受,用直视生活的目光,以真挚的感情,褒扬真、善、美,的确难得。当然,这也和老师的辅导和培养密不可分。

毋庸置疑,这次的参赛作品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一是面面俱到,深度不够;二是叙述显多,刻画人物性格较弱;三是文章太实,空灵之笔和艺术性较差;四是注重情节,忽略细节等。尽管如此,这次征文大赛仍然成绩显著,既检阅了我市的文学创作实力,又使众多的作者、特别是小作者得到了一次显示才华和锻炼的机会,而且出了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这次征文活动对于赞美亲情、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文学新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