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村的凡·高”

“中国农村的凡·高”

时间:2022-0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是一位来自方城县拐河镇山沟沟的老太太,没念过书,不知道所谓艺术为何物;她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天才,短短两年,因百余幅令人惊叹的作品,被戏称为“中国农村的凡·高”;她是一位简单平凡的女性,用原始的笔法和自然的情愫,描绘着她对南阳老家的真情。这是常秀峰作品《老房子》中的图画。因画中某些笔触和意象类似,有人甚至将她和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联系起来,戏称她为“中国农村的凡·高”。

方城七旬老妪:“中国农村的凡·高”

她来自山沟沟,没念过书,不知艺术为何物。然而,短短的两年间,她因百余幅画作震惊海内外——

《南阳晚报》2006年3月7日

通 讯

作者:刘 娜 陈菲菲

编辑:高惠强

新闻导读:

她是一位来自方城县拐河镇山沟沟的老太太,没念过书,不知道所谓艺术为何物;她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天才,短短两年,因百余幅令人惊叹的作品,被戏称为“中国农村的凡·高”;她是一位简单平凡的女性,用原始的笔法和自然的情愫,描绘着她对南阳老家的真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年逾72岁的神奇南阳老太常秀峰。

自然之画:借蜡笔画出传奇

高低不平的山坡上,有排矮矮的土坯房;门前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槐树,槐树的叶子黑绿黑绿的;槐树下是不太平坦的土地,地里种着翠绿的菜;房后是山,山后是辽阔的天空。这是常秀峰作品《老房子》中的图画。画中是她记忆中30多年前老家村口老房子的模样。但因为在蜡笔中找不到和记忆中相似的颜色,作品中她只好将土坯房涂成了黑色。

像这样,用蜡笔描绘记忆中的家乡,常秀峰两年内画出百余幅。自从2006年1月9日,儿子把她的画放在自己的BLOG上之后,常秀峰一下子“红”遍了网络。

2003年冬天,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常秀峰,在儿子的一再劝说下,生平第一次乘飞机来到广州。春节期间,儿子带着老人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常秀峰,竟然不相信公园里的花团锦簇是真的。“我从没有见过那么多东西啊。他们让我想起老家山上那些鲜花、山水和房子。”新鲜的风景激起了常秀峰的好奇心,也激活了她记忆中的家乡风景。一天,常秀峰拿出蜡笔,在纸上随意画了起来。没想到,这一画竟画上了瘾——从记忆中家乡的山水、村庄、老树、老石磨,到经历过的摘山楂、养蚕养牛,常秀峰忽然觉得“什么都可以画出来,越来越想画”。

从来没有想到母亲能画画的儿子看到她的作品后,惊呆了,因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除了年画没有接触过任何绘画之类的东西。兴奋不已的儿子把她的作品一幅幅上传到博客上,点击观看者比比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常秀峰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自然之情:用图画怀念过去

凭着对30年前小山村土坯房的记忆,常秀峰用散落的笔触和缤纷的色彩,画出了颇具有印象派的系列作品《老房子》。因画中某些笔触和意象类似,有人甚至将她和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联系起来,戏称她为“中国农村的凡·高”。

很多年前,家中有一棵很老的核桃树,后来被砍掉了。为了还原记忆中老树的模样,常秀峰先用蜡笔画出了大片的绿叶和核桃果,然后用牙签在褐色的树干上勾出老树皮的纹路和树疤。这就是被很多网友称为“具有令人惊异的质感”的《老核桃树》。30年前夏季一天,常秀峰和孩子们在山上放牛,突然之间遇到了电闪雷鸣和瓢泼大雨,5头牛当即被劈死,河水暴涨,他们被困在山上整整一天一夜。作品《金龙、乌云和人》,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

《山上栎树上的蚕》、《石头猪圈和鸡》、《农村的花草》等一系列作品,都是常秀峰以南阳家乡的事物和经历为原型,一点点画出来的。“这都是以前见过的,在我脑子里记着是那个样子和颜色。我就按那个样子和颜色画的。我没学过画画的技术,不会画得一模一样,就是有个大体的意思。”常秀峰诚恳地说。

为了许多年之后给母亲留下一个纪念,儿子决定将画制成画册,送给常秀峰生活在各地的6个儿女,还有其他一些亲人。

自然之人:以淳朴感动人心

2005年春节前,《现代小学生报》刊登了常秀峰的几幅图画,给她寄来了120元稿费。生平第一次因绘画而得到报酬的常秀峰惊呆了:“几张纸咋会比种地强呢?”就此,她的儿子说:“其实我非常希望他们给妈妈发稿费,让她知道,她辛苦种一年的田地可以挣来的钱,竟然可以通过画出来的画挣到,甚至更多。”

这让72岁的常秀峰开心极了。儿子说:“这调动了母亲的积极性,每天空闲的时候,像学生一样趴在桌子上绘画。”儿子的同事纷纷到家来,看常秀峰的画,看后都“喜欢得不得了”。一些看了还觉得不满足的,走时就讨要一两张来收藏。常秀峰最远的一幅画收藏在法国,送给了儿子一个籍贯斯洛文尼亚的法国友人——斯鲁本,他是世界摄影界顶级人物布列松的朋友。儿子在博客上写到,斯鲁本看过妈妈的画后说:“你妈妈和我一样,是用心在作画。我,用心,不是用莱卡相机,做摄影艺术。”

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凤凰周刊》《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对常秀峰美丽图画和传奇故事进行了报道。面对采访,常秀峰说,自己画画不为别的,就是喜欢。至于有人说自己的画像外国一个大画家的,她觉得:“自己和人家沾不上边。人家是文化人,我是个农民,画的东西也土气,那咋能相比呢。”如此自然之态让人佩服。“我发现,母亲在接受电话或者登门采访时,表现出的仍然是农民的思维,这让我很高兴,事实上,一个在农村生活了70年的老人,城市很难改变她的一切。”担心母亲因被关注而“变质”的儿子,为母亲保持秉性而自豪。

昨天,常秀峰的儿子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他始终认为,南阳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这种神奇,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在无事可干的都市,找到了回忆自己历史的方式。“这种宝贵的原创于心的东西,也许是她的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吧。我真心希望,母亲的图画和故事,能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好心情。”他还告诉记者,有一个著名的雕塑家准备在广州文化公园,免费给母亲做画展。他盼望着有一天,母亲的作品能走进“最牛的广州美术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