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路”也时尚

“走路”也时尚

时间:2022-0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走路”有缘,当时是出于穷迫,可万万没想到在私家车拥堵街道,“亚健康”几近普及之际,“走路”竟成了时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里的“行”当然不只是“走路”的意思,更具践行的含义。“走路”几乎与呼吸一样,乃生命之必需。现在,因何“走路也时尚”了,说到底这并不奇怪。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看法:走路对健康十分重要,便群起而效之,走路就一时成为热门,当然也就成了一种时尚。

“走路”也时尚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有四句话:“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我对此颇生共鸣,尤其是“安步以当车”那一句。我一辈子靠步行,不骑自行车,当然也没有小汽车。于是,挂在容膝斋的那副自撰竹刻对联,便是这样两句:“安步当车阅世事,清茶代酒养性情”,竟成了我的生命常态。记得上世纪50年代,我在杨汛桥一所小学任教。当时去乡中心小学或区校学习开会(一星期有数次),都需步行10里路,来回就要走两个小时。我深感独行的寂寞和浪费时间,就有了一个想法:不如利用这段时间背背古典诗文。当时我正在自学“中国文学史”,为记诵诗文的费时而苦恼。于是,便随带一本书,以防背不下去时能瞄上一眼。这样,一个来回,每每可以记下三四篇,也可谓收获不菲了。

我与“走路”有缘,当时是出于穷迫,可万万没想到在私家车拥堵街道,“亚健康”几近普及之际,“走路”竟成了时尚。在我的寓所凤凰岛小区前面的环城河畔,每天傍晚就有大群的步行人络绎不绝。他们大步流星,或三五一伙,或只身独行,也不缺少伉俪并肩、恩爱相随的。天气不佳时,还有带着伞,披着雨衣的,俨如一位远行者。如此热闹,竟成了环城路上的一道新景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如灯,让代代人心中透亮。这里的“行”当然不只是“走路”的意思,更具践行的含义。人生不过就是提醒自己去反复做一个动作,就是“行”。“做人”说明了人是要靠“做”的,不“做”的人岂非与猪无异。“做”就是“行”,一步一步走,就是一步一步追求,一步一步扔掉。追求的是人生的价值,扔掉的是灵魂的负担。于是,路越走越长,心越走越静,方向越走越明确,心态越走越谦恭。任其密雨斜风,我自一心坐拥。约略记得读过学者陈思益的一篇文章,说到读书的种种态度,有“坐着读”的,这是以朋友的心态对待,平等地读;有“站着读”的,这是以挑战的心态对待,批判地读;有“跪着读”的,这是以顶礼膜拜的心态对待,崇拜地读;还有“骑着读”的,骑在作者的头上,以否定一切的心态对待,那是打倒地读。对照我的读书态度,似乎更多是“走着读”,也就是在实践中读,为用而读,读了就用。我也知道这种读书态度不够高雅,也不够洒脱,太功利了。但是没有办法,生于革命年代,只有初中二年级的学历,以后再也没有上学的机会了。书海无涯而生命有限,自然只能为用而读,生吞活剥,讲究不得优雅了。

“走路”几乎与呼吸一样,乃生命之必需。现在,因何“走路也时尚”了,说到底这并不奇怪。“时尚”的最通俗说法,就是永远领先于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种观念。一直以来因为走路太平常,人们觉得有点烦,便用各种方式代步,以至“走路”竟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前,我就一直为自己只会走路却不会骑自行车而自惭。当然,我不会骑自行车也是有原因的:50岁以前一直在农村小学当教师,家就在学校里,当然不会有骑自行车的需要。1984年,调入教研室,进了城,但因为人微位轻又一直没有分到住房,一家人蜗居在教研室的一间房里,办公室就在隔壁,自然也无须骑车上下班。不骑车,就要多走路,于是有不少朋友认为我的身体还康健,靠的就是走路,是走路走出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普遍看法:走路对健康十分重要,便群起而效之,走路就一时成为热门,当然也就成了一种时尚。而且,我觉得这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永恒的“时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