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池旧志笺证》序

《盐池旧志笺证》序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惜,在明代以前,盐池县没有留下一部地方志书,致使当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实疏于记载,难以考证,实为惋惜。盐池县至今留传下来的古旧地方志书,只有清朝末年的《花马池志迹》和民国时期盐池县最后一任县长陈步瀛主持编修的《盐池县志》,可谓是“凤毛麟角”。盐池县在这方面亦应有所作为。在盐池县这两本旧志书的笺证本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本人应校注者之邀为之作序。

《盐池旧志笺证》序

盐池县是我的故乡。身为一个多年在外的游子,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我也在不断地研究和了解自己的家乡。我热情地关注着家乡的今天和明天,也认真地探究着家乡的昨天和前天。这一切,皆因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盐池县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县级的建置。古盐州的烽火烟云,历代不绝于书。有明一代,曾经是盐池古代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的花马池城(今盐池县城)和兴武营城,都是宁夏东路的军事重地,具有“平固门户,环庆襟喉”、“羽翼陕北,控扼朔方”的重大作用。为此,明朝廷曾几次大征丁夫,在花马池北部边界修筑长城,“以扼胡寇”;在长城内外修筑了许多城堡,以屯兵马;在高山四望之处修筑了众多烽堠,以便通信。“筑边墙,建营寨,古人之经营至矣!”明朝廷重臣、三边总制驻节固原,但每年的“防秋”时节,都要亲临花马池坐镇。可见明代的花马池其地位并不亚于宁夏(今银川市)和固原。

斗转星移,日月轮回。至今“长城戍卒鸣刁斗,夜夜轻霜上铁衣”的情景,已成为历史的佳话。但是,横贯在盐池草原上的雄伟壮丽的明长城与星罗棋布的古城堡、烽火墩等,依然构成了盐池县古朴、庄严、凝重的历史风景,也是今天盐池县的一大特色。它们,是盐池县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标志,也是盐池先民们勤劳、勇敢、艰苦卓绝的历史见证。可惜,在明代以前,盐池县没有留下一部地方志书,致使当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实疏于记载,难以考证,实为惋惜。

盐池县至今留传下来的古旧地方志书,只有清朝末年的《花马池志迹》和民国时期盐池县最后一任县长陈步瀛主持编修的《盐池县志》,可谓是“凤毛麟角”。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加上古人的“惜墨如今”,这两部志书都存在内容简略、记事不详的缺点。但总的说来,仍不失为我们今天研究盐池历史的宝贵资料。

近年来,我区的旧志整理、校勘出版工作,已取得了诸多成绩。盐池县在这方面亦应有所作为。今有乡人范宗兴、张树林二同志,出于对家乡事业的负责和热爱,不辞辛苦,利用业余时间博览众多资料,将《花马池志迹》和《盐池县志》做出了比较精确、翔实的校注笺证,为盐池县的史志工作和文化建设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两部志书笺证本的出版,既为同仁们研究宁夏和盐池县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我区地方志编研机构在古籍整理方面增添了新的重要成果,值得祝贺。

鉴古以知今。通过对旧志的研究剖析,把旧时的盐池县和今天的盐池县加以比较,我们就会为家乡的发展变化而感到由衷高兴,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活在这块红色革命老区的盐池人,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创业,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盐池县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科学规划,果断决策,多方筹资,集中进行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全县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的盐池县,宽阔的城镇道路和境域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风格不同的大楼鳞次栉比,特色鲜明的各类市场和商城星罗棋布,大水坑、惠安堡、高沙窝等中心集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扬黄灌溉的发展,使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片片绿洲良田,各种项目建设,特别是生态重点县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树立了宁夏东大门的新形象,使负有“滩羊之乡”和“甘草之乡”美誉的盐池县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盐池这块红色的革命老区,这匹久负盛名的花马终于腾飞了!

抚今追昔,万千感慨。在盐池县这两本旧志书的笺证本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本人应校注者之邀为之作序。为家乡做事,我当不遗余力;关心家乡旧志的整理,自己义不容辞。因感念所至,随便写下了上面一些话语,权当为序。不周之处,乞望斧正。

2005年3月18日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