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蟹因霜重金膏液

蟹因霜重金膏液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出生在海涂(咸水),生长在江、河、湖泊(淡水),习惯于海涂(咸水)产仔,江、河、湖泊(淡水)长大,因此要往来于海涂与江、河、湖泊之间。每年春天,它们的幼仔自海涂横行,爬过浦闸,到淡水中生活,养肥、养壮之后,就成年了。它的蟹仔已经成熟,蟹脐就要发痒,思忖着到海涂去产它的幼仔了。经过孵化,成为绿豆大小的蟹仔,再经老蟹返回海涂的原路,爬到江、河、湖泊中去生活。可是越南人至今还不敢吃蟹,那里蟹很多。

蟹因霜重金膏液

“三北”(姚北、慈北、镇北)大地,肥沃富饶,北临浩瀚的大海,南望巍巍的群山,绿水青山间镶嵌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叫“三北平原”。那里稻浪滚滚,棉白似银海。大塘以南,大多种稻;大塘以北,大多植棉。河流纵横,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网地带,河流的出海口,设有浦闸,以制咸蓄淡,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和农田的灌溉。

有一种动物,我们老家(横河、浒山)叫“河蟹”(因为它生长在河里,已爬脱了脚上的毛),海边的人称“毛蟹”(因其脚上有毛),牟山湖人称“牟山湖大闸蟹”(因为它生长在牟山湖),阳澄湖人则称“阳澄湖大闸蟹”(因为它生长在阳澄湖)。它们出生在海涂(咸水),生长在江、河、湖泊(淡水),习惯于海涂(咸水)产仔,江、河、湖泊(淡水)长大,因此要往来于海涂与江、河、湖泊之间。

每年春天,它们的幼仔自海涂横行,爬过浦闸,到淡水中生活,养肥、养壮之后,就成年了。树叶飘落、晚稻成穗、西风起的时候。它的蟹仔已经成熟,蟹脐就要发痒,思忖着到海涂去产它的幼仔了。便依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爬呀!爬呀!爬过堰坝、浦闸以及人为设置的簖、箔,爬到海涂(咸水)处,产下它的幼仔,完成历史使命。经过孵化,成为绿豆大小的蟹仔,再经老蟹返回海涂的原路,爬到江、河、湖泊中去生活。

1974年春天,我在镇海四大工程指挥部工作时,曾约了几位同伴,去小港检查工作,在一座浦闸两边,见有密密麻麻的小毛蟹,黑压压的一片,成千成万只蟹仔,成群结队,犹如蚂蚁搬家似的浩浩荡荡地从海涂往浦闸爬,爬过浦闸,立即就爬进淡水河中。

记得小时候,每当晚稻抽穗灌浆、西风渐紧、晚间薄霜轻飘时,我的父亲和哥哥们动手在骆家湾桥的西边,用晒棉花用的芦篱造簖。在一侧河岸边留一个缺口,缺口中筑一道小坝,上面铺上一层黄泥,离水面约10多厘米,以便能看清爬上坝的蟹。在岸边搭一个仅一个人可以伏的小草棚,棚内搁一块门板,一头搁在离小坎的水面约10多厘米,左边放一盏三箍灯,仅留逆水一面的亮光照射。晚上我伏在门板上,头伸出在泥坝之上,眼睛注视着泥坝上的水中动静。河蟹在远处见到灯光,便会顺着灯光缓缓流动的水爬行,渐渐地爬上坝顶,我便能见到黑紫紫的一团,说时迟那时快,便伸手扑通一声,紧紧地捉住那蟹,往右边的箍笼里一放,随即又注视着泥坝上的动向……这样,一个晚上准能捉到十多斤蟹,多的时候能捉到几十斤。拿到家,放在小长缸里,它爬上又滑落,永远爬不出小长缸。父亲每天把小长缸里的蟹,拿到街上,可卖得好价钱。

《浒山志》引《宝庆志》载:“螯脆带毛,出自海涂。到晚稻成穗,自河网出,横行。过横河闸,直至石堰闸者,得之皆雄,谓之老螃,满腹皆黄,味尤美。”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可是越南人至今还不敢吃蟹,那里蟹很多。听说慈溪有一位农民到越南去收购蟹,每天空运过来,生意很红火。

最后,以诗人皮日休句“蟹因霜重金膏液”和梅尧臣句“满腹红膏凝似髓,贮盘青壳大于杯”来赞美河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